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5

annettahjj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与国家治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lei8873057

已采纳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令第78号发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组成,分别实行收付实现制、实行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政府财务会计比较接近企业财务会计。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部门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随着现代财政制度的逐步建立,预算会计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政府会计准则的施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一个大的调整。具体准则的相继发布施行,循序渐进地明晰政府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和《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等4 个具体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政府会计准则第9号——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原参照执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非政府会计主体,《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新旧衔接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通知》(财会〔2018〕34号) 规定,可参照执行新制度。同时明确,原执行《工会会计制度》的各级工会组织,暂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

会计与国家治理

221 评论(13)

天可莲见

1.统一规范,提高信息质量。新政府会计通过规范政府各单位与部门的会计行为,消除不同规范所产生的差异。这有助于打破局部利益界限,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各部门单位都以政府整体视角处理业务,参与政府治理,在会计领域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国家治理模式。2.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①通过规范收支行为,落实预算管理制度与要求;②通过核算资产的增量与存量,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管理绩效;③增强公共管理意识,落实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3.准确核算成本,科学评价绩效。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单位应承担的运行费用与履职成本,进而评价单位对公共资源的耗费、成本边际等,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4.构建报表体系,提升财务透明度。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满足现代财政制度需要的政府财务报告,全面反映单位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审计和公开。这将显著提高财务透明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及民主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二、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1.构建了“双基础”核算模式。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我国有史以来的首个会计核算双体系,首次提出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实行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并存的报告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由一元政府会计变为二元政府会计,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①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双目标、双系统、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清晰地承现了我国政府会计标准,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都要进行双重平行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表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以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二元政府会计下的“双主体”相分离核算方式,两者的相分离有利于预算与财务的双重管理,也避免了资金性质的混淆。②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相互衔接。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在同一政府会计主体下,两个信息系统不是平行对立的,而是各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相互补充,共同反映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与财务信息。a.对预算资金收支的“平行记账”。b.报表间勾稽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报表附注中的“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为反映因核算基础与核算范围不同所产生的本年盈余与本年预算结余间的差异,据重要性原则,对本年所发生的各影响收入(也含预算收入)和费用(也含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归并和分析,把本年预算结余(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的本期盈余(本年收入与费用的差额)。这样兼顾了部门决算报告与部门财务报告的双重需要,同时融合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对于政府会计行为的规范有重要意义。

28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