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大大
应交税费属于什么科目?答: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的会计科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最重要)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也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但不设置若干专栏.3.一般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应交税费属于什么科目?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应交增值税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由运输单位造成的采购物资短缺,运输单位予以全额赔偿的,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方按这部分物资的价款由"待处理财产损益"转出,按这部分物资的增值税由"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予以转出.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企业交纳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5.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应交税费属于什么科目?小编在此解答,应交税费本身就是一个会计科目,具体是属于负债类的.关于它的账务处理做法,上述文章也已经阐述完毕了,感谢您的阅读.
美食风中沙鸥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除了需要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外,还需要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和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以及采用债务法时,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金额。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四、正确选择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一)小企业可选择“应付税款法”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小企业因业务简单,核算成本较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二)大中型企业应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属于“利润表债务法”。(三)我国上市公司只能选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目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carefreeyu
增值税收入的17%或13%营业税收入的3%或5%城建税增值税或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或营业税的3%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的25%个人所得税依据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印花税合同收入的万分之三车船使用税车辆吨位分类提取土地使用税依据土地面积计算
豆浆煮菠菜
一、在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应按税法规定对本期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核算时需要设置"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因不需要核算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故不需要设置"递延税款"账户。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费用"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所得税费用"账户应无余额。例:某公司2002年度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账面利润为118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其中:(1)财务费用科目列支从其他企业拆入1000000元资金所支付的借款利息200000元,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2)管理费用科目列支:①业务招待费300000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0元);②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共550000元(上年度该项费用实际发生额为400000元)。(3)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①税收滞纳金和罚款12000元;②非公益性捐赠100000元。(4)职工总数200人,全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2200000元,已列支,核定的计税工资标准为人均每月800元。(5)按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依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共385000元,已列支。(6)投资收益科目中包含国债利息收入20000元。(7)本期按企业选定的折旧年限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0000元,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86000元。根据上述资料,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1)纳税调整项目及金额如下:①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标准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00×10%=100000(元)②超过业务招待费列支标准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③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本年度投入550000元,比上年度实际发生额400000元增长37.5%,达到10%以上,550000元可据实列支外,并可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故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550000×50%=275000(元)④发生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以及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不得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2000元⑤超过计税工资标准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2200000-200×800×12=280000(元)⑥超过按计税工资总额提取的三项经费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385000-200×800×12×(2%+14%+1.5%)=49000(元)⑦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⑧按税法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差额,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0元⑨纳税调整项目金额=100000+180000-275000+112000+280000+49000-20000-6000=420000(元)(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税前会计利润土纳税调整项目金额=1180000+420000=1600000(元)。(3)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600000×33%=528000(元)。(4)净利润=1180000-528000=652000(元)。(5)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528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280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28000贷:银行存款528000借:本年利润528000贷:所得税费用528000二、在采用应付税款法情况下,无论企业采用何种会计政策,都不会影响计入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影响的只是税前会计利润和净利润。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完全受税法规定的影响。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缺点在于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