•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0

花大本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先进先出法的案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芊芊百合Y0Y

已采纳

先进先出法,基本不用计算,就是选择每次进货的价格,比如:你库里有某材料1000斤。有这样一些批次的进货,月初转入的500斤 单价 6元 2日进货 200斤 单价7元, 4日进货 100斤 单价 8元 15日进货 200斤 单价 9元 你现在要发出750斤货物,成本计算的时候就要从库存明细账中每次进货的单价表上,确定你的这批发出存货成本为 500*6+200*7+50*8 = 发出成本,要是月初的500斤这是一批一批的进货,这是这个意思处理这样就要求你的库存明细账一定要清楚的记得每批次的单位成本,先进先出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材料发出,商品发出,外币计价等等地方

初级会计先进先出法的案例

315 评论(14)

我是五叶神

比如说一公司8号采购材料500kg,50元/kg;12号采购800kg,48元/kg;18号采购600kg,49元/kg。20号领用300kg,领用成本即300*50=15000元,剩余200kg*50;22号领用500kg,领用成本即剩余的200*50+300*48=24400元,剩余500*48;25好领用300kg,即300*48=14400元,剩余200*48,……。先进先出,顾名思义就是先采购的,领用的时候先出库,领用完第一批的,才领用第二批。

287 评论(15)

中国式话

月初结存单位成本:2300001月3日购入的单位成本:350000/5000=70元/千克1月12日发出材料的成本:230000+70*1000=300000材料结余(2000+5000-3000=4000) 4000千克的单位成本应为70元/千克1月15日购入材料的单位成本:100000/1000=100元/千克(在本题中这只是个干扰项,无实际意义)1月20日发出材料的成本:3000*70=210000所以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应为300000+210000=510000

247 评论(13)

我不是水蜜桃

明白了吗?你分开理解就很好理解

139 评论(10)

蔡蔡7878

在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售出,这就意味着售出的产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货和最早购买的存货构成的。这样一来,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虚增当期利润,加大所得税费用的支出。而后进先出法的假定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假定后入库的先出库,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接近于现行价值,销售成本不会降低,同时减少利润,降低所得税支出。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偏高,产品销售成本偏低,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偏高,现金流人量低,营运成本偏高。而后进先出法则相反。

245 评论(12)

旋转吧陀螺

在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存货先售出,这就意味着售出的产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货和最早购买的存货构成的。这样一来,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虚增当期利润,加大所得税费用的支出。

而后进先出法的假定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假定后入库的先出库,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接近于现行价值,销售成本不会降低,同时减少利润,降低所得税支出。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偏高,产品销售成本偏低,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偏高,现金流人量低,营运成本偏高。而后进先出法则相反。

通货膨胀时,物价增长,在先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偏低,期末存货偏高,那么这样计算出来的利润其实高估了企业的实际利润。后进先出法则与之相反,计算出来的利润低估了企业的实际利润。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之间的勾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

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有多少等等。

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28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