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0

清清河中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彬哥说会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艺术边上观望

已采纳

2019年过了四科CPA,报考得机构是BT学院,我感觉还行啊!下面我说说我在BT学院备考经历。一、为什么选BT学院最开始备考时候,也尝试过自学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书籍了,效率特别低!我又想快速过关,不想战线拖得太长了!没办法,就想着报考一个培训机构教导自己学习方法,跟着进度走。我有几个要求,首先不能太贵,经济能力有限,第二个希望有人来监督我学习,不然按照毕业后自己的学习状态,很容易荒废学习时间。最后就是讲课能让我这个纯小白听懂了!按照这几个条件,然后就开始挑选培训机构了,这时候看到新闻网看到一个机构1年34个1年过6科的机构,然后就去看了看,去这个公司官网听了几节彬哥的公开课,我发现最难的长投合并报表课程竟然能听懂!!!之前听其他机构的半知半解的,现在能听懂了!!!后面看了一下课程安排,发现和我的要求居然全符合!直播+每日打卡监督+老师答疑+快速取证,考虑到自己打算两年内拿下CPA,想着第一年过4科,就报了四个BT小班,小班价格一科在600多买的,在2018年双12时候购课的二、在BT学院的备考历程先谈谈自己的备考理解,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入门了,BT学院正式学员比较好的是,买课就送带读课和18年的录播课程,这个能让自己不断地磨耳朵,适应老师上课的语速。并且买课后就赠送了全套18年的备考资料,这时候看看讲义,听听课,能让自己形成对CPA的大致印象,提早入门,熟知CPA。开课后是完全跟着彬哥课程的节奏走的,具体的学习体验和安排计划如下: 3月开始听彬哥开课,第一轮复习就是跟着彬哥的进度,听彬哥讲课,看讲义,做章节题。因为自己基础太差了,彬哥上课刚开始对我来说,一节课传授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候自己会适应不了,课后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刚开始是一段很痛苦的经历,那时候纯靠彬哥在群内的鸡汤和每天提醒自己备考CPA是为了什么而坚持下来的!对这里要说的是,BT学院课程都有监督服务的,买课后就进入班主任群了,每天班主任会在群内发布任务,跟我们说要听什么课,要做哪些习题,讲义要复习到哪,晨读没有。彬哥也天天说要学习啊,反正就是有种感觉,回到了高中时候,非常紧迫的冲刺学习感!刚开始还被特殊照顾了几次,就是几天没打卡,然后被班主任打电话,微信轰炸给搞回去了!怕了怕了,这种待遇和高三班主任有得一拼!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刚开始还是挺难的,但是班级群内学习氛围真的异常好,天天其他考霸都在分享说完成了任务,还提前预习了,复习时间达9小时。这种氛围下,不学习太难了!那时候就想试试看吧,最开始每天完成任务至少要花费6小时以上。不过这种高压力的学习氛围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也慢慢养成了,从刚开始一坐下看书就如坐针灸,到后来不学习就有种愧疚感,慢慢的适应了学习的氛围,每天在群内打开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都有种很强的自豪感!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一个月后,我完整的适应了这节奏,虽然每天复习的很累,但是复习下来,对备考越来越有自信,这种自信不单单是体现在过关CPA上面,在生活中自己也慢慢有了这种感觉,以前对有难度的工作内容总会敬而远之,但是备考CPA给了我自信,我能从容的去接受这些挑战了!到了7月下旬最后一节课结束了,9月开始复习课程,直播+录播的形式,每天看彬妈碎碎念,按照彬妈的要求,做真题册,一路听彬哥的,什么真题法,三遍法,一路坚持下去,不断地画框架,不断地做题,记录错题本,看着屏幕上测试红色区域越来越少,我渐渐对考试有了一定的信心。 三、结尾最后走上考场的时候,我实话,我是特别紧张的。很害怕考场失利,过去一年的坚持都变成泡沫。但是这两天彬哥一直在群里在公众号,在微博,在私信等一切我们能看到的地方,无数次提醒我们要干嘛,要坚持下去,不断的提醒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相信自己,仿佛回到了高考时候一个个老师在考场前为自己加油的时刻,带着感动,带着决心,踏上了考场,很平静的写完了自己会的题目。最后听着彬哥的陪伴考后回家旅途的直播问答回家了! 人生还很长,还是要好好继续修炼自己。今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很漫长。希望这一年收获的思维、心态、处事态度,在未来的人生可以受益终身。感谢彬哥,感谢BT,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继续前行!

彬哥说会计

310 评论(12)

Shiro白小白

我是惰性很强烈的人,学习动力又不是很强,跟很多精力充沛总有时间去分配学习任务的巨佬没法比,自己觉得跟聪明两个词也不沾边,客观来说,的确是很依赖别人帮助的类型。因为很怕花钱踩坑,一直犹犹豫豫的……毕竟因为懒打水漂的钱太多了。(学英语没去几次系列,健身房也没去几次系列)后来实在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但又不敢一下花太多钱,纠结之中决定就先找些课来听,能坚持下去再说。因为基础菜嘛,所以对比了几家公开免费的课之后,决定先在b站白嫖一阵子,看来看去选了BT学院的一些基础课程听,听了之后认为彬哥讲的我至少能明白,风格也还可以,脑门儿一热就买了。之后的就差不多了,班群,班主任跟踪,莫名其妙坚持了下去。途中当然有些很苦涩的时候,比如学不进去,自暴自弃,上班已经够累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反反复复怀疑自己,心态更难受,怕自己又被收割。但是现在,我可以很认真的说,我自己的感受是,李彬他的风格对我这种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的,直播的类型更是拉近了我和老师的距离,我自己是能习惯这个授课风格的,班主任推着走也确实给了我一些动力,要不我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还有就是真心想帮彬哥说一句话的是,有点口音也要被拉出来批判,这跟嘲笑娜扎英语有口音一样真心欣赏不来,语言是为了沟通的,你是听课的,又不是学语言来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就好了。我还是很感谢李彬的,考过CPA给了我不少信心。

296 评论(9)

海鸟2010

通过CPA考试,首先要安排六科的报考顺序。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提前谋划好,能够让你事半功倍!1、提前了解CPA考试整体规律与各科特点;2、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一次性报考六门的可能性不太高,所以合理规划考试顺序,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打赢CPA这场持久战;3、根据自身学习精力与对时间的把控合理选择科目搭配,比如在职与脱产备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里将各科难度量化为每一科零基础备考所需时间,难度可划分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是基础,审计是关键,财管是难点,税法是先决条件,经济法比较超然,战略内容少而固定。从学习角度上,《财务成本管理》需要掌握和运用公式;《会计》和《税法》重在理解和记忆知识;《审计》重在理解知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重在记忆。(一)报考科目时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1、知己:个人学习基础、所能支配的时间,甚至包括身体状况都需要考虑在内2、知彼:对考试科目及范围、考试时间等都要事先做必要了解。(二)把握大小年规律2017年注会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在感慨传统最难的三个科目会计、审计、财管今年全面坍塌,在2017年的难度发生了垫底,往年比较简单的经济法扛起了难度大旗。而2016年是刚好把难度低的三科和难度高的三科做了对调。难度较高的三科依次是税法、会计、审计,难度较低的三科依次是财管、战略、经济法。2015年和2017年的难度排行很相似,难度高的三科依次为战略、审计、经济法,难度低的三科依次为税法、会计、财管。这也就意味着,会计、税法、财管从2015年到2017年的难度变化趋势为低、高、低;而战略、经济法从则刚好相反。所以,2018年CPA考试的难度很有可能呈现出会计、税法、财管、审计难度高,战略和经济法难度低的出题趋势。六科难度也可能整体提升。但是,如果再分析历年通过率就会发现,难度的“大小年”和通过率并没有什么关系。各科的通过率基本稳定在12%-15%之间,所以,还是要保证自己的分数考到参考人数的前10%,才能最大程度的通过考试。所以,考生可根据往年规律对要报考的科目进行一定调整,安排相应的复习时间和计划,以确保最高的通过率。1.报一门的方案:其实不推荐只报考一门。CPA考试共六门,而考试有效期是5年,如果一年考一门,你可以考一辈子。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或者想练练手,那么推荐如下:(1)《经济法》或者《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原因:知识体系相对于CPA较为独立,即使遗忘也不会影响后续考试。(2)《会计》。原因:会计是CPA重中之重,也是最基础的。在一开始花费精力拿下会计,对于CPA整体的把握以及后续的考证都将大有裨益。2.报两门的方案会计和审计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联系度就比较高的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审计就是审会计,那么自然两科相辅相成。审计的流程,可以结合会计做账来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会计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思考,作为一个审计人员,面对会计师的行为如何进行决断,判断会计师的行为符不符合规定。一个是老鼠,一个是猫。做猫的时候可以想老鼠会怎么做;做老鼠的时候可以回忆猫的思维。当然,这两科难度较大,所以在选择这两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准备充分的时间。会计和税法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会计和税法联系也比较多。税法制度也一直趋同会计准则。但是大家要记住,会计准则和税法一直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地进行区别。当然,学习税法也有利于会计的学习理解。会计中应付税金及附加等等科目都是一笔带过,对很多考生而言可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外,会计的大题经常也会出增值税的计算问题,有税法较好的知识也有利于这些大题的得分。学习税法,可以顺着会计增值税计算的思路来,按照彬哥的套路,一步一步往下做,就可以做出来。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经济法和税法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法的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战略和经济法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战略和经济法大家可以理解为传统的记忆科目,也是传统较为简单的科目。当然,2017年考试有失偏颇,但小编这里还是照顾大局,将这两科作为最简单的科目。各位考生如果时间不充足,同时想多过几门写在简历上,这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当然,初试牛刀的考生想获得一些信心也是可以的。3、报三门的方案新制度因为有六门,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样的速度适中,不会很有压力感,也会让你保持学习的尽头。此外还避免考综合的时候忘记了前面的东西。(1)会计、审计和其他难度:★★★★★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两座大山拿下,之后就轻松很多。正所谓一鼓作气,那么在第一年就考过去,之后会轻松很多。(2)会计、财管和非审计难度:★★★★财管很多人是很恼火的科目,如果你也是这样的情况,建议将财管放在第一年考。(3)审计、财管和非会计难度:★★★相对于第二点来说,审计比会计难度低一点,是上一点的替代选择。不过还是建议各位考试在第一年就学习会计。(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难度:★★★★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和税法的联系来考量的。(5)审计、税法和经济法难度:★★★这一选择相较上一选择降低难度。(6)财管搭配非会计审计难度:★★这种组合比较轻松,适合一开始不自信,想要试试的考生。或者第一年时间不充分的考生也可以这样选择。(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战略或者经济法作为调剂这类选择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编这里不做赘述。4、报四门的方案:(1)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难度:★★★★★(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难度:★★★★★(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难度:★★★★(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难度:★★★★其他方案主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时间安排和未来的计划。5、报五门的方案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6、报六门的方案根据往年的情况,报六门过四五门的比较多;报四五门过两三门的比较多;报两三门的过一门的比较多;报一门的大部分都没过。这里不是说要你多报,是让你理性对待,很多人在学习中途都会放弃一些科目,大部分都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没有理性判断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能力。这里介绍一种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可以取其精华)。框架法:学会去总结每科的框架,每科总有自己独特的框架。比如会计:我们可以将会计的所有资产全部拿出来,包括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然后用三段论来概括,都是从“购入(外购或自建)——后续计量(折旧、摊销、摊余成本、公允价值、成本法权益法)——处置(卖掉怎么影响损益)”,所有的资产我们都套进这个框架就行,然后学习起来进行对比学习,或者做成一个表格,甚至自己用20分钟把这块背诵一遍也行;再比如税法,其实税法不管怎么乱,都是从“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五个方面去学习,比如增值税看似很乱,其实我们如果也可以归为这五个方面。(空间有限我不详述,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小编索取课件和语音)。三遍法:不知道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经常遗忘的这种习惯!其实不是你们基础差,是因为学习方法错误,我经常倡导三遍法,就是我们昨晚一些习题之后,特别是经典习题,我们应该马上连着做三遍,不用等待,假设第一遍你需要30分钟,第二遍就只需要10分钟,第三遍就只需要3分钟了,不要小看后面这个13分钟,这两遍可以彻底帮你打通关节加深记忆!改错本法:我们的改错本首先必须手写,不要想着借助各种软件,基本没用!其实每个人的定势思维非常恐怖,第一遍错误,你简单看一遍,基本会原封不动的错第二遍。因此一定要建立改错本,改错本越到考前你会发现越好用!改错本该怎么建立?首先简单的题目可以抄写,太过复杂的不用抄写,直接写出问题所在;其次,一定要在每道题的下面写一下自己错在哪里,思维误区在哪里,这个题目的经典之处在哪里;最后的最后,一定要去多翻多看,而且要学会经常删掉改错本上面已经掌握的题目!真题法:学注会或者司考这种考试,一定要扔掉模拟题!!你们想想看,书就这么厚,每道题都是有题眼,有考点,我们考了这么多年了,考点其实都八九不离十了,再多的只是稍微变换一下形式了!而且真题的出题思路具有一贯性,而模拟题其实出题思路跟真题没多大关系,你们应该做模拟题有种感觉,感觉这个题很陌生,其实不是难,是因为他的出题思路跟真题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一定要做真题!怎么做真题?我训练学员的方法就是,整套整套的训练,然后就抓出一些专题再做,然后将选择题打乱重新做,反正就是达到熟透的程度。

91 评论(11)

唯一201314

现在2018年注册会计师教材尚未公布,参考2017年的时间一般为4月份左右,那么从现在到新教材公布这段时间大家也不要把学习这件事搁置下来。虽然说教材每年都在更新变化,但是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是不会改变的。这段时间是零基础考生追赶进度的重要时刻,考生可以继续利用2017年教材和辅导课程学习,这样在新教材出来后就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基础,有更多时间对新增或更改的内容加强学习,毕竟这些都是当年考试的重要考点。这里建议上班族考生尽量选择在大段的时间里进行注会备考,如晚上下班后到临睡前的这段时间,如果觉得时间不充足可以再用白天碎片化的时间填补。毕竟大片段的时间比较利于大家规划时间投入比也能够保证学习效果。

341 评论(11)

花花洒洒洒

学习到哪个知识点就回顾自己走在这条主线的哪个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不断地思考,串联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也是有技巧的,首先选择题的考点是比较容易重复的,所以说真题的含金量很高,真题选择做了之后要还原课本,把相应的知识点要理解透,这部分知识点有的是可以考大题的;后边综合体的考点相对也是固定的,总结每年的真题很关键,能提高复习的效率,战略是复习时间最短的一科。具体来说第一遍是听课,然后课后自己看教材,做题,做框架,改错;将错题和知识点都总结出来,后边就是一遍一遍的改错;最后是把全部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大题做一遍,整理出经常考试的部分,根据彬哥整理的大题考点资料将该部分知识点重点记忆,这种综合体是要讲究技巧的,不断的看答案,把自己的思路慢慢的向答案上靠,当然分数也会慢慢的提高。以上就是复习注册会计师考试战略的经验,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方法固然有用,但是具体执行还是要靠自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25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