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陌时光
会计假设即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和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素颜~红太狼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所采用的主要计量单位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假设对于企业履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等要求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会计基本假设分为: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厂、分公司、子公司等),甚至可以是若干家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是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企业的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原则基础上的。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据以分期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信息,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由于有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我国会计年度按照公历日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和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我国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饕餮江江
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具体管理活动。会计核算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最重要的假设是权责发生制假设,又称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假设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具体指凡是当期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原则的基础,反映了与会计准则一致的要求。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