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8

爱欧尼亚荒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累计折旧可以扣除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浅浅浅浅灰

已采纳

一、两者的性质目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折旧表示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使帐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固定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折旧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偏差;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固定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因此,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固定资产当前价值,是一种计价手段。二、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范围则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时;(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6)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同时,《企业会计制度》第59条还规定了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形:(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4)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该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可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比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范围要大得多。三、两者的核算时间不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属于因正常时间推移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或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年末或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并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一般不必作帐务处理,因此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系统的联系。四、两者的计提方法不同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除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可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外,一般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没有象折旧那样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法,它主要是于期末通过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帐面价值的估价、分析比较、判断来进行计提的。五、两者的计提基数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是以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作为折旧基数,并在预计使用寿命的折旧年限内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如果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应当注意的是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可见,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属于带有一定主观性的会计估算。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固定资产帐面价值而言的,在期末时按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熟低的原则来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可收回金额是依据核算日前后的相关信息确定的,不可事先确定。可见,相对折旧而言,固定资产减值这种估算是事后的,客观一些,不同时间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六、两者的纳税影响不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22条规定,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以在税前扣除,不过接受捐赠和盘盈的固定资产,虽然会计上按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允许提取折旧,但由于企业没有支付任何代价,所以在企业所得税上也就不能扣除任何折旧费用。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有四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上,按照谨慎性原则,结合国际惯例,又新增了包括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减值准备。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早就明确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都不得扣除。这就表明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在税收法规上均不予承认,从而避免对所得税的冲击。可见,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它对所得税数额没有影响,但是因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影响折旧数额的变化,因此会形成纳税的时间性差异。七、两者的帐务处理不同固定资产的折旧与日常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其折旧额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费用中,提取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冲回问题;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无直接关联,导致减值的情形也并非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减值准备的计提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在此后的期间,若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则应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额范围内转回,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尽管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上述种种区别,但它们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累计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的多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也实实在在地通过改变折旧的计提基数而影响折旧额的高低。另外,它们还反映了这样一种关系:“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等于“净值”,“净值”再减去“减值准备”等于“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这最后得出的“帐面价值”,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刻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也是“累计折旧”的修正与补充,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举两个例子:1、甲公司于20×7年3月用银行存款6000万元购入不需安装的生产用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7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5544万元,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5475万元,假设该公司其他固定资产无减值迹象,则20×9年1月1日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为( )万元。A.0 B.219 C.231 D.15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20×7年每月应提折旧6000/240=25(万元),20×7年应提折旧25×9=225(万元),即该固定资产20×7年末账面净值为6000-225=5775(万元),高于公允价值5544万元,应提减值准备5775-5544=231(万元);20×8年每月应提折旧5544/(240-9)=24(万元),20×8年应提折旧24×12=288(万元),20×8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5775-288-231=5256(万元),低于公允价值5475万元,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则20×9年1月1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为231万元。2、20×5年12月31日甲企业对其拥有的一台机器设备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资产如果立即出售了,则可以获得920万元的价款,发生的处置费用预计为20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那么在该资产使用寿命终结时的现金流量现值为888万元。该资产目前的账面价值是910万元,甲企业在20×5年12月31日应该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 )万元。A.10B.20C.12D.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可收回金额应取(920-20)和888中的较高者,即900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910-900=10(万元)。

会计累计折旧可以扣除吗

214 评论(14)

高小贱大琪琪

你说的那六种情况是不能计提折旧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43 评论(12)

内务府大总管

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应扣除,但如果固定资产购入未取得发票的,税收上就不认为这笔业务有发生,那么需要税前调增。这是会计与税法的一个不同点。税法是以发票来说明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注重实质

134 评论(14)

悠闲小猫

在确认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时,首先要确认企业当期净收益。折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净收益,从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在会计实务中,每一纳税企业都要按期计提折旧。决定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小的因素有四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折旧方法。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考虑四个因素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一、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也是影响折旧额大小的基本因素。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比例在其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规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要调整残值比例的,应向主管财税机关备案。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企业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提前计入成本费用得到补偿,使前期企业所得税额减少,也达到延期纳税的目标。提高净残值,则对所得税的影响相反。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额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计入各会计期限或纳税期限的折旧额会有差异,进而影响到企业各期的营业成本和利润,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

316 评论(13)

依钱钱512

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是否能够扣除,取决于购买固定资产时有没有取得正规的发票,如果有正规的发票可以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可进行税前扣除;如果没有发票的话,扣除的累积折旧要加回来进行调增处理。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

216 评论(14)

团子88888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1-06-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6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