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5

不锈冰theres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准则期后事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8668神淡淡

已采纳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批准报出的日子,并不是实际报出的日子,有时候这两个日子不是同一天的)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审计所说的期后事项是指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根据对期后事项按时段的划分,审计所说的期后事项是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时间跨度要长。

会计准则期后事项

193 评论(8)

无锡捞王

案例: AA公司期后事项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着重介绍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影响。 1、 特点审计人员对期后事项审计的确定,期后事项的审查方法,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影响。2.本案例学习重点学习本案例,可了解期后事项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对期后事项进行审核的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概况1.审计人:天宇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派以郑新为组长及以江芳、张海、赵明为组员的项目组2.被审计人:AA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背景:AA公司属旅游行业。公司主营项目投资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服务;旅游产品开发、销售;出租汽车客运;承办展览展示活动;餐饮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及外商来华广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其中饭店经营与管理、展览展示业务和旅行社业务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处较为领先地位。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72 万元,比上年增长 71.45%;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9286万元,比上年增长 11.31%。该公司在董事会下设有审计委员会,在总经理下设有审计部,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在业务上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4.审计内容: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审计约定书,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审计项目小组对《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予以了特别关注。5.审计方法:本案例主要反映期后事项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会计报表公布日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外披露已审计会计报表的日期。第一,审计期后事项所采用的方法首先是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询问,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一些异常项目;其次是审阅A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编制的内部报表、会计记录日记账、分类账、会计凭证和会议记录,以掌握影响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的重大期后事项。第二,如果审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期后事项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的,就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调整2001年度的收入、成本以及相应的会计报表等。第三,如果审查发现对会计报表无直接影响,但应予以反映的事项,审计人员则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公司报表附注中予以反映。例如:AA公司应收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结算款342万元,经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将该债权按每股3.42元共折合100万股,增加本公司对天力玻璃有限公司的投资。有关的工商登记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该事项属于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虽然与AA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应对这一事项进行披露,以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对一个企业的重大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第四,关于签署双重报告日期天宇会计师事务所在2002年2月15日完成了外勤工作,预计2月25日可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然而,2月22日,当尚未完成审计报告时,江芳得知以下事项:AA公司于2月16日购买了另一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江芳认为该购买事项对AA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需要扩大对该期后事项的审计。这种情况下,对于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有两种做法可供选择:一是在签署双重报告日期的方式下,审计人员仅限于对新近确定的期后事项和相关的事项进行审计。以上述收购事项为例,假定审计人员重新回到AA公司的工作现场,并在2月28日完成了与收购有关的审计,则审计报告应注明双重日期如下:除某项附注审计报告日均为2月15日,该项附注的审计报告日为2月28日。二是在更改审计报告日期的方式下,审计人员应将所有期后事项审计的期间延长到审计人员新近确定的期后事项的日期,即延长外勤审计工作结束日。仍以上述收购事项为例,审计人员对AA公司2月16日为止的期后事项全部进行审计,并以2月16日作为外勤审计工作结束日,即审计报告日。上述确定审计报告日期的两种方式,对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责任范围的影响有所不同。签署双重报告日期的方式,仅在反映有关的特定项目方面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而更改审计报告日期的方式,则在会计报表审计范围内全面到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基于上述考虑,江芳采取了第一种做法即签署双重报告日期。 1.在观念上要重视期后事项的审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持续进行的,连续不断的,但会计报表的编制却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讲,作为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其编制基础是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的一种人为划分。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一会计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就必须瞻前顾后,除了对所审会计年度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外,还必须对在会计期末之后发生的但又对所审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期后事项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使得会计报表审计具有完整性。但是在现实中,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在观念上对期后事项的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考虑期后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因为专业能力的问题,对期后事项视而不见。实际上,因期后事项的问题而被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存在的。2.区分期后事项的种类,并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期后事项发生的时间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期后事项划分为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并需要调整的事项和对会计报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应予以反映的事项。本案例中,AA公司对期后事项的不当处理涉及到了这两类。具体地讲,AA公司的一笔销售退回业务,是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的,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调整2001年度的收入、成本等。但AA公司却没对其进行日后调整。因此,审计人员江芳要求AA公司调整2001年度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有关内容,如调减应收账款16380千元;调减坏账准备819千元等;调整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有关内容,如调减主营业务收入14000千元;调减主营业务成本10000千元等。又如,AA公司持有的短期股票投资在2001年12月31日的市价为每股9元,短期投资的实际成本为每股9.3元,在2001年12月31日该公司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提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002年2月9日,该股票的市价跌到每股7元。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出现在2002年2月份,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因此,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001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3.审慎确定审计报告的日期。审计人员应注意区分上述两类不同的期后事项,以保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的公允性表示适当的审计意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期后事项,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期后事项重要情况出现的时间,这需要审计人员作出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根据期后事项类型和出现时间,审计人员应分别作出以下处理:一是凡主要情况出现在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之前的事项,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调整会计报表;二是凡主要情况出现在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之后的事项,只需要提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披露。审计人员如果在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之间获知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期后事项,应当及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讨论。必要时,还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如果对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获知的期后事项实施了追加审计程序,并已作适当的处理,审计人员可选用以下方式确定审计报告的日期:一是签署双重报告日期。即保留原定审计报告日,并就该期后事项注明新的审计报告日,本案例中选择了这种做法。二是更改审计报告日期,即将原定审计报告日延长至完成追加审计程序时的审计报告日。在现实中,在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上,很少考虑日期对审计责任的影响,忽略对自身的应有保护。审计报告中很少是双重日期的,大部分是单一日期的,即仅靠有限的复核来承担风险。

273 评论(10)

吕鹤是谁

时间属性不同。

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在会计实务处理中,对于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

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即承认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为日后事项。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可见,会计上的日后事项和审计上的期后事项所涵盖的会计期间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

会计准则对于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特别明确;审计准则对于期后事项虽然没有指明终点,但是指明了注册会计师对不同日期期后事项的责任。

扩展资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三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1)第一类期后事项。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称为第一类期后事项。这类期后事项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金额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存在或发生将导致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做出必要的调整。主要包括:

某一项资产的价值在结账日后被证实发生损失或永久性的减值;

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发生销售退回;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处于协商中的债务重组,结账日后已经达成协议;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合同应计的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2)第二类期后事项。虽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称为第二类期后事项。第二类期后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不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

但如不对其加以说明,有可能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对被审计单位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前景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对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披露。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筹资行为,如发行股票和债券;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投资与购买行为,如企业合并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外汇汇率的较大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资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市价发生下跌,如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或存货市价下跌;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事项导致索赔、诉讼的结案;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被审计单位经营方针、经营项目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扩大经营规模。

10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