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8

guokeren55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rileatapple

已采纳

你好,两者在会计处理方面上的10项主要差异,包括:固定资产采购计价、借款费用资本化、非货币性交易、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商誉、研究与开发费用、开办费、资产类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所得税。1、固定资产购进计价:根据中国的标准,固定资产一般按其历史成本或净值计价。折旧方法的变更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国际标准规定,固定资产计价应考虑公允价值的影响,包括资产重估和折现的影响。折旧方法的变更视为会计估计变更。2、借款费用资本化:按照中国标准,购建固定资产专项贷款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直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金额=贷款利息+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国际标准规定,用于建设资产的一般借款,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资本化金额=所有专项借款费用-临时投资收益。3、非货币交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资产,按照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区分类似和非类似资产互换,规定从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的类似资产,按照交出的资产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入账,不同类型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收回的资产价值,损益=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出资产的公允价值。4、短期投资:中国标准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仅将跌价损失计入损益。国际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价格和成本的损益变动计入损益。5、长期投资商誉:中国标准规定,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债权投资按成本计价,债权计入资本公积。国际标准规定持有至到期的债务证券投资,按照取得的可辨认可折旧/摊销资产的加权平均剩余寿命按成本摊销。如果负商誉超过FV,超出部分立即确认为收入。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

174 评论(11)

小树小树小树

会计存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中,也必然受到所处的环境的限制和约束。会计界为适应环境限制而制定了一些会计前提,国际上称为会计假设(Assumption),并将它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重要指导原则。我国基本准则中提出的会计假设有四项基本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年7月在其概念框架中提出两项基本假定: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国际准则委员会并非不承认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假设,而是在其所制定的准则中已经遵循了这些假设。它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这几项基本假设是顺理成章的 。1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Separate Entity)指的是会计核算服务的特定的并且独立的经济实体。或者说,会计主体就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Continuity)前提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会持续不断地经营卞去。这个前提是许多会计分类的概念基础。例如,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将资产和负债分成流动的和长期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可以看成是流动的,流动和长期之间就没有明显的界限了。3会计分期为了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定期需要,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期间就称为会计分期(Time Period)。尽管一个会计主体在它的生命周期完成之前它的经营成果是无法确切地预计的,但是为了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定期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提供财务报表确是十分必要的。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Unit-of Measure)前提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以货币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会计计量和报告的量度。货币计量前提在西方称为计量单位假设。货币计量前提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它意味着会计处理只记录那些能够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经济活动。例。 金海公司2001年1月公司上层人事变动很大,辞退了一批人,同时又引进了一批人。它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会有很大影响,但由于其影响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所以会计上并不计量这种影响,也不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二是货币计量前提隐含着币值稳定假设。更详细的说明请看有关会计学的教材。

9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