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好友
初级会计经济法有一些理论比较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级会计经济法。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1.税目 (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农林牧渔)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取得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所得,按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3)出租车属于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车经营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驾驶员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年计征; (2)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类似。 【注意2】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的工资“不能”据实扣除,只能按年减除42000元。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建议 一、 坚持全面学习 不存侥幸心理 虽然说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考生只是抽取一套试卷作答,但为了能够更加自信满满走进考场,确保万无一失顺利过关,考生在学习初级会计考试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整个考试题库坚持全面学习,尤其是《经济法基础》科目。经济法基础虽然有很多需要考生记忆的知识点,对大家的记忆强度要求很高,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仅仅凭借记忆知识点就能拿到大多数分数是非常划算的,也是初级会计考生志在必得的。 二、 重要考点强突破 科学做题找方法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科目中每个考点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中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面对初级会计考试,多数考生的首要目标是达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分数标准,其次才是考取高分,因此备考过程一定要遵循重要考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中会为大家提供每个考点的重要程度和考试频次,实用性非常高,大家要善于加以利用,重要考点能理解记忆则理解记忆,实在不能也要强攻,这一点我会在下一要点中详细阐述。 做题是消化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知识点,更要通过不断做题多角度、全方位从“认识”到“熟练”。在实际初级会计考试题目中还会有很多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通过正确做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性方法。 三、 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为辅 因为经济法基础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所以考生要认清两点。一是不能完全不记忆,二是不能完全靠死记硬背记忆。那么究竟如何平衡把握其间的尺度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先预习一遍基础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结构;再认真学习一遍概念性的基础知识,辅以一定的习题训练;其次要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和换角度思考为什么这个“法”这样设置去理解记忆;平时还可以随身携带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3》反复记忆,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常识,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最后,如果实在不能通过巧妙记忆方法记忆的内容,就要及时整理到一个笔记本,平时多记忆,考前再突击记忆几遍加深印象。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技巧 1.《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感觉不陌生,再加上认真听课,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但对于法律法规,必须注重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忆。平时复习时要多归纳总结,可以采取考前集中记忆的方式来复习。 2.紧扣教材,以教材的讲解为准。对教材可分三步阅读:第一步通读(从头至尾认真阅读,对教材的体系、内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细读(对具体的 重要法律规定一定要细看、弄懂);第三步精读(重点章节的内容在考试中约占65%,考生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重点章节一定要多花工夫重点掌握)。 3.练好基本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法律规定必须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并记住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金额、日期、百分比等的知识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考试中60%以上的题目是涉及到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规定的。 4.善于归纳比较,学会融会贯通。每个法规均有内在主线,如《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中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托收承付等几种结算方 式应加以比较,总结出结算地域范围、结算金额、付款期限、是否可背书等方面的差别。 这门课基本概念、法律规定相当多,且前后容易混淆,怎样才能准确地记 忆?一是要理解记忆,二是要系统记忆,三是要比较分析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押宝”式地记几个问题。 5.充分利用辅导书。考生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辅导书,吸收消化知识点,独立完成习题。要仔细研究历年试题及答案。一方面,历年试题及 答案能够反映近年考试的出题思路,规范我们的答题方法;另一方面,历年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熟悉、研究考试的题型,掌握出题规律和把握试题的总体难度。 6.重视新增和变化内容。对于新增和变化的内容,一般没有以往的考试经验可以借鉴,有些知识点还晦涩难懂,需要考生加大复习的投入。 猜你喜欢: 1.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2. 财经法规税法知识点重点归纳 3.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快速记忆口诀 4. 初级会计经济法预习方法有哪些 5.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baby梓瑜
初级会计考试百度云网盘资源免费分享
链接:
提取码:md5e
初级会计资料包含:历届真题、真题解析、刷题题库、东奥和中华等机构网课精品资源、会计实务、经济法、冲刺资料等各类视频和文档学习资料,收集的资源包罗万象。
绿萝丝藤
不定项选择题 (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8铅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信息点。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回答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度至2012年度发生的与无形资产有关业务如下:(1)2010年1月10日,甲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行政管理用非专利技术,截至2010年5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外单位协作费74万元,领用本单位原材料成本26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因素),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已完成研究阶段。
(2)2010年6月1日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该阶段发生研究人员的薪酬支出35万元,领用材料成本85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全部符合资本化条件,2010年12月1日,该项研发活动结束,最终开发形成一项非专利技术投入使用,该非专利技术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3)2011年1月1日,甲企业将该非专利技术出租给乙企业,双方约定租赁期限为2年,每月末以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收取租金1.5万元。
(4)2012年12月31日,租赁期限届满,经减值测试,该非专利技术的可回收金额为52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1)~(5)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47 根据资料(1)和(2),甲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100
B.120
C.146
D.22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最终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最终计入无形资产,所以甲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5+85=120(万元)。
48 根据资料(1)至(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该非专利技术摊销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应当自可供使用的下月起开始摊销
B.应当自可供使用的当月起开始摊销
C.该非专利技术出租前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D.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非专利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的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该无形资产出租前供行政管理用,所以出租前其摊销金额应计人管理费用;企业选择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49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甲企业2011年1月出租无形资产和收取租金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其他业务成本2
贷:累计摊销2
B.借:管理费用2
贷:累计摊销2
C.借:银行存款1.5
贷:其他业务收入1.5
D.借:银行存款1.5
贷:营业外收入1.5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
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每月摊销金额=120÷5÷12=2(万元)。
所以该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5
贷:其他业务收入1.5
借:其他业务成本2
贷:累计摊销2
50 根据资料(4),甲企业非专利技术的减值金额是()万元。
A.0
B.18
C.20
D.35.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摊销金额=2×(1+12×2)=50(万元),计提减值损失前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20—2×(1+12×2)=70(万元),可回收金额为52万元,计提减值金额为70一52=18(万元)。
51 根据资料(1)至(4)。甲企业2012年12月31日应列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项目的金额是()万元。
A.52
B.70
C.72
D.88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列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原值一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一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20—50—18=52(万元)。
回答题:
新民公司对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2年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0月9日,购入一批包装物,货款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52 000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本月生产产品领用包装物甲的计划成本为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一3%。
(3)本月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包装物乙的计划成本为1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一3多。
(4)本月销售商品领用单独计价包装物丙的计划成本为16 000元,销售收入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4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题。
52 根据资料(1),新民公司2012年10月9日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材料采购——包装物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B.借:周转材料——包装物5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材料成本差异2 000
C.借:周转材料——包装物52 000
贷:材料采购——包装物52 000
D.借:材料采购——包装物2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2 000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借:材料采购——包装物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58 500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52 000
贷:材料采购——包装物52 000
借:材料采购——包装物2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2 000
53 根据资料(2),新民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生产成本19 400
材料成本差异600
贷:包装物20 000
B.借:生产成本19 400
材料成本差异6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20 000
C.借:生产成本20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20 000
D.借:材料成本差异600
贷:生产成本600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
借:生产成本20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20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600
贷:生产成本600
54 根据资料(3),新民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销售费用9 700
材料成本差异300
贷:包装物10 000
B.借:销售费用9 700
材料成本差异3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0 000
C.借:销售费用10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0 000
D.借:材料成本差异300
贷:销售费用300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
借:销售费用10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0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300
贷:销售费用300
55 根据资料(4),新民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
B.借:其他业务成本16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6 000
C.借:其他业务成本16 48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6 000
材料成本差异480
D.借:其他业务成本480
贷:材料成本差异480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
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
借:其他业务成本16 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16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480
贷:材料成本差异48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