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2

海狸鼠小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1年会计考研预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嘉图路

已采纳

2022年会计专硕分数线预测298分。2022年会计专硕分数线比2021年要高32分,会计专硕分数线历年来都是很高的。

21年会计考研预测

250 评论(11)

吃兔吃土

会计硕士初试主要考管理类综合和英语二,管理类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

奇奇1老师祝你考研成功

87 评论(10)

佐鉺三鉺洞

【导读】对于2021年考研er来说,对历年考研信息的收集以及历年国家线的分析和掌握,能够使我们考研后期轻松许多,今天我们就从历年考研国家线看21考研趋势如何,主要从学硕和专硕两方面入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形。

1、学硕篇

(1)从近两年的趋势来看,整体都是在上涨的。只有经济学今年是降了2分,不排除有疫情的影响。不然,它们可能涨得幅度会更大。

敏锐的同学是否已经感觉到,往年变化的分数基本上是以5的倍数来变,而今年却出现了1、2、3、4、5、6、7各种分数。虽然在我们看来,一两分的涨跌好像影响不大,但是往往就是这一两分决定了几万人的去留。由此,这可能也体现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结果。对于21考研的同学,经济学类可能会涨回来,其他希望是保持平稳不变。

(2)文史这两组不考数学的学科,在今年基本保持不变,历史学小小的降了一分。照经验来说,文学热门学科门类,19年的国家线就已经很高了,今年能够保持不变,已经谢天谢地了。

(3)理工科的线今年是下降了的,受疫情影响,今年政策倾斜扩招的专业方向,还是理工科比较多,所以为了吸纳更多人才,做出了降分决定。21考研的话,理工科可能不变,历史学可能涨回325。

(4)历年平稳的农学今年终于也是降了2分,而农学本身报考人数就比其他学科少很多,这个降分决定还是想留住更多考生吧。医学的降分应该是意料之中,毕竟是今年政策重点扩招方向;军事学相对来说部分专业报考受限,而且就业方向针对性也更强,所以跟其他其他学科门类不能一概而论,而管理学今年能保持不变。21考研预测农学、医学会保持不变,而管理学可能小涨。

(5)艺术和体育受疫情影响不太大,由于报考人数也是多了不少,今年的国家线也是有所上涨。预测21考研艺术类可能保持不变,但体育学仍有上涨空间。

2、专硕篇

(1)经济类专硕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保险硕士,法学类专硕包括:法律(非法学/法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警务硕士情况和学硕差不多,法硕、教育类专硕都是大热门,国家线一直在涨。

(2)文学类专硕包括: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

(3)历史类专硕是: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4)工学门类专硕包括: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不含工程照顾专业)、城市规划硕士

(5)农学门类专硕包括: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

(6)医学门类专硕包括: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

(7)管理学门类专硕包括: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8)21考研的同学也有心理准备,同时,经济学专硕在21考研也很有可能要涨回来,其他门类基本会保持不变。

以上就是21年考研趋势分析,总的来说,受疫情影响确实今年像理工科、农学、医学类是降分了的,为了扩充更多人才,受影响较小的文史哲艺体,显然照涨不误,在未来的整体趋势,大胆推测,不考数学专业的国家线仍有涨分可能,所以报考一定要趁早,而理工科相对而言,跨考难度高,专业性和实操性更强,在未来就业市场优势更大。

320 评论(8)

聪明的达人安

正如你身边的学长学姐告诉你的一样,会计专硕,也就是MPAcc,是考研各专业方向里最最火爆的一类,没有之二。那我们在选择会计硕士之后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是作为中公考研会计专业课的老师给各位的几个建议:一、备考时间的选择近年来会计专硕的考生人数可谓是几何式增长,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逐步的开设会计专硕这一方向,但相比考生人数来说高校的资源还是有限的,那这随之而来的就是录取线也在“逐步高升”。那对我们考生来说就应该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保持足够的时间复习,也能应对后阶段的一些“不时之需”。再一个,慢工出细活,纯应试的备考只会简单的了解知识点,难以灵活应对各种考题,那长时间的备考就可以在多轮次的复习中整理出自己的思路,主动去适应考试。二、目标院校的选择复习过程中听到过考生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到底适合/应该报考哪个院校?甚至有考生会花大笔的时间用在思考或是查询这个问题上。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提醒自己,会计专硕考的两门科目都是统考,不论去哪个院校,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最终录取线的高低。所以在这里劝各位考生一定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思考院校的选择上。但是不是说院校选择不重要。考研的目的无非是提升学历,然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因此在选择目标院校时最好考虑到以后就业的城市;然后再去考虑下这个城市的哪所或是哪些院校适合。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不要非为了211、985的院校挤破头,毕竟这些院校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除非有较高的把握和必胜的决心,不然要是走到调剂的路会更坎坷。三、复习规划的选择每个人的接受程度和时间安排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套路”,切忌盲目的按照别人的规划去安排自己宝贵的时间。别人的可以借鉴,但是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首先要先知道自己的具体时间,然后再根据真题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所占的比重的占比安排各学科备考时间。最后要注意不要一下就安排大目标,要一个个的小目标制定,比如一周周的来制定。考研是一条艰苦的路,考生需要一年甚至是一年半的时间来备考,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给到大家帮助。希望各位选择好后更好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努力!

2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