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3

大财89108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乡村会计管理调研报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terimilan

已采纳

给你一份范文,供参考。XX省XX市村级财务规范管理调研报告所谓村级财务,是指与涉及本村集体经济的资金往来有关的各项事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党的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广大农民群众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管理民主”的实质就是对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的民主监督和管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合理、有效的原则。所谓公开的原则,就是指要让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过程,尤其是收入与支出情况有一个相对充分的了解。村委会作为村民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是受全体村民委托管理村级财务的。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村民们当然有权了解财务运作的详情。公开,实际上就是把知情权和监督权赋予村民。所谓民主的原则,就是指重大财务事项的决定必须按照民主程序进行,该经村民大会讨论的就交村民大会讨论,该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就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该由村“两委”共同研究的就由村“两委”共同研究,决不能由少数几个村干部或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拍脑袋就定了。坚持民主的原则既是对集体资产的负责,也是对村干部的一种保护,可以防止村干部由于一时冲动而决断失误。所谓合理的原则,就是指安排财务收支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所谓有效的原则,就是要在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安排,设法保证集体资产的增值。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成了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我市各地在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规范工作中,努力探索,积极开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来看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因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引发上访,已经占到了我市农民上访的近三分之二,如何规范好我市农村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通过前一段时间对昆明市农村财务管理的调研,有所感得 ,希此能抛砖引玉,一同促进昆明市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一、基本状况(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近年来,我市农村基层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XX年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额为119.8772亿元,比上年的106.6723亿元增加13.2049亿元,增12.38%。其中:流动资产54.986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5.87%;农业资产0.494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41%;长期资产64.396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3.72%,农民人均拥有集体资产3907元。负债总额20.7073亿元,流动负债18.222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88.00 %;长期负债2.484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12.00%。所有者权益99.1700亿元,其中实收资本33.0923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33.37%;公积、公益金61.2352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61.75%;未分配收益4.8425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4.88%,农民人均3232元。村组集体06年末生产性固定性资产原值27.0462亿元,农民人均882元。(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情况20XX年全市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收入5.4109亿元,经营收益4.9387亿元,本年收益7.1742亿元,年末可分配收益12.4386亿元,其中:提取公积公益金3.0579亿元、提取应付福利费0.3499亿元、农户分配2.6555亿元。1368个行政村,其中:有685个村无收益,占村总数的50.07%;有收益的村683个,占村总数的49.93%;有集体经营收益的601个,占村总数的43.93%,占有收益村数的87.99%。在全市有集体经营收益的601个村中,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为222个,占有集体经营收益的45.76 %;收益在5-10万元的104个,占17.30%;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有275个,占36.94%。(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情况20XX年完成审计单位1203个,发现违纪单位3个,审计资金10.1192亿元,违纪金额35万元,审出贪污案件2件,贪污金额10万元,已退回贪污金额10万元,受处分人数2人,其中受刑事处理2人。全市已成立审计机构的乡镇有41个,配备审计人员242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多年来我市的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在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出纳队伍不稳定,人员变更快,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新任会计出纳形同虚设。二是财务无专人管理,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多人收钱,多人管线,多人用钱,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成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不规范。有的只设现金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干脆不设账、不记账,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成包,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包包账”。四是非生产性开支严重。五是少数村组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现象严重。主要手段是收入不交账,多收少交,重报开支,多领补助,甚至合伙巧立名目私分公款以及造假发票报账等。六是账目不公开,财产往来无账,村级财务失去有效监督。三、主要建议措施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必须坚持公开、民主、合理、有效的原则。所谓公开的原则,就是指要让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过程,尤其是收入与支出情况有一个相对充分的了解。村委会作为村民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是受全体村民委托管理村级财务的。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村民们当然有权了解财务运作的详情。公开,实际上就是把知情权和监督权赋予村民。所谓民主的原则,就是指重大财务事项的决定必须按照民主程序进行,该经村民大会讨论的就交村民大会讨论,该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就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该由村“两委”共同研究的就由村“两委”共同研究,决不能由少数几个村干部或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拍脑袋就定了。坚持民主的原则既是对集体资产的负责,也是对村干部的一种保护,可以防止村干部由于一时冲动而决断失误。所谓合理的原则,就是指安排财务收支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所谓有效的原则,就是要在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安排,设法保证集体资产的增值。1、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推进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理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巩固完善市、县(市)区农经站,建立健全乡镇农经站,形成市、县、乡三级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并列入县、乡同级财政预算,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2、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法制化进程。为推进我市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理顺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体制,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争取今年完成《昆明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立法工作,20XX年底正式实施。3、努力抓好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的基本保证,各级政府必须保证农经机构与人员的稳定,做到专职专人,在我市建立起一支专职农村集体经济监督的队伍。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按照财会制度的要求,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村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农村财会人员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经过培训并取得农经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方可上岗。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任免或调换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核、批准,报县级农经管理部门备案。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效模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集体资产从资产规模、产权构成、运作模式到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县(市)区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基层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农村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模式:(1)村组账乡代管,(2)会计委派制,(3)下管一级,(4)会计委托代理制,(5)农村股份合作制。现阶段为适应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变化,逐渐调整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把注意力从集体资产的物质形态管理转到价值形态管理,从资产管理转到资本运营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5、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是一种双层监督,是群众的民主监督和职能部门的审计监督的有机结合。一是财务公开,这是民主监督的有效办法。实行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抓好财务公开工作,采取村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农村集体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定期如实地向全体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工作要使其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真公开、常公开。村级财务公开要做到:一是公开内容6全面完整。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财务公开内容进行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特别是对于多数村民或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应及时公布;重要财务活动应逐笔公布。三是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要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财务公开前,应有民主理财小组参加,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账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五是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六是要把财务公开的监督落到实处,村组财务要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二是审计监督,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形式就是审计监督,各级农经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的职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严格执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中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等。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加强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化解村组不良债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7、逐步改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工作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的手段也必然发生一场变革,也应逐步实现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各县(市)区农村财会管理工作要紧跟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高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8、做好农村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信访工作。针对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征地补偿、村务公开等农村基层问题占群众信访的28%的现状,应认真落实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责任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和“五个一”的要求。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依法按政策办事,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上访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教育到位,对无理纠缠的稳定到位,基本做到老问题案结事了、新问题就地化解。

乡村会计管理调研报告

315 评论(9)

Dana是天枰座

1997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连续几年把落实"收支两条线"、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建立有形建筑市场等项工作做为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源头来抓。山西省纪委、省财政厅把推行会计委派制工作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源头的源头"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它做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来抓。在推行会计委派制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坚持树立典型、抓点带面;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委派制试点工作抓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增加了财政收入节约了财政支出,又遏制和减少了腐败,减少了经济案件的发生。 一、山西省会计委派制工作基本情况 山西省会计委派制工作从1992年开始起步,至今大致走过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会计委派制工作在山西省由下而上,由点到面,梯次前进的过程。 1.起步阶段(1992-1997) 1992年10月,山西省忻州地区保德县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会计局,揭开了全省会计委派制改革的第一页。对全县会计人员实行了按行业、性质分类的归口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会计任命制;对国有工商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实行了会计聘任制;对县、乡(镇)集体企业及自收自支单位,实行了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保德县会计委派制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以后会计委派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自然发展阶段( 1997年-1998年8月) 山西省运城地区绛县于1997年成立了由县长兼主任,纪检书记、组织部长兼副主任,组织、人事、编办、劳动、财政、审计部门组成的会计管理委员会,对全县的会计管理实行了"一统四改"。"统一"即统一会计制度,全县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两则"、"两制"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国家及全省统一的法规制度。"四改":一是改单位会计为政府会计,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权由政府委托财政部门管理;二是改单向考核为双向考核,确立目标责任制;三是改无责上岗为抵押上岗;四是委派会计的工资改为由财政部门统一发放。实施以后,效果也很明显。 吕梁地区兴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会计和出纳实行了委派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了财务总监,对私营、乡镇企业实行了审查制度,农村财务实行了"村财乡管"。 临汾地区汾西县成立了县人民政府会计管理办公室,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国有、集体、个体等各类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对人员少、业务量小的单位实行了"联会制"。洪洞县将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编制统一划归了财政局,其业务档案、职务晋升、工作调动、职称评定、工资、奖金及其它福利待遇,均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 太原市尖草坪区把会计委派制重点放在行政事业单位和村(街)办企业,对财务收支数额不大,会计业务量小、人员编制少的单位实行"联会制",或由一个会计机构负责几个单位的会计事项。 在此阶段,山西省的两个地方也开始了行动,一个阳泉市,制定出台了《阳泉市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意见》,另一个就是忻州地区,在总结保德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忻州的实际,于1998年5月初作出了在全区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决定,制定出台了《忻州地区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意见》和《忻州地区会计委派实施细则》,对实施会计委派的指导思想、方式步骤、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使用、考核、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因此全区地、县两级的委派工作迅速展开。在这一阶段,全省有29个县市区全推开了这项工作,试点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而且有的已经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会计委派制运作方式。其中,兴县、绛县、洪洞等县和忻州地区是搞得比较好的,尤其是忻州地区为了从组织机构上委派制工作提供保障,提出的要在不增加职数,不增加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三不增加"的前提下成立会计局的方案,为各地市和各县区顺利成立会计管理机构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既解决了会计委派工作中急需成立会计管理机构的问题,又符合了当前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

299 评论(15)

zhuhuals2008

什么公司要求这个啊,大公司应该早有,小公要这也没用啊。

158 评论(10)

lipingzhou13

3.稳步推进阶段(1998年8月-12月) 1998年,中纪委二次全会把会计委派试点工作作为从源关上治理腐败行为的重要措施来抓。这为我们总结经验、加大力度、扩大范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998年8月份,省纪检委、省财政厅在忻州市联合召开了"全省会计委派现场会"。各地市纪检委书记、财政局局长、会计科长参加了会议。中纪委、财政部派人专程参加了会议。省纪检委、省财政厅、中纪委办公厅、财政部会计司的领导同志讲了话。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开阔了思路。与会同志通过经验介绍、实地参观和认真讨论,亲身感受到了搞好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开阔了思路,学到了方法 ,为在全省普遍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会议以后,临汾地区、运城地区、吕梁地区和其它地市的一些县区会计委派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为了指导和规范会计委派试点工作,并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还及时起草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实行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山西省财务总监管理试行办法》。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会计委派工作的可操作性。到年底,各地市都确定了会计委派制试点县。忻州、阳泉、运城、临汾4个地方本级和全省的71个县区均实行了委派制。对2352个单位,2922名会计人员实行了委派。 4.全面推行阶段(从1999年初到现在) 1999年新年伊始,全省各地市和部分委派试点县的财政局领导、会计科长、会计局长于1月12日至13日齐聚吕梁地区中阳县,交流推广了中阳县"真派"、"实派"的经验。早在1998年10月份,吕梁地区中阳县在会计委派过程中创造了"三个全省第一"。即实现会计人员100%的交流;第一个试行财务稽查员制度;会计机构和人员分别精简了34%和43.7%,居全省第一。中阳县制定的方案起点高,工作推选的力度大,解决了我们长时间思考但未能解决的问题。中阳县的经验使得会计委派制改革大大前进了一步,中阳经验的推广标志着山西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结合1998年会计委派制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在中阳会议上确定了1999年会计委派制工作目标,提出要在省、地、县三级同时开展会计委派制试点。结合机构改革,省、地(市)、县三级都要成立会计局,达到层层有机构、有试点的目标,形成从上到下齐抓共管,由条条向块块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的局面。具体目标是:在县区一级要全部推行会计委派制。已经推选了会计委派制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各项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会计委派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把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地区一级要有新突破,要出现一两个全面试点的地市,凡有条件的地市,最好搞全面试点;省级要开始起步,要在部分行业、单位搞会计委派制试点。这次会议对会计委派工作在质上和量上都提出了要求,是继1998年8月忻州现场会以后的又一次动员会。 中阳现场会议之后,中阳县经验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柳林、石楼等县,在1998年会计委派制试点的基础上,对会计进行了全部或部分交流,进一步引深了改革。运城市、交口、盂县、永和、稷山等县进行会计委派制"交流"、"精简"一次到位。阳泉市矿区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各单位业务量大小、会计水平高低和工作水平等具体情况,设置了10个联合会计机构和10个单设机构,负责88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机构由42个减少到20个,会计人员由原来的68名减少到44名,机构减少了一半,人员减少了35.29%。在任用的会计人员中,按照"回避"、"交流"的原则,全部进行了交流。新绛县在会计委派工作中实行了"稳定一批,清理一批,交流一批,招聘一批"的办法。即对34名合格会计人员和进行了原地委派;对6名副科(局)级干部兼任会计 人员和6名50岁以上的会计人员,劝其退出了会计岗位;对12名会计人员进行了交流;公开考试招聘10名会计人员,委派充实到会计岗位。灵石县在会计人员交流工作中,只将会计人员的工作关系收归财政局管理,委派到新单位后,其工资、人事关系仍留在原单位管理,一切福利待遇不变。兴县对公、检、法、司等难以交流的单位,免去了原会计人员,由会计局另行委派。委派会计人员的编制、人事、工资等全部由会计局管理。吕梁地区对地直51个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了62名会计人员,把委派会计人员的编制、人事和工资关系全部收归会计局管理。除即将退休的5名会计人员外,对57名会计人员全部进行了交流。忻州地区宁武县对铝业工业有限公司和供水公司的工程会计,面向社会招考,择优录用,招聘委派。 截止1999年度,山西省共有忻州、阳泉、运城、临汾、大同、吕梁6个地方本级以地(市)委、政府文件下达了会计委派制工作方案(其中,忻州、阳泉、临汾、吕梁4个地市已运行),晋中、晋城也以财政名义下达了会计委派制工作方案。除临汾外,其余5个地市均成立了会计局,有100个县下达了会计委派制工作方案(其中,已运行的县区79个),有73个县区成立了会计局等专门机构。其中:56个县区为行政机构,15个县区为事业性机构。没有成立专门机构的地市县,其委派工作由财政局会计科(股)承担。全省共委派会计人员6655人,委派单位5438个。实行全部交流的县区12个,实行部分交流的县区25个,交流会计人员1260人;通过会计委派精简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机构和人员的县区27个,共精简机构846个,精简会计人员880人。 2000年4月份,浙江省金华县、湖北省沙市,尤其是陕西省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人员进行集中委派的办法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省纪检委、省财政厅联合组成考察组对陕西省进行了考察。随后,吕梁地区及所属5个县组成第二个考察组赴陕西省及延安市进行了考察。我们认为,以上省和地区的改革是当前会计委派的方向。这种集中委派、集中核算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委派会计、会计管理机构与被委派单位的矛盾问题,强化了政府对预算内、外资金的宏观调控职能。

21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