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8

lincolnsup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资产折旧方法视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伊月寒水20

已采纳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方法中的一种,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折旧方法,对初学会计者来说,计算年折旧额很不适应且又繁琐,特别是会计初级资格考试中是又经常出现的考题,用此公式计算某一年折旧额就显得非常方便好使。现举例如下: 假设某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1、年折旧额=(2/预计使用年限)*100%=40%。 2、年初折余价值=固定资产*(1-年折旧率)已使用年限-1。 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1-年折旧率)已使用年限-1*年折旧率。 如:第一年折旧额=10000*(1-40%)1-1*40%=4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10000*(1-40%)2-1*40%=2400元。 第三年折旧额=10000*(1-40%)3-1*40%=1440元。 第四年年初的折余价值=10000*(1-40%)4-1=2160元。 由于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第四、五年的折旧额=(2160-200)/2=980元。 由此可见,年限延长,公式不变,计算起来反而简洁明了,大家不妨一试。 注:”已使用年限-1”为上标.

初级会计资产折旧方法视频

339 评论(9)

huixin0090

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

331 评论(12)

Antares米罗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实用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使用年限

=原价×(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如某公司3月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30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