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5

壹贰叁肆432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青年创业基金会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贝贝塔11

已采纳

一、西安思源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西安思源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思源学院简介 西安思源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和陕西省教育厅等单位批准设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高校,也是陕西省第一所获批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 学院东依白鹿原,西临浐河灞水,南眺巍巍秦岭,北瞰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学院成立于1998年。建校21年来,学院始终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推动了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特色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格局逐步形成,管理运营高水平运行,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个专业学科,本科、高职、继续教育及研究生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型大学。目前学院拥有7个本科学院,3个高职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在校学生17,000余名。 传承西安交大的一流教育品质 西安思源学院创建于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继承百年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优良传统,严谨创新,锐意进取,成就卓著。2012年 西安交通大学 又与学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两校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西安交大在教师培训等方面为学院提供了优质教育管理和高水平教科研保证。学院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单位"等100多项荣誉,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荟萃严谨治学的名师名家团队 西安思源学院拥有一支以知名教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优秀教师团队。他们中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专家胡月星,高等教育专家安宇、管理学专家张正祥、崔文田,体育教学专家王庆波、许万林,教育教学专家周棉,审计教学专家段兴民,能源化工专家李东,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教学专家贾昌传,电子信息专家张卫钢,高等医学教育专家苗乃周,陕西省教学名师张炜、杨明琪、付润生,美学美育理论研究专家赵惠霞,文艺评论家邢小利等等,这些都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保证。 集合前景广阔的市场热门专业 西安思源学院顺应中国经济调整、社会发展需要,开发出一批受到学生喜爱、用人单位欢迎的热门专业及方向,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书法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建筑学、护理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交通运营管理、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会计、舞蹈表演等。思源专业前景广阔,具有很强的市场张力,为学生未来高水平就业提供了保障。 彰显成就卓著的教学教研业绩 西安思源学院坚持以"做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型大学"为使命,学院现拥有国家财政资助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1个、省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项。 学校在不断夯实教学质量的同时,在科研建设上持续加力,呈现出创新实力日益增强,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科研项目不断涌现,高水平科研成果崭露头角的新局面。目前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司课题1项、国际司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课题1项,并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所;学校每年所申报的省级科研项目多达数十项,众多课题获得立项,部分课题获得优秀结项证书。这些都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 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先后投入上亿元,用于购置实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立了中国高校领先的工业4.0示范基地、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机电实训车间、工业工程实训中心等共152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实训场所,近年还建有BIM实验实训中心、3D打印实训中心、医学护理实训中心、教育技能实训中心、舞蹈音乐艺术实训中心等;并拥有260多间多媒体教室、上百种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软件;建成"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及智能制造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等5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学校还与西门子建设了工业4.0实训基地。学校还建有几十个校外实习基地,包括陕建集团、腾讯网、秦川机床、天津通广集团、无锡电子集团、陕西黄工集团、X21等现代化知名企业。 西安思源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在所参加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70余种比赛中,共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150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有342项。特别是2016年工学院学生"蛋蛋"代表队荣获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科普实验创新大赛全国总冠军,电信学院"SOFTWARE"队和"ETHER"队斩获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拥有全国高校独有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院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首家"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和陕西省创造学会的理事长单位。学院主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一书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其申报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创新文化节"是学院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应用的一项在全国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创新文化节,目前已经形成由发明制作创新大赛、方案设想创新大赛、文学作品创新大赛、艺术作品创新大赛、软件开发创新大赛、外观设计创新大赛、数理应用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9项赛事组成的庞大创新赛事体系,创新成果丰硕,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创业著作权等数百项。学院的创新教育2016年获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荣膺2017创新中国杰出贡献单位和2018年陕西省创造成果奖先进单位,得到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协等的高度评价。 扬威三秦的体育强校魅力风采 体育竞赛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多年来,西安思源学院各运动队在全省高校的比赛中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特别是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届陕西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总团体三项甲组冠军,打破了多项省大学生纪录。2018年5月,在陕西大学生第40届田径运动会上,再夺8枚金牌,破2项省大学生纪录并荣膺男女团体总冠军。2015年思源男篮首夺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陕西赛区冠军,2016年代表陕西大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阳光组的决赛。2017年、2018年思源女篮连夺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陕西赛区两届冠军。全省大运会勇夺男团冠军揽4金8银破3项纪录。思源女篮傲视群芳,强势跻身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5强。学校的游泳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网球队、健美操队等也都屡获省内外比赛骄人战绩,体育教学水平始终居于全省高校前列。 实施勇攀高峰的"升级换代"工程 西安思源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教育深造,专门设立专升本和考研辅导机构,为学生升本考研、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指导。近十余年来,已有3000多名学生从思源专科升入了本科,数百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许多学生还实现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梦想。思源学生在专升本考试中上线率高达86%,连续15年获得陕西省专升本第一名,特别是赵思远同学以289分高居陕西省理科榜首,同时有4名考生取得高数满分,创造了我校乃至陕西省同类院校专升本考试新纪录。 打造畅通快捷的国际教育新平台 西安思源学院是一所具有成熟国际教育合作经验的大学。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多种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实施本土教育,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合作举办双文凭教育的中加大专班,成为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重点示范项目。学校还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30多所大学建立了以互认学分为基础的分段教学联合培养机制。与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开展交换生、访学等短期出国项目,与泰国诗纳卡琳威洛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中心,汉语教师培养基地等。我校长期派出青年教师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博士学位。我校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获得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资格,成为陕西省第一所获批的民办高校,我校将通过本科"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等形式招收港澳台侨学生。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政要、驻华大使、国外教授和知名学者等来校访问、讲学。学校大力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成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考。

青年创业基金会计

148 评论(9)

雯浩天使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2058

院校介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试点高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河南省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学校始建于1929年3月,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1998年3月,改制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

截至2020年1月,学院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53.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15余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场馆200个;设有17个院系(部),开设高职专业及方向61个;有教职工1000余人,普通本专科生、留学生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69人。

院系设置

截止到2022年5月27日,学院设有15个院系(部),开设高职专业及方向6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97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2.98%,博士、硕士占78.41%、“双师型”教师占82.68%。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建设28个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5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类骨干专业1个,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河南省重点专业1个,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7个,河南省品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个,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

地方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水文与水资源、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

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测量工程技术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类骨干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类特色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投资与理财、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水电工程技术、软件技术

河南省重点专业:工程机械

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河南省品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投资与理财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中心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6个。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中心、物料输送自动化装置研究中心、应用化学研究中心、中小型自动化机械装备研究中心、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6年度,学校省科技厅、省教育厅项目立项。学校共上报省科技厅各类项目15项,其中9项获批立项;立项2016年教育厅科技处重点项目4项,其中3项获得资助。

2015年度,学校有150个项目获省部、厅局级立项;获得省厅级成果奖116项;161个省厅级项目结项;21项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院级项目总共立项36项,其中青年基金18项,科学技术15项,软科学重点2项,软科学一般1项。结项的院内科研基金项目(2012—2014年立项)共有28项,其中青年基金8项,科学技术17项,软科学3项,2015年度共开展技术服务11项。

2014年,学校获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83项。结项82项;获奖98项。27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2015年,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单位达500多家,共同开发课程574门,共同开发教材361种,共建实习基地521个。测绘工程学院2015年与广东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望数字化设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测绘企业新建了2个“高等级控制测量实训场”,以企业捐赠软件的方式更新了2个“数字化成图实训室”。

国际办学

2010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沃东加职业技术学院( WodongaInstitute of TAFE)合作开办物流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与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第六工程局合作招收第一届赤道几内亚籍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留学生。2015年度,学校共有来自赤道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西班牙、巴基斯坦、印度、韩国七个国家67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专业生61名,语言生6名。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8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年订各类期刊700余份,累计纸质藏书71万余册。另有电子期刊数据库镜像站2个,电子图书数据库2个。馆藏文献结构为水利水电、机械、土建、环保、测量、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政治、经济、文史等门类较为齐全的藏书体系。

文化传统

学校校旗为矩形,长、宽比为1.5:1,旗面海蓝色底,旗面左上角为学校徽志,徽志为纯黄色。在校外使用时,可在旗面正中添加“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0个字,字为纯黄色。

校训:守诚,求新,创业,修能

文化活动

截至2015年8月,学校共有71个社团,其中校级社团21个,院系级社团50个。社团种类丰富,其中:专业类社团27个、体育运动类社团27个、娱乐兴趣类社团21个、志愿服务类社团9个,开展了心理班会、组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健康手抄报、电影赏析、心理委员培训等一系列高品质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224 评论(8)

金威家具

查官方院校名录

274 评论(15)

貌似仿佛好像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西安科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2.5万人;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授、副教授7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300余人。其中32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05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8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及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B-等次的有2个,C+等次的有4个,C-等次的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陕西省重点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矿业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会计、应用统计、翻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 、测绘工程 、地质工程 、土木工程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电子商务、消防工程、资源勘査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通信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安全技术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矿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矿山建设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陕西省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勘查工程、通信工程 教学成果截至2019年10月,“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9年,学校获得陕西教学常规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2019年,学校在省赛中获奖31项,其中金奖6项、银奖8项、铜奖17项。在全国总决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6项,获国家奖数量并列全省高校第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2009年)、煤炭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14年)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6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15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78余项,授权专利3800余项。2019年,学校64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2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 ,资助数位列全国第151位,省属高校前三。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12月,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累计馆藏文献资料628.9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资料218.66万册,电子图书410.3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00种,电子版全文期刊6.01万种,中外文数据库70个。馆藏文献以煤炭矿业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为特色,以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机械、材料、地质、环境、建筑等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图书馆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煤炭数字图书馆等39个中文数据库,陆续引进了SCI、Ei、Elsevier SD、IEL、Springerlink、EBSCO、ACM、ASCE、ACS、ASME、PQDT中国国外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科技报告全文数据库、国道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库等21个外文数据库,另外自建数据库10个,收藏有6000多种多媒体光盘,同时还收藏有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12月,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开展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双学位项目,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了本科、研究生学期交换生项目,及赴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各类短期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40余个。学校招收来自于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160名博、硕士及本科国际学生来校学习。

148 评论(11)

百叶书店

江苏海洋大学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但根据大学排名,江苏海洋大学在江苏还是比较出名的双一流大学。

25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