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呢榕儿
(1)计算企业购买日的应收利息及该债券的溢(折)价【答案】企业买日的应收利息=200 000×12%÷12×3=6 000元债券投资折价=200 000-(204 000-6 000)=2 000元取得债券时借: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200 000——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6 000----债券投资(债券费用)(注:应是债券费用,不是财务费用)800贷:银行存款 204 800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2 000【解析】旧制度在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核算,新制度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旧制度把支付的相关税费列债券费用,新制度进资产的成本.旧制度发行日至购买日期间的利息单独记入应计利息,新制度不单列.然后倒挤出折价为2000元.(2)确认2005年底的投资收益,并作相关账务处理【答案】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18 000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500贷:投资收益 18 300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 200【解析】(2)2005年底的投资收益=200 000×12%÷12×9+(2 000÷4)-(800÷4)=18 300元对于债券费用800元,应在债券的整个期限内(4年)平均摊销,所以每年摊销800/4=200元.对于折价2000元,也在债券的整个期限内(题目说债券是4年期的)平均摊销,所以每年摊销2000/4=500元对于利息,因2005年只有9个月,1月1日发行,4月1日才买,共9个月,所以利息是200 000×12%÷12×9=18 000元.投资收益=利息+折价(如是溢价则减去)-债券费用(相当于待摊费用的摊销)=18000+500-200=18 300元.实质是:无论溢折价,还是债券费用都用平均年限法摊销.也叫直线法摊销.这是新制度彻底否定了的.新准则不给用直线法了.如果是新制度下,则用"持有至到期投资_利息调整"科目. 旧制度直线法摊销溢折价,新制度取消了该方法,一定要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这是颠覆性的变化.所以,我建议,对此题目,不要过于认真研究,已是作废的核算方法了.如果考试还出这种方法,出题老师肯定是老古懂.
remotesummer
年利率是10%企业从银行借入为期一年的短期借款10000元。1.借款时:借:银行存款10000贷:短期借款100002.利息不知你如如何约定的,假如每月底还利息时借:财务费用-利息83.33贷:银行存款83.333.假如本息到期一起还,每月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利息83.33贷:其他应付款-利息83.334.到期时:借:短期借款10000借:其他应付款-利息1000贷:银行存款11000解题要注意以下事项:1、详细审读试题,注意解题步骤。计算分析题一定要认真看题,*4是阅读两遍。因为这种题目内容多、数字多、内容比较复杂,不仔细看就容易忽略必要的计算条件,不少考生就因此而丢失分数。通过审题还可以弄清楚有关数字的关系,获得解的信息。例如,题目中要求利用以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但所给的资料中却只有以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那就必须通过公式推导来求得。同时,答题要按题目要求的步骤和计算指标循序渐进地进行演算,该算的指标一定要算出来,特别要详细列出计算过程。因为计算分析题每题所占分数较多,通常要按步骤给分,如果不按步骤答题,可能要丢分。2、尽量列出计算公式。在试卷上写出公式,对于答题和得分都可能带来一些好处。首先,按公式进行演算,步骤清楚,指标关系明确,可以避免计算错误。更重要的是,答题时先写计算公式,而代入数字进出现笔误,阅卷人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时疏忽的结果,有可能判给一定分数;如果你没有列出公式而发生误写误算,阅卷人就只能认为你理解有误,难以避免失分。3、认真检查答案,核对计算结果。计算分析题解答完毕,一定要认真进行检查。一是要按做题步骤顺序检查计算过程,尤其是对关键性的、比较复杂的数据要重新计算一遍,以免出错。二是要检查计算结果有无明显不合理现象,比如,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高达23:1,存货周转率多达52次,显然不符合常规,说明计算可能有误。三是发现错误进行改正时,必须对错误发生以后的各个计算步骤一一依次进行改正,不能遗漏某些项目。摘要企业从银行借入为期一年的短期借款10000元,借款年利率是10%。1.借款时:借:银行存款10000贷:短期借款100002.利息不知你如如何约定的,假如每月底还利息时借:财务费用-利息83.33贷:银行存款83.333.假如本息到期一起还,每月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利息83.33贷:其他应付款-利息83.334.到期时:借:短期借款10000借:其他应付款-利息1000贷:银行存款11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