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1

卓木木收藏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打架成本会计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轻舞飞扬庆庆

已采纳

男女还打架啊?这同事处得

打架成本会计学

348 评论(15)

郑二头头

姓名:马云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64年09月10日 籍贯:浙江杭州 学历:英语学士 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供职机构:阿里巴巴集团 职务: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办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 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 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的评委,还用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 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赢在中国》主办人:王利芬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 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褴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我们是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我们的拳头打到海外这个位置,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力量了,迅速回来;回来后在当地制胜,形成文化,形成自己的势力再打出去。如果不在中国制胜的话,我们会漂在海外。我们要防止的对手是在全球,而非中国内地。在中国,互联网真正要赚大钱还要有两三年的时间,这两三年内挣的钱只能让你活得好一点,但活得很舒服、很富有不可能。现在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内地以外地方养一支300到500人的队伍,成本太高了,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在香港、在台湾都不行,只有在中国内地才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进行全球化的企业家、各位前辈、各位同行,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小金子,如果不断捡起来,身上装满的时候就会走不动,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还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顶。 没有一个良好的过程,任何一次成功都不可能被复制。 我觉得我们应该为结果付报酬,为过程鼓掌。 那时候我心里面很感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起了作用,我知道我错了,如果我不接,其他人都有可能接不下来,雅虎中国可能就要面临崩盘了,这将对雅虎全球的品牌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而这是一直视雅虎为偶像的我所不愿看到的,我想挑战一下,看能不能做。 即使美国有那么好的配送和物流基础,亚马逊也只有5%的利润。中国B2C市场已经很成熟,但卓越、当当还是活得很辛苦,说明这个模式有问题。 自从接手雅虎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一下子遭到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群殴”。 这半年来,外部,互联网的这种狂热、浮躁,泡沫不亚于2000年;内部,被聚光灯照得太多,就等于火气太旺,作为一个六年的公司,一个团队平均年龄26岁的新的产业,这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最近我们再度宣布公司处于高度危机状态,突然大家都关注你、看好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忘掉自己是谁,可能会失去自己,这个时候我们是特别担心的。就像一个六岁的孩子突然长到一米八,而他脑子实际上只有六岁,但他如果认为自己脑子也有一米八,也有那么大,那他肯定闯祸,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企业。我们不断提醒自己,我们今天才六岁,我们的基础还很差,我们整个体能还跟不上,供血很容易跟不上;第二呢,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影响力,因为人长一米八之后随便打出一拳都有可能打得天崩地裂,所以每走一步棋要考虑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感觉自己能不能跟得上。 今天雅虎中国我想把它关了都可以,别说我变变脸还要问问杨致远。我治理这家公司,就等于雅虎中国这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面,我就是主刀医生,我的投资者都是我的护士。我说刀他给我刀,我要钳子他给我钳子。不能说我要刀他给我一把剪子。在手术的过程中,我明白我要什么,不能说,就因为我只做了三年,而那个护士做了二十年,她眼睛一横我就慌掉。我是医生,她还得听我的。做任何决策,除非涉及到我要卖公司了,我会跟我的董事会讨论。一般所有的决定,我们爱怎么办怎么办。我今天可以搞得它很瘦,明天可以搞得它很胖。 如果我不做,将对国家有害,对行业有害。正是使命感在驱动着我们,让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强大。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支付宝,我会在1秒钟内把支付宝全部送给国家。 (与雅虎中国并购)有一样东西不能讨价还价,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与价值观。 一流高手是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e-Bay用一亿美金砸这个市场,我认为没有技术含量,能用钱去解决问题,这世界还要企业家干什么。企业家是懂得用最小的资源去把市场价值扩大化,是能够发现一个价值同时又能够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使它产生影响力,这才是企业家的智慧。 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 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 100个人创业,其中95个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没有听见声音就掉进悬崖,还有4个人是你听到一声惨叫,他掉下去了;剩下一个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还活着,但也不知道明天还活不活得下来。 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 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Judge(判断)一个人、 一个公司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哈佛),是不是Stanford(斯坦福),不要Judge里面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而要Judge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干,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暴躁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有不安全感,或者是自己没有开放的心态。 竞争是一种游戏,马化腾的策略用得很好,这就是竞争的味道,竞争让你永远保持高度警惕。 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必须之道。学习让你创新,模仿只能让你失败。所以很多人天天说“我们要打败阿里巴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很多人是在抄袭我们的模式,抄袭我们的想法,但他抄袭不了的是我们付出的努力,抄袭不了的是我们的泪水我们的痛苦,我们所经历的无数磨难。所以创新在于成为你自己,创新在于你独特的思考,以及你执着地把它做出来。如果创新是你企业中的文化的时候,那我相信你是独特的。只有独特的企业在今天的世界上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打架就得在别人家里打,打不打得赢没有关系,至少能把别人的家里打得乱七八糟,把家具都给砸烂了;打得赢当然更好,那eBay在中国市场上就难以壮大。 不能让网盛在我眼皮下蹦达!干掉他!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 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的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互联网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 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才是往前看。 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 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 如果早起的那只鸟没有吃到虫子,那就会被别的鸟吃掉。 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淘宝则是长江里的鳄鱼,鳄鱼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把鲨鱼引到长江里来。 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如何把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这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自己给自己先乱掉了。当你有1个傻瓜时,很傻的,你很会很痛苦;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排着队去的;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粘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 要假设你融不到一分钱的情况去做事业。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也可以换投资者,投资者是跟着企业家和好的团队走的,即使只有一股,我也能影响公司。 碰到灾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客户,第二想到你的员工,其他才是想对手。 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 这挖人(卫哲)就像拔牙,猛地一拔,被拔者与拔牙者都很痛苦,而且还会流血。我现在就不拔牙了。我天天去摇,摇松了,就来了。 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团队,团队即是可以和自己脚踏实地将事情推进者。 什么是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人失败。 领导者是孤独的。 领导力在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出来,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任何有顺利的时候,一定有逆境的时候。永远要把对手想得非常强大,哪怕他非常弱小,你也要把他想得非常强大。商界犯错误经常会出现说“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首先,对手我在哪儿都找不到;第二,我根本看不起这些人;第三,我看不懂,他们怎么起来了;最后,是根本跟不上别人。 想当将军一定要有个性,但个性太强就做不了元帅。 阿里巴巴有没有危机?我觉得危机很大,要不我怎么可能这五年来没有重过一斤肉,而且现在越来越瘦。 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 2006年是我最痛苦、最艰难的一年……一年内很多人说雅虎会死,我说不会死。各个企业都有高压时刻,但不要丢失自己的眼光、胸怀、智慧和幽默,不管别人怎样还要往前走。 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准备!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寒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而灾难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谁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加上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是过冬的重要保障。 一支强大军队的勇气往往不是诞生在冲锋陷阵之中,而是表现在撤退中的冷静和沉着。一个伟大的公司同样会体现在经济不好的形势下,仍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并在困难中调整、学习和成长。 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 高尔夫球我打得很臭,多少杆实在不好意思说。但是我打球的姿势比吴鹰漂亮。 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 money(闲钱),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另外,你们只能做连长、排长,团级以上干部我得另请高明。 网络即江湖,要笑傲其间,必须有眼光,有胸怀,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种种传言和误解面前,依然豪气满怀,仰天长笑;真正的傲,建立在有实力、有魄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人云亦云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可在骂声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傲视同侪。 傻坚持肯定要强于不坚持。坚持下来的人都获得了财富,而心思活络的聪明人有时候不容易成功,坚持不下去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要么享受熬的过程,要么把熬你的锅给砸了。(“解”冯仑的“熬”论——“伟大是熬出来的。”) 这世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关系。 对那些荧光灯下的慈善捐款,我觉得每次捐1块钱就够了。

143 评论(10)

叮当木马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媒体对他的最恰当评价是: “在一个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中一个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在商界,包括杰克.韦尔奇在内的众多杰出经理人对其理论积极履践,这恰好符合德鲁克的理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但尴尬的是,德氏的智慧始终未被学界主流认可。对此,德鲁克本人提供了一个富有洞见的解释:为了控制学界,美国政府只向那些用数学公式写作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金,自己这类深入实践的学者被拒之门外顺理成章。 在中国,德鲁克所面临的局面更为尴尬:他是国内最被广泛认知的管理学家,也不乏为其学说鼓吹之徒,但由于文字中正,与时下浮华风气不符,没有《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等畅销作品中常见的成功企业所需条件的罗列,在管理学风靡中国的今天,德鲁克的思想反而被埋没了。 师从经济学巨擘约瑟夫.熊彼特的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而非削足适履的标准化条目,这一点尚未得到中国企业界的足够重视。 事实上,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 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在这个基础上,来听听德鲁克的中国经济箴言: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相当小,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而非创新。因此,中国公司的多数领导人,若想抵御尚未来临的严酷挑战,必须首先锤炼对公司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 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管理学的真谛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 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管理沃尔玛(Wal-Mart)和管理罗马天主教堂当然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各组织所使用的名词(语言)有所不同。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而不是在原则上。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要做人事决策,而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组织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223 评论(10)

Nicole6996

最好是管理,管理学是门比较大的学科,里面还有很多小的分支,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等,但对于意向坐办公室的工作,都是很好的选择还有文秘,也是很好的专业,但将来找工作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想考公务员等,最好的就是经济和法律专业的,可以报考的职位最多,但专科很受限制建议有两点:一是上学期间,如果专业里没有会计学,自己自学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对将来和自己的工作就业很有用二是英语,很多办公室里,如果自己的英语好,会有比较多的机会

289 评论(13)

欣欣向上,

作为一名会计,真的不应该去做假账,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被逼着去做假帐。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了解如何做假账,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好像一个人要有点武功一样,但有武功并不见得一定要打架。还有就是审计人员是非常希望知道会计人员是如何做假账的,知彼知己,才能百审不殆啊!现将会计人员通常做假帐的手法粗略总结如下,仅供各位参考:1、成本费用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2、费用资本(产)互化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3、费用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原因:同第3点。5、成本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8、收入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操作方法:将收入暂时挂账为其他应付款,或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操作方法: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或成本或费用,或虚减收入。造成进行差错调整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11、转移定价操作方法:与外部交易方进行人为价格处理,达到转移定价的目的,将价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费用的方式互相弥补进入各自小金库,以达到避税的目的。12、资产、负债名目转化操作方法:将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类别名目转变,改变其折旧年限;将应收账款挂其他应收款,或预收账款挂其他应付款等手法避税。13、虚假交易法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账,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14、费用直抵收入法操作方法:收入因涉及流转税,在收入确认前即彼此以费用直接抵消,达到控制流转税目的。如将商业折扣变为后续期间降低售价。15、重组转让法操作方法:利用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债务重组等进行资金或收入转移达到避税的目的。如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达到破产赖帐等目的。16、私人费用公司化操作方法:将私人的费用转变为公司的费用,即达到降低私人收入个税应纳税额的目的又增加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费用的目的。如:将个人车油费在公司处理,将个人房租费在公司处理。17、收入/成本/费用转移法操作方法:分立合同,将收入或成本,或费用转移至其他公司或个人,达到差异税率处理的目的。或将各公司的费用进行填充报销,小金库补偿,达到各自平衡有限制的费用。18、虚增流转过程操作方法:在流转过程上下工夫,多一道流转过程,收入额多一道,各有比率限制的费用可扣除范围增大。或可虚拟出部分费用,如将资产由公司借款给个人买下,由公司租赁个人资产,无形增加租赁费用。或利用委托收付款等方式。19、利用金融工具法操作方法:利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工具进行难以控制未来价格的交易。将交易时价格控制在低水平,交易后成为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避免部分流转税。20、集团化操作操作方法:利用集团化操作,达到国家批准的部分集团化统一纳税公司的操作模式的目的。将集团内各公司的费用平衡分配,达到统筹纳税的目的。21、其他如:如借款变成收到其他公司的定金处理。将利息产生的税金避掉。等等不一而足。看完上面的21种方法,别说我教你做假帐,我教你的是了解这些假账手法,但真诚地建议你不要去做假账,道理很简单,就是如果你做了,只是暂时可能不出问题,事后被抽查出来是尽早的事情。会计人员是很少主动愿意做假账的,很多都是公司领导或者财务负责人授意的,当然出发点是为了公司,比如想避税啊,想粉饰报表啊。其实真正的账务高手,都是业务筹划高手,而不是盲目地去做假账。因此,如果你遇到逼你做假账的公司领导,我建议你与他一起将公司的业务流程梳理一遍,从公司业务运作中寻找到合理的方法去达到他想要的财务结果。

32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