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7

林小贱灬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拿大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inglijiji

已采纳

公司印章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公司的印章作用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印章,自公司成立之初,公司印章就在公司的各种经营活动中发挥这不同的作用,而公司印章使用不当也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和损失。

公司印章主要有五种:

1、公章,公章是公司处理对外事务,如处理工商部门、银行、税务等需要用的的印章。

2、财务专用章,顾名思义,涉及到公司财务事项的,如公司票据、支票出具时需要该财务章,通常也称银行大印鉴。

3、合同专用章,一般是在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用到,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公章。

4、法定代表人章,一般都是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据的时候也会盖此章,通常被称为银行小印鉴

5、发票专用章,开发票的时候用到的。

扩展资料:

样式尺寸要求:

1、党章一律为圆形,中央刊镰刀、锤子,直径为4.2cm, 圆边宽为0.1cm,镰刀、锤子外刊党组织名 称,自左而右环行,印章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2、工会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外边为双边,外边为粗边,边宽为0.1cm,内边为细边,边宽为0.01cm.上弧为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印文使用简化的宋体字。

3、工会组织公章3、 国有企业、国营股份制企业等公章(包括公司章、部门章)一律为圆形,直径为4.2cm。

4、中央一 律刊五角星,星尖直径为1.4cm, 圆边宽为0.12cm,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或者 名称的前段自左而右环行、后段自左而右横行,即单位部门名称放在星下方作横排,印文使用简 化的宋体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司公章

会计拿大章

95 评论(8)

小M回归中

公司一般用于签署文件的,财务很少用公章,一般财务是用财务章加私章,除非是第一次去银行办理开户或者贷款等手续才用公章

114 评论(8)

一首ciao情歌

公司会计拿公章主要处理涉税事务或银行业务。

319 评论(10)

号仔在厦门

公司会计把我公司的公章和法人章都拿走了,不归还,可以直接带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去登报声明作废,重新补章,先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再慢慢找会计的追究责任。另外,会计为什么拿走公章和法人章,是不是公司欠会计工资或其他的?

206 评论(14)

蝉翼之円

你司的章本身在会计那保管吧,没正式辞退前不构成犯罪,应视为很正常的事,但是不能影响公司正常工作。你们可以协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你公司辞退员工给补偿3个月工资是极其正常的。如果你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是你公司违反劳动法。仔细看看劳动法吧,给补3月工资,息事宁人。

104 评论(8)

爱美食小雅

擅自拿走公章和法人章已经构成违法行为。法律分析员工拿走公章后可以去报警,并在报纸上公告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专用章等作废,重新去有关机关补办手续,防止在此期间会计利用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员工拿走公章,如果他是采用盗窃的手段取得公章、法人章等,可以直接去报警,他有可能构成盗窃罪,如果利用公章和法人章进行敲诈勒索的,还会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果公司是国营企业,会更严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公文,证件,印章数量较多的,多次盗窃,抢夺或者毁灭的,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后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严重影响国家机关声誉的等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触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12 评论(10)

布丁的信仰

对公司的业务报表等材料计算无误后进行盖章证明,对这些材料备案储存。需要提交公布时发布出来以示公众证明贴致通告栏或向上级提交审阅。

31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