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隐居
作为一个大二 ,一个半过来人,实在是想了很多,总结出以下经验,希望对你们有用。
给大一新生的15条建议:
1,学生会其实没有那么的重要,你削尖了脑袋想进去,最后你会发现里面天天就是做这个活动,那个活动,还有天天开会,(我有俩个同学,刚开始信誓旦旦的觉得学生会好,就加入了,最后天天开不完的会,和乱七八糟的活动,最后含泪写了1500字退会申请 )而且你还不得不完成这些事,就会造成你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减少,无形中还会给你造成很多困扰。
2,专业课的成绩真的很重要,一般来说各种奖学金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好的,(这是重点 )其次你成绩不好或者挂科,就将面临补考,如果补考没过就要重修,而且如果学分拿不到或者学分不够,你拿不到毕业证也就无法顺利毕业。
3,在大学,如果想要兼职赚钱的话最好不要做一些浪费体力的事,如:洗碗、刷盘子这种事,这种事只要是一个有手有脚的人都可以做,而作为大学生,应该做点能学习到的事,如果想做兼职赚钱的话,建议就去做家教,这种这种相对于比较轻松,而且赚钱容易的兼职。( )
4,定期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给父母打个电话吧,你上了大学之后他们也很担心你的情况,可以定期跟他们沟通沟通,交流交流,既可以增进你们的感情,又或者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可以跟他们诉说,毕竟父母是你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什么事都可以和他们讲。(这也很重要 )
5,多体谅体谅父母,不要乱花钱,其实父母赚钱也很辛苦,如果没有必要的东西,你可以不用买,因为你买了之后会发现你没用几次,然后你就已经用不上了,可以把节约来的钱去旅游,或者买个很想要的东西 。
6,在大学如果遇到喜欢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那么就勇敢的去追求吧,毕竟我不缺少朋友,我只是缺少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大不了连朋友都没得做,(我缺朋友吗,我只是缺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
7,大学期间可以多考一些证,像是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等,这些会在你以后的工作上很有帮助。
8,不要轻易相信大学那些所谓的贷款,比如说校园贷,借贷以及些别的贷款,这种贷款都是陷阱,毕竟,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只要你借了一次贷款之后。那种利息很高,到最后你就会还不起,前几年新闻里就报道过就有很多案例,有的欠贷太多,而又不敢告诉父母,甚至被逼跳楼了。(这种贷款怎么也不要信,都是假的 )。
9,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而且又没有人可以诉说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去跑步,跑个三公里,五公里,把任何的不开心都宣泄出去,总比你自己扛要好得多。
10,宿舍也是一个小集体,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不要到处乱说,很容易对你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毕竟总会有闲言碎语,也不要到处去批评别人的哪里好或者哪里不好。
11,不要讲脏话、不要讲脏话、不要讲脏话,不要一天到晚把脏话放在嘴边,自己还觉得特别帅,这是最没有素质的行为,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了,天天把脏话挂在嘴边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没有素质。
12。不要熬夜打游戏,大晚上熬夜打游戏,不仅对自己身体不好,而且也对晚上在睡觉的人不好,会给他们造成困扰,时间长了的话矛盾会激化,会破坏室友间的关系。
13,不要总点外卖吃,,我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是在食堂的一个横幅,说的是:“外卖你哪里都可以吃,但是学校的饭你就只能吃这几年”,外卖虽然好吃,但是大多都不是很健康,虽然学校的菜难吃一点,但是还是很健康的。
14,如果学习不好没有关系,不要怪自己,这和个人的天赋有关系,那么你就保持一个好的身体。不要搞到最后学习不好也就算了,还把自己的身体天天打游戏,熬夜,抽烟,喝酒,吃外卖搞废了。
15,你可以在大学期间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打篮球,看书,跑步,健身等等。有心趣爱好那么生活也不会无聊。
16,室友是室友,朋友是朋友,和室友关系不好没事,正常相处,别把关系弄僵就行。
17,和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就像是把大蒜放进橘子里面,最后,终究还是(橘)局外人。
18,早点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真的很重要,是考研、考公、还是考编或者直接工作,都需要你深思熟虑。走好每一步都很重要。
19,毕业后利用好应届生身份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20,高中是一群人,大学是一个人,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有些人忙着学习,有些人忙着兼职,有些人忙着打游戏。
21,贫富差距很大,别人可能从不在学校干饭,而你只能在学校干饭。
22,成年人的世界不搭理就是拒绝,心里要有点数,别一直缠着别人。
23,期末考试你努力考到了60分,不是因为你努力,而是你要感谢老师。
24,在大学长的好看确实有很多便利,这是个看脸的世界,颜值即正义。
25,有对象的不一定有钱,但有钱了,一定会有对象。
26,不要超前消费,不要借校园贷,你现在掌控不了的,以后也掌控不了。
Z.L.小姐
在这个学校呆过俩年,感觉真心不咋地,实行警务化管理,发不过指,把头发剃的像监狱了跟犯人一样,基本没有什么训练,无非就是跑跑步,列列队。学校的督察队和学生会还有班级干部跟流氓一样,抽烟喝酒不按规定着装但都是他们,基本没有人学习,入警率极低。感觉就像一个假警校……
流星又来临
会计学是吉林财经大学的优势学科,至少在吉林省内是排在前面的,该校目前入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名单如下: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税务、工商管理、日语再者吉林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来比较也不算很好的大学,所以考研的难度整体不是很大,当然再简单的大学也是需要努力才能考上的。
奔跑的窝妞妞
大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进入大学有很多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体验,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当我们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心里面都充满了期待,拥有着很多的向往。但是你往往却不知道,刚刚进入大学,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注意的,以一个过来人的学长给你一些想法。
当你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不要听着别人买什么,你就去买什么,有些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因为当我们花了钱,把它买过来,放在宿舍里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没有用,我们要买的东西都是一些实际的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整理,如果说自己不需要,那就不要去买,不要看着别人买什么,自己就去买什么,这样盲目的攀比只是一味的对自己不好。既浪费了自己的钱,又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了压力。
其次就是校园卡,水卡,饭卡之类。校园卡就是一个手机卡,这个手机卡一般都是有流量的,如果说自己要用流量的话,这个校园卡是十分划算的,有需要的,我还是建议大家去办理一个。饭卡是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的,如果有的食堂他不会收现金,只能刷卡,我们还必须去办理一个饭卡,给每天的自己补充点儿能量。至于水卡,有的学校可以用支付宝,如果你嫌麻烦的话,就用支付宝直接去刷就可以了,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喜欢用水卡,那么你就办一张水卡,时刻带在身上,那也挺好的。
刚刚入学的我们应该和室友搞好关系,我们和室友每天见的面的次数最多,每天和他们待在一起,我们的关系决定了以后和他们相处的时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和室友一起去吃饭,一起去聊天,一起去玩耍,学习的时候更应该一起互帮互助。进入大学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都不像以前自己想象的那样,我们更应该学习放在第一位,时刻以学习为中心,然后扩展自己的各项技能就可以了。
阿尔卑斯1013
综观清末官制改革的过程,其设官分职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以集权为目的,以重用皇亲勋旧为手段。为了强干弱枝,解决晚清以来朝廷权力下移,内轻外重的局面,从丙午厘定官制到责任内阁成立,清廷的每次官制调整,几乎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1906年的中央官制改革中,在行政部门13个大臣和尚书中,满洲贵族7人, 蒙古贵族1人,汉族官员只有5人。而在1911年的“皇族内阁”中,满族亲贵竟然占总阁员的69%。自官制改革以来,清廷倡言平“满汉畛域”,化除传统文官制度中满汉界限,进而缓和阶级、民族矛盾,但言论与行动背道而驰,朝政大权由满洲亲贵占据和把持,满汉官员的权衡比重大大超出了改革之前,即使在资政院、弼德院、咨议局等具有西方近代意义的机构中,清廷也总是设法加以限制和控制。时论曾指出:“政府由于种族之界太深,虽日言融事满汉,而满汉实未能和融,无论满不能融汉,汉亦不能融满。”〔17〕即是说,官制改革正加深了满汉矛盾。另外,清廷还通过扩张各部的权力,达到集权中央、弱化督抚的目的。重新厘定官制后,行政各部的职掌中,差不多都有统辖全国某类事务的规定,而且积极付诸实行。从用人来说,民政部保举各省巡警道;度支部分遣监理财政官赴各地,并鼓吹各省布政使归其管辖;学部保提学使;农工商部保劝业道;法部保提法使;陆军部则控制各省督练公所,以及军事参议官的任免权。此外,有些部门还以各种名义向各省派出考察和调查人员。从行政来说,民政部要求各地咨送州县事实表册,报核工程规划及经费;度支部以清理财政和整顿盐纲为名,剥夺各省财权;陆军部不但将已编定的北洋六镇收归统辖,而且积极插手各地新军的编练;邮传部成立伊始,就接管各省官商铁路,以后又收回各地官办电报局,等等。 各部扩张权力与清廷集权是一致的,因各部实权实际在皇族控制之下,而引起了督抚的强烈不满。这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增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力,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取法西方,以权力制衡为原则设官分职。清廷在官制改革中虽以集权为目的,但制衡权力的原则仍有所体现,分权的目的是为了集权,二者并不矛盾。因而在官制改革中,厘定官制大臣确定:“此次改定官制既为预备立宪之基,自以所定官制与宪政相近为要义。按立宪国官制,不外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并峙,拟暂设资政院以为预备外,行政之事则专属之内阁各部大臣,”“司法之权则专属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而以法部监督之,均与行政官相对峙,而不为所节制。”〔18〕(P463)西太后在“丙午改制”中虽否定了内阁制,保留了军机处,但同意设资政院,使司法独立,说明她不反对制衡权力的原则。 第三,以渐进因循的方式进行官制改革。官制改革是在清季政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弥危机、维护统治,这就决定了官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设官方式和内容的因循苟且性,这是清廷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矛盾。因为,在文官设置方面,如果要使政权重新获得生命活力,那么它必须大量吸收“新人”,把体制外的人才融合到政府中来,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材”。但是,清廷既无此气魄,也早已失去了最佳时机,不能通过重新调整官制达到凤凰涅pán@④或者脱胎换骨,反而发现自己的统治走到了尽头:“清政府终于发现它的种种改革正在失去控制——它愈改革,权威愈少;但它改革愈少,它要求保持正统地位的可能也愈小”〔19〕(P593),从而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万达集团乔梦云
满清起源于关外,是少数民族,官制中带有少数民族政权的性质、形式和内容,在疯狂扩张定鼎中原的时候迅速汉化,基本沿袭了明代官制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又有所变通。一、清初中央官制概况满洲在关外时,努尔哈赤设计的是一种近似贵族共和政治的体制,在八旗制度基础上,设立八旗议政王大臣制度。皇太极则宣布按照明会典行事,在保留五大臣与旗主议政的同时,于天聪三年(1629年)设置了文馆,其官员负责翻译汉文书籍,记载本朝史事。1631年,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以贝勒为首长,下有承政三人,满、蒙、汉各一名,再下有参政八员和满、汉启心郎若干人。1636年,变文馆为内三院,成为满洲独创的机构,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负责记注诏令,编纂史书;内秘书院撰拟各国往来文书,并录各衙门奏疏;内弘文院为皇帝进讲经史,颁布制度等。这就削弱了议政诸王的权力。同年还设立了督察院,至此军政分开。为保证漠南蒙古各部稳定,在适应蒙古族游牧生活特点的情况下,设置了中央机构蒙古衙门,专管漠南蒙古地区事务,后改名为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新设的一个中央行政机构,虽不成部,其体制却由六部大致相同,下有旗籍、王会、典署、柔远、理刑六个清吏司。理藩院的官僚设置与六部相同,但尚书、左右侍郎有满人或极个别的蒙古人任职,郎中、员外郎和主事则全是满人,只有笔帖式几名例由汉军担任。清朝的理藩院,是中央高级机关之一,但进行过调整和改革,把原来独立的监察机构,长稽查六部和其他衙署的六科给事中并入了都察院,为其下属。御史和给事中被合称为科道,改变了自唐、宋以来检察机关台、谏分职的情况。但御史怕得罪权贵,往往不敢放言高论。(台谏是指御史台和谏议院。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议院“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非其人、三省及百官任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顺治十五年(1658年),裁内三院中的秘书、弘文、国史,设置殿阁大学士,置于六部之上成为内阁,行使中央政府职权。不过,清初的大学士以满洲大学士品级较高,政令虽出自内阁,但实权还在满洲贵族手中。康熙时,内阁曾改为内三院,不久又恢复。内阁大学士就象古代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机务,奉旨编撰诏书,表率百官。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康熙时在皇宫里设立南书房,把特颁诏旨的撰拟权改由南书房翰林担任,以改变内阁批答奏折,军国机要为议政处垄断的局面。挑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入值,称南书房行走,组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秘书班子。雍正八年(1730年),因西北用兵而特设军机房,后称军机处,在隆宗门,选大学士及尚书侍郎为军机大臣,章京满汉各16 人,一切军国要务全掌握在君主手中。内阁失去实权,而专管诗文书画等事了。此后,一般政务仍有内阁经办,军国大政则有军机大臣面奉皇帝训示,拟旨颁发,这样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就形同虚设了。大学士品级尊贵,但是有名无实。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议政王等虚名废除。行政机关则是清朝的六部,1631年仿明制设立,不同之处是,清朝的户部为十四司,刑部为十八司,六部中增添了七品小京官若干人,又在正规官下设有笔帖式。六部首长尚书、侍郎中,有人在军机处供职,其余长官也定期朝见皇帝,汇报本部事务。六部之中,户部是唯一的财政总机关,权事最重。吏部只限于稽考中级一下官员的资历,根据例案予以准驳。兵部不过问军政峻岭,向受冷落。刑部是专业性机构,不熟悉律令就无法胜任,所以长官之中必有一人是本部司馆出身,主持本部的事务。工部因在外河工不由本部经手,只是在宫廷典礼时才有办事的机会,很是清闲。礼部更不起眼,几乎无事可做。笔帖式官是清朝中央各机构所特有,其名微但人数最多,官品不过六七品,低则八九品,全有满人充任,在官府供职,有委署主事、掌稿、缮折、牌子等名称,专管笔札、收发。笔帖式升官很快,满人一旦任之,不几年就可升任员外郎或主事官,掌握官印。除理藩院外,清朝另一新创的中央机构是内务府,设立于入关前,有总管内务府大臣主持工作,专管爱新觉罗皇室一家的日常生活事务。顺治帝死后,清政府鉴于历代宦官参政导致祸乱的历史教训,下令关闭明朝的太监衙门将其并入内务府。康熙之后,内务府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下设有七司三院,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流官,要按期更换,堂司各级品级不过四品,有自成系统,不与各部、院、寺、监各官相统摄,使宫中、府中分而为二,从而一扫秦汉以来太监窃权之弊政。清朝还新设了八旗都统衙门,包括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每旗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两人,分管本旗军民事务。其他如詹事府(原东宫太子的官员)、翰林院(储备人才顾问)、鸿胪寺、广禄寺、太常寺、太仆寺、国子监(主管教育)等,均沿袭明制而设,终清未改。主管审判的机构是大理寺,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司。清初中央官制如下表:中央官制帝室部 佐理部 中枢部院 寺 府 监 司 院 三法司 六部二、清初地方官制概况清初的行政区划较繁杂,主要有行省、道、府、其下有州、县、厅,还有特别行政区,东北和新疆、蒙古及土司等。清入关后,把明的督、抚制巩固下来。清初,督、抚所辖区域并不明确,中期以后,才定为八督十二抚,各有所辖。督、抚职权也随时代而异,前期总督权力远比巡抚大,但后来日渐削弱,但后期有的巡抚也竟然不听总督的指挥了。纵观有清一代,督、抚各自辖区较为稳定,巡抚所辖为一省,总督最多为两省,少数为一省或三省。总督官称之外另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官衔,巡抚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以便行使纠察权,让所有的官吏听其命令。总督主要管军事,统辖文武军民,为一方保障。巡抚统治一省,各有定员,分寄以守土之责。督、抚是实官,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清时设布政史、按察史二司,名义上与省级平行。二司首长实际上将为督、抚的僚属。乾隆后,清道员成为地方上的实官,定为正四品。此外,还设有一些不按地域划分的专职道员,如粮道、驿传道、盐法道、海关道等。和历代一样,清朝的州县是省的基层,府是州县的商机。府的佐官有同知、通判、推官等,后来裁去推官,一些同知和通判也被派往府境内分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府的一个行政单位厅,也有的厅设在边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厅又分直隶厅和散厅,直隶厅很少辖有属县,大的直隶厅相当于府,直隶于省,而散厅相当于州县。基层州县的州,也分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相当于府,散州与县相当。全国总计有七十六个直隶州和四十八个散州。县设知县一人,佐官有县丞、典史各一人,主薄无定员,清末全国共计1358个县。在县内的重要乡,派巡检驻守。县下有保甲编制,但非正式的行政系统,用以维护地方治安。清朝的府、州、县组织不健全,都没有属员,地方长官也没有任命属员的权力,执行公务的全靠吏役。由于官府缺乏办公费用,官员俸禄有很低,至于吏役几乎没有工资,就公开贪污营私,造成吏治的腐败。清朝在边区的行政和官僚设置相当复杂,也不一致,总的说是因地制宜,实行特殊设置,即用军政长官制度来代替内地的行省制度。东北三省是清的发祥地,行政上实行双轨制。康熙年间,分设奉天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以及副都统、城守尉等武官管理八旗人丁和少数民族,另设奉天府和各州县管辖汉人。在原都盛京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及内务府,五部各设侍郎一人,都是满人,以示与京师顺天府有别。内务府总管大臣由奉天将军坚韧,其权力显然在其他两将军之上。清朝对西藏的统治仍沿袭元朝以来的政教合一的制度,设驻藏大臣一人驻拉萨,帮办大臣一人驻日喀则,管理全藏的军民正武。下设四个葛布伦组成西藏地方政府,任用各级藏官进行统治。在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推行军民分治,设伊犁将军一人,总关天山南北地区的军政,各城市分置官员统领,名称不一,但军队编制略与内地各省绿营编制相同。民治则在维吾尔族原有组织的基础上推行伯克制,南疆三十一城各设伯克,但名号不同,用于统治民众。清朝对内、外蒙古和青海地区少数民族各部落实行随俗而治,推行旗盟制度。其设旗长,又理藩院挑选旗内最有威望的王宫贵旗担任,管理一旗的军民,合数旗为一盟,设盟长正、副各一人主持盟务。又在内蒙古设绥远将军一人;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一人。另在青海设办事大臣一人,分别统领各自的旗盟,而隶属于理藩院。清朝为了打通西南腹地少数民族区域的交通线,削弱格土司的割据势力,沿袭明制,在西南大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又清廷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把府、州、县的官制改为与内地相同,从而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各族人民的统治。三、晚清中央官制流变鸦片战争后,清朝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如为了管理通商事务,设立五口通商大臣,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又设立南洋、北洋大臣等,但不是大规模重要的改革。重要改革如下: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适应繁重的外交事务,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又称“总署”或“译署”,仿军机处的体系,设有大臣和章京良机。总理大臣由皇帝特简,总理大臣上行走则在内阁和部院堂官内选任。掌京一级官员分为四种,即总办章京、帮办章京、掌京、额外章京,负责办理具体事务,草拟奏章,纵理文书等。下设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负责对外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清政府受列强的压力,被迫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外务部由总理、会办、左右侍郎组成,并将原总理衙门的总办章京改为左右丞、左右参议,下设司务厅,以及徽、考工、榷算、庶务四司,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电报六处和清档房,分管各项具体事务。同时还有一些事务分列出去,由其他部门管理,或由督抚接替。相当我们后来的外交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设立考察政治馆。后年,该称宪政编查馆。有军机处大臣督饬,设提调二员总理馆中事务。其职掌事:议复奉旨交议有关宪政折件,及承拟军机大臣交付调查各件;调查各国宪法,编定宪法草案;考核法律馆所定法典草案,各部院、各省所订单行法及行政法规;调查各国统计,变成各国统计表及各国比较统计表。1911年,清廷颁布内阁属官官制,宪政编查馆被裁撤。资政院于1907年设立,议员有钦选和民选两种,并规定了一定的章程。1906年预备立宪,准备把内阁军机处改并为责任内阁,新内阁下辖十部: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四、晚清地方官制流变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地方新增设立一些机构和职官。1906年,清裁撤各省学政,该设提学使司提学使,秩正三品,统辖全省地方学务,归督抚节制。提学使执掌教育行政,稽核学校规程,考核各属教师、教职。各驻防学堂,亦概归管辖。提学使衙门的内部组织机构由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科。设科长、科员。提学使署官还有“省视学”六人,承提学使之命,巡视各府、厅、州、县之学务。1907年,将各省原设提刑按察使改设提法使,受本管总督、巡抚节制,管理各省司法行政事务,监督各审判厅,并调度监察事务。提法使司内部设总务、刑民、典狱三科。每科设科长一元,秩视五品,禀承提法使之命,协同科长,分理本科事务。各科配设书记五人,秩视八、九品,受科长、科员的指挥,缮写文件、办理庶务。同年,总核官制大臣遵旨拟定改革外省官制通则,提出与各省增设巡警道,专管全省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卫生诸事务,置司到一人领其事。1908年民政部奏报所拟定的巡警道官制。按新官制,各省巡警道官,秩正四品,归本省之总督、巡抚统辖,管理全省巡警事务。巡警道规定任期三年,接受督抚的考核,并受民政部之随时考察。在1907年,清政府设劝业道。劝业道各省设一人,秩品正四品,归本省总督、巡抚统属。劝业道掌全省之农工、商业、交通、矿务、邮传等各项实业之管理。劝业道任期三年,任内受总督、巡抚考核,并由农工商业部,邮传部随时考察。地方上随着清末新政开展而设立了资政局。不过清末改革有集权于满洲贵族的不良目的和想法。
MIA喜欢喵
你好,我就是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的... 首先我要说这是一所专科学校,想必你也应该能知道专科学校学生的素质吧 学习嘛,要看你自己的态度了,但是这个学校学习氛围不好...这学校可以升本(非本学院本科),如果你毕业后不想做警察,那么你所学的专业在社会的任何地方都是派不上用处的,我学的是心理学,虽然可以当心理咨询师,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则需要十几年才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并且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 其次,现在任何警校都不包分配,要统一参加国家或者省内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从管理上来说,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08年换了新任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嘛!举几个例子吧,比方说着装要统一,穿警服时必须要穿黑色皮鞋,否则扣分,这个分很重要,关系到你能不能拿到奖学金及各项评优...再如走路要两人成排,三人成列...警校讲究的是形式...在这里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如果你是外地人(非哈尔滨/大庆/绥化/巴彦等地)的学生,那么你即使在周末也没有享受假日快乐的权利...这个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至于女生...无语...我那届..感觉都很非主流的打扮...不太正常地说! 哦...对了 在去那学校前请不要染头发...不要烫发..不然会给你剪掉的...就这些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