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1

小雨01234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外贸会计考试真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youbaobao

已采纳

外贸会计考试科目:“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外贸会计实务”。报考资格(具备以下任一条件者均可参加认证考试):1、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或已接受过财务、会计业务培训的在职人员。2、在国际贸易、会计、财务管理或其他相关专业学习的在校生。3、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从事外贸会计工作并已接受了外贸会计业务培训的待业人员。考试时间:具体时间在全国外贸会计考试中心网上公布。考试地点:各地授权的考试机构(请查阅全国外贸会计考试中心网)。考试方法:考试由“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外贸会计实务”两门组成,两门都合格的参考人员通过考试并获得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联合颁发的外贸会计证书。“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外贸会计实务”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试题形式:1、判断题、选择题(含复式):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概念的清晰程度。2、简答题:主要考察对概念、理论的归纳、演绎和表述能力。3、案例分析题(含实务操作题、计算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复杂业务的分析、理解、处理等综合能力。4、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试程序:1、报考人员在全国外贸会计考试中心网网上报名栏选择考试项目、考试机构,点入考试申报表。2、认真填写考试申报表,核对无误,按提交键。3、打印考试申报表,按表上提示在规定地点签名并贴上照片。4、关注全国外经贸考试中心网报名确认信息,在规定时间到报考人员选择的考试点(或考区)按照通知要求办理交费确认手续,并领取准考证。5、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6、考试日后45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生可在全国外贸会计考试中心网上查询考试成绩。7、考试日后60个工作日内由全国考试中心向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

外贸会计考试真题

150 评论(15)

李小墨Lena

不知道是你没说清楚还是我没理解,据我所知没外贸会计资格考试的呀,是不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哦,如果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个省的报名时间都不一样。

153 评论(15)

zhangalan26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外贸会计实务》

327 评论(12)

cn是一颗溏心蛋

一、判断1.企业购买材料支付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企业的一项负债。()2.企业向债权人筹集到的资金是指银行借款。()3.企业购买材料支付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要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4.企业外购材料支付的外地运输费等采购费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5.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除以生产工时为标准外,还可以生产工人工资等为标准。()6.“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的经济含义是资产,也就是在产品成本。()7.“预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表示负债。()8.“预付账款”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实质是应付未付的负债。()9.利润分配是指将税后净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10.为管理和组织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花费的支出、支付的广告费用等属于企业的管理费用。()11.过账是指将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所记录的金额登记到对应账户的有关栏目内。()12.材料运到验收入库的成本包括买价、采购费用和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3.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运输、保险费用等借记“固定资产”;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价税合计贷记“银行存款”。()14.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投资额。()15.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职工福利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16.销售商品取得收入一定能使所有者权益增加。()17.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这笔业务的经济含义是将资产变为为取得收入而事先垫支的费用。()18.产品成本与期间相联系,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与一定种类数量的产品相联系。()二、填空1.__________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2.依据配比原则,应将收入与其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相互配比。3.按照__________原则的要求,通常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以入账,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账。4.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5.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直接计入___________,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之一。6.“所得税费用”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_类账户。7.固定资产因使用磨损而减少的价值部分不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贷方,而是计入________账户的贷方。8.___________是一种价外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9.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在支付款项时,将这部分款项计入______账户的借方,这时“应收账款”账户可能会有__________。10.材料入库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单项选择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其取得成本,借记()。A.在建工程B.固定资产C.周转材料 D.原材料2.“材料采购”账户按经济内容属于()。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成本计算账户D.调整账户3.企业用来核算库存材料的账户是()。A.“材料采购” B.“在途物资”C.“原材料”D.“生产成本”4.“预付账款”是()。A.负债类账户 B.资产类账户C.成本类账户D.费用类账户5.企业在购入材料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应记入()账户。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C.“材料采购”D.“生产成本”6.企业采购人员采购材料的差旅费回来报销后应记入()账户。A.“管理费用” B.“材料成本”C.“销售费用” D.“生产成本”7.企业发出材料,应贷记()账户。A.“材料采购” B.“原材料” C.“生产成本” D.“制造费用”8.企业每月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贷记()账户。A.应付职工薪酬B.应付股利C.应付账款 D.应交税费9.企业申请短期借款的手续费,应记入()账户。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短期借款”10.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记入()账户的贷方。A.“其他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 D.“投资收益”11.“预收账款”账户是()账户。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收入类”12.企业对外捐赠时,应借记()账户。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C.“营业外支出”D.“其他业务支出”13.“生产成本”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A.期末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B.期末未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C.本期产品的实际成本 D.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4.年终结转后,“利润分配”的贷方余额表示()。A.本年累计已分配的利润数B. 年终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C.本年累计已实现的利润数D.本年净利润15.企业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应记入()账户。A.“营业外收入” B.“产品销售收入”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四、多项选择1.企业向投资者筹集的资金不属于()。A.长期借款B.短期借款C.债务资金 D.主权资金2.企业取得三年期的贷款,应()。A.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B.借记“长期借款”账户C.贷记“长期借款”账户 D.贷记“短期借款”账户3.企业收到作为投资的一台设备,应()。A.借记“固定资产”B.贷记“短期借款”C.贷记“实收资本”D.贷记“应付账款”4.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0000元,运费2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应()。A.借记固定资产 10000元B.借记固定资产10200元C.借记在建工程 10200元D.贷记银行存款10200元5.企业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A.材料买价 B.采购材料支付的增值税C.材料采购费用 D.材料入库后的保管费用6.材料采购费用包括()。A.运输费B.运输途中合理损耗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D.购入材料应负担的税金7.材料验收入库时,应()。A.借记“原材料” B.借记“材料采购”C.贷记“材料采购” D.贷记“原材料”8.与“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相对应的账户可能有()。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 D.“在建工程”9.“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A.营业税 B. 城市维护建设税 C.消费税D.教育费附加10.企业的其他经济业务主要有()。A.销售材料B. 销售商品 C.代购代销D.包装物出租11.下列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有()。A.固定资产盘盈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 罚款净收入 D.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12.“利润分配”账户一般应设置的明细账有()。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B.提取法定公益金 C.应付利润(股利)D.未分配利润13.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时可能涉及的科目有()。A.本年利润B.银行存款C.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D.所得税14.以下属于期间费用的是()。A.制造费用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15.过账时应将记账凭证上的()逐项登记到相关账户内。A.经济业务金额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C.凭证种类号数D.经济业务日期五、简答题1.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涉及哪些经济业务?2.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之外还有那些经济业务?3.有人说采购费用属于材料入库成本的一项内容,所以在发生时都应直接计入所购材料的成本;而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所以应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4.何谓结转,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共有那些具体结转分录?5.增值税进项税额是购买材料必须支付的税金,为何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是销售产品时收回的税金,为何不算作企业的销售收入?六、核算题(一)目的:以工业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为例,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二)资料:1.筹资与固定资产购建业务(1)兴业公司收到大宇公司投资的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2)兴业公司收到宏大公司投入的货币资金300000元已存入银行。(3)向银行申请取得为期9个月的贷款100000元已存入银行。(4)兴业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运输汽车一辆,共支付款项150000元。(5)3月5日,兴业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00000元,同时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运输保险等费用25000元,设备已运到投入安装。(6)本月5日投入安装的设备领用库存A材料3000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10000元,安装完毕交付使用。(7)收到某人捐赠的汽车一辆,价值30000元。2.材料采购业务(1)从本地购入A材料2000公斤,单价5元。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款项已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2)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的运杂费600元。(3)上述材料验收入库。(4)采购员报销差旅费300元,原借支350元,差额收回现金。(5)企业从上海第三钢厂购入B材料,4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行税额6800元,运费5000元,所有款项均已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6)从攀枝花钢铁公司购入A材料18000公斤,单价5元,B材料32000公斤,单价6.5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50660元,材料未运到款项尚未支付。(7)上述两种材料均已运到,同时收到运输费用发票一张,注明运输等费用14000元,按采购量分配。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费,材料已验收入库。(8)收到远大集团公司订购产品的汇款50000存入银行。(9)为购买材料开出转账支票80000元给立丰工厂。3.产品生产业务(1)本月材料耗用汇总如下耗用材料费用分配表单位:元 A材料 B材料 合计 甲产品耗用 60000 60000 乙产品耗用 25000 50000 75000 车间一般耗用 公司管理部门耗用 2000 2000 合计 95000 50300 145300 (2)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广告费20000元。(3)开出现金支票金额1800元购买办公用品,其中生产车间用800元,管理部门1000元。(4)本月工资汇总计算如下:本月生产总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15000工时,乙产品10000工时。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基本生产工人工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8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 销售人员工资6000元 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28000元合计123000元(5)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123000元,以备发放工资。(6)工资总额的14%计提应付职工福利。(7)为职工王丽报销医药费300元,以现金支付。(8)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40000元,其中车间生产设备折旧25000元,管理部门厂房等折旧15000元。(9)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15000元,其中生产车间耗用1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5000元。(10)生产车间修理机器领用A材料8140元。(11)将本月制造费用转入甲、乙两种产品成本,分配标准为生产工时。(12)甲乙两种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甲产品产量400件,乙产品产量500件。4.产品销售业务(1)销售商品一批价款3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元,款项尚未收到。(2)以银行存款支付商品展销摊位租赁费1500元,管理部门负担500元。(3)销售甲产品一批价款200000万元,乙产品一批价款300000万元,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项税额85000元,货税款已收回存入银行。(4)收到宜轩公司预付购货款30000元。(5)收回高天工厂前欠的购货款175500元。(6)开出转账支票给本市电视台,金额100000元,用途:广告费。(7)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产品应负担的运输费5000元。(8)按规定计算出本月应交的消费税50000元,教育费附加8000元。(9)结转已销产品成本275000元,其中甲产品成本125000元,乙产品成本150000元。(10)出售多余材料取得收入25000元,增值税金4250元;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5.期间费用和利润业务(1)开出转账支票一张50000元捐赠给公益性部门。(2)收到某企业包装物押金3000元。(3)因超标排污被罚款12000元。(4)以现金123000元发放工资。(5)收到罚款收入20000元存入银行。(6) 将本月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6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5000元;营业外收入150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7)将本月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28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8000元;销售费用120000元;管理费用50000元;财务费用800元;其他业务支出15000元;营业外支出25000元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8)计算并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税率25%。(9)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10)按着本年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1)按规定应当将当年税后净利润中的20000元分配给投资者。(三)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相关链接外贸会计历年真题2009年12月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认证考试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详解2009年5月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认证考试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详解2009年12月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认证考试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考试试题及详解2008年12月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认证考试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详解

332 评论(11)

怡安宝贝

第四节 对账(一)对账的概念@A zHE2[本文 来源 于我 的学习 网财会考试会计从业资格 WWW.GZU521.COM )@A zHE2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簿记录难免会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因此,各单位应当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尤其是在结账之前,更要对账,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二)对账的内容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一般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检查所记账目是否正确。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各种财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务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应用举例】1、对账时,账账核对不包括( )(05)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c总账与备查簿之间的核对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答案:c2、对账的内容包括( )a证证核对 b 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款核对答案:bc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

246 评论(11)

石语angeline

中央电大综合练习《基础会计》期末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主要名词术语1.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5.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 7.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8.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9.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10.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在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11.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12.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决策有用观”是一种关于( )的观点。 A.会计目标 B.会计的职能 C.会计的作用 D.会计的方法A 2.( )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核算 B.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 D.会计报告A 3.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A 4.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B.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C.营业收入及其成本费用 D.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B 5.会计以( )为主要计量单位。 A.货币 B.实物C.工时 D.劳动耗费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 )。 A.行政单位会计 B.事业单位会计 C.企业会计 D.基层单位会计 E.主管部门会计ABC 2.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 A.计划 B.预测 C.反映 D.监督 E.决策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建立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 B.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C.复式记帐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E.编制成本预算BCD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会计的内容 从广义来说,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也称会计报表分析)。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活动必须以一个企业或单位为依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也都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三类。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是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企业所筹措到的资本金和借人资金及其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是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 2.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是指会计和其他经济核算的不同点。由于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它有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3.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会计的反映职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 以反映财务信息为主;②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综合性;③ 会计反映的信息具有严格的真实性;④ 会计反映包括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和会计分析,它是一个层次化的、逐步深化的反映过程。(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检查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具有三个特征:①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核心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② 会计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③ 会计监督还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4.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必然发挥出来的作用,通常称为职能作用。总结我国的会计实践,会计具有三个方面的职能作用: 第一,会计通过及时、完善、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及外部的各方关系人对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 第二,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市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也有着重要作用。 5.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狭义地来说,会计的方法通常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或方法。会计确认和计量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作为一种基本措施或方法都有其具体内容,并需要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1)会计确认。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确认标准和时间选择是会计确认的核心。要素项目确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归属哪一个要素项目。此两项确认的基本标准是:第一,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第二,此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是: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 (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货币计量通常以元、百元、千元、万元等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供计量的某种特性或标准,如资产计量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计划成本等属性。比如,现代会计仍以历史成本为属性进行计量,故称为历史成本会计。 (3)会计记录。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会计记录包括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在记录的生成方式上,又有手工记录和电子计算机记录。从广义来讲,记录还包括计算和运算,因为记录过程中离不开计算和运算。� 会计记录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这些方法有: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③ 复式记账;④ 登记会计账簿;⑤ 成本计算;⑥ 财产清查。 (4)会计报告。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主要构成内容,编制会计报表包括将账簿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汇总,并填入相关表格等一系列方法。会计报表是系统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企业、单位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和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它必须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编制。所以,编制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格式和结构的设计、编制要求和表内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等一系列专门方法。�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主要名词术语 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而成若干个要素,统称为会计要素。2.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4.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债券投资和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5.固定资产——是指持有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6.无形资产——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不具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资产。 7.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8.流动负债——是指应在一年内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9.长期负债——是指应在一年以上,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10.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1.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2.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13.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14.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15.会计等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二、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 1.下列企业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是( )。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合伙企业 D.公司制企业C 2.下列筹资渠道中,不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是( )。 A.国家投资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C 3.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D 4.下列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 C.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D.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B 5.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A.一年 B.一个营业周期 C.一年或短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D.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D 6.( )既反映了会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A.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记账符号 D.账户B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右端,两个因素的位置( )。A.不能颠倒 B.可以颠倒C.没有顺序要求 D.在一条件下可以颠倒A 三、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1.按照经济分工,企业有多种类型,主要有(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服务性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E.合伙企业ABC 2.按照组织形式分类,企业有( )。A.生产性企业 B.流通性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E.合伙企业CDE 3.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现金 B.银行存款C.运输设备 D.专利权E.待摊费用ABE 4.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有(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金C.盈余公积金 D.未分配利润E.应收账款ABCD 5.期间费用包括(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C.营业费用 D.管理费用E.财务费用CDE 6.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C.资产=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E.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ACDE 7.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有( )。 A.银行借款 B.存货 C.对外投资 D.设备 E.库存商品BCDE 四、主要问题解析 1.企业经营资金的来源渠道和占用形态(1)企业的经营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和取得,包括吸收投资方式和举债方式筹集和取得资金。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一般筹集渠道有:① 国家投资,即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款投资;② 发行股票,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③ 接受经营投资,即采用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由参与经营一方投入资金;④ 用企业内部公积金转增股本,即从企业内部的资本公积金和从经营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以一部分转增为资本金。 (通过吸收投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主权资本。) 属于举债方式的一般筹资渠道有:① 银行借款,即从银行取得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② 发行债券,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③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应付票据和预收款。 (通过举债方式筹集的资金称为借入资本。) 企业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要按照生产经营活动、商品购销活动和提供劳务服务活动的需要,用于各个方面。主要的方面有:① 建造或购置劳动资料,如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② 购置劳动对象,如原材料、包装材料或用品、外购商品等;③ 货币资金,如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等;④ 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款,如应收款、应收票据等; ⑤ 对外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实行联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对外投资。 以上各项占用可以分为三类,即流动资金占用、长期投资占用和固定资产占用。 2.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这个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这里所说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和风险都已进入本企业,包括已经取得,并可依法行使权利。比如应收款项,虽不具有实物,但可依法收回一笔款项,则应视作企业的一项资产。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项的可能后果,不能确认为资产。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还必须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就是说,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在未来时期内,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换言之,如果一项经济资源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应当确认为资产。这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这是因为会计核算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难以确认和计量它的价值,就不能确认其为企业的资产。 3.负债的概念及其特征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它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所形成的,是现实存在,并需在未来某一时期偿还的经济义务。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即债务到期必须偿还,一般不能无条件取消,除非债权人主动放弃其权益。第三,负债必须有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这个金额就是一个可确定的、到期偿还负债的依据。如果是预计额,需经过合理判断接近实际。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4.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其特征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按照这个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在企业依法登记后,不得抽回; 第二,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第三,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利,但与此同时,也以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5.收入的概念及其特征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按照这个定义,收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产生收入的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比如,销售商品收入,必须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同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第二,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收入不仅表现为现金的流入,有时也产生于负债的偿还,比如,企业可以向贷款人提供商品或劳务,偿还所欠的款项,在了结债务的同时产生收入。 6.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及其特征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这个定义,成本和费用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成本和费用必须是指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的日常活动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和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第二,要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作为所生产产品的成本或所提供的劳务成本。第三,费用除已经发生的资产耗费,有时也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7.会计等式的含义、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1)含义。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2)表达方式。会计等式的表达方式有: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被称为会计等式的扩展等式。 (3)意义。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② 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③ 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187 评论(15)

天使之夜

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

20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