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SaMa
特斯拉宣布4680圆柱电池将在年底前实现量产
特斯拉宣布4680圆柱电池将在年底前实现量产,2023年有望成为4680圆柱电池放量元年,4680圆柱电池快速放量将带动新型材料需求高增。特斯拉宣布4680圆柱电池将在年底前实现量产。
特斯拉日前宣布,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圆柱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企业了解到,亿纬锂能、松下、LG新能源已布局4680圆柱电池并快速推进量产,同时将带动雅化集团、石大胜华、天赐材料等产业链企业所生产的相关原材料需求放量增长。
将在年底前量产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4680圆柱电池每周的产量符合预期,公司有信心在年底前实现大批量生产。同时,特斯拉目前的电池供应可以满足今年150万辆汽车的生产需求。除了自建电池厂,特斯拉也从供应商处采购电池。”
2月19日,特斯拉宣布,弗里蒙特工厂1月份已生产100万块4680圆柱电池,预计在第一季度率先用于Model Y车型。马斯克表示,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将是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每年产能将超过100GWh,甚至可能达到200GWh到250GWh。
资料显示,4680圆柱电池全称是4680规格无极耳圆柱电池。圆柱电池是指电池的外形是圆柱形,4680是指电池的规格,46指圆柱电池的直径为46mm,80指电池的高度为80mm。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圆柱锂电池的尺寸主要是18650和21700两种,21700比18650的能量多50%,4680是21700的能量的5倍。
民生证券表示,4680圆柱电池在电芯结构方面采用新型无极耳技术,可实现降本增效。无极耳技术增大了电流传导面积,缩短电流传导距离,大幅降低电池内阻。内阻降低可以减小电流偏移现象,延长电池寿命;电阻减小还可降低热量产生,电极导电涂层和电池端盖的有效接触面积可达到100%,能提升散热能力。
电池厂加速建设产线
在头部车企特斯拉的带动下,亿纬锂能、松下、LG新能源等多家电池制造商正加紧布局4680圆柱电池产线。
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4680圆柱电池厂房正在建设中,合作方暂时不方便透露。亿纬锂能此前曾公开表示,公司已完成大圆柱电池战略布局,包括4680和4695两大型号,预计2023年产能释放20GWh,2024年达到40GWh。
松下表示,计划到2028年将电动汽车电池的产量扩大3到4倍,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同时,公司在日本和歌山县工厂量产的全新车用4680圆柱电池预计自2023年开始供应给特斯拉使用。
LG新能源表示,将投资5820亿韩元用于韩国Ochang工厂,新建4680圆柱电池生产线,年产能可达到9GWh,产线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投产。
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有望成为4680圆柱电池放量元年。参考21700对18650电池替代节奏,预期2023年4680电池装机量有望超20GWh,2024年将超100GWh;终端整车厂应用也有望从特斯拉逐步渗透至宝马、戴姆勒等高端电动车厂商。
带动原材料需求放量增长
4680圆柱电池需求的扩大带动了上游原材料需求的放量增长。雅化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4680圆柱电池所用氢氧化锂的主要供应商,4680圆柱电池的市场需求预计今明两年每年将以10倍的速度增长。”
石大胜华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是高首效型硅氧碳负极材料,4680圆柱电池是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预计到2025年,4680圆柱电池需求量在200GWh以上,对应硅基负极需求超过16万吨,具体还要看实际的达产数据。”石大胜华公告显示,2021年公司1000吨/年硅基负极产线建成并试生产,另有2万吨/年的产能规划将在2022年年底落地。
天赐材料表示:“公司的4680圆柱电池电解液开发项目正处于小试阶段,项目目的是为满足圆柱电池对电解液的需求,解决浸润、快充与高温性能兼顾的难题。”
中金公司表示,4680圆柱电池快速放量将带动新型材料需求高增,预计至2025年,高镍正极、硅碳负极、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补锂剂、导电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需求量将分别达39.1万吨、16.3万吨、2.0万吨、1.2万吨、1.9万吨及3.1万吨。
特斯拉日前宣布,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圆柱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有媒体从多家企业了解到,亿纬锂能、松下、LG新能源已布局4680圆柱电池并快速推进量产,同时将带动雅化集团、石大胜华、天赐材料等产业链企业所生产的相关原材料需求放量增长。
预计,2023年有望成为4680圆柱电池放量元年,4680圆柱电池快速放量将带动新型材料需求高增。
4680电池是特斯拉推出的直径为46mm,高度为80mm的新一代圆柱电池,采用大电芯+全极耳+干电池技术。相比2170电池能量提升5倍、功率提升5倍、续航里程提升16%、而成本降低14%。
国内企业中,宁德时代已规划8条产线对应12GWh的大圆柱产能,亿纬锂能大圆柱20GWh年产能已于2022年开建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包括4680和4695两大型号,预计2023年产能释放20GWh,2024年扩产至40GWh。
4680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发展趋势下,会对产业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高镍三元、高镍无钴甚至四元正极、CTC技术、硅碳负极碳纳米管、PVDF涂覆等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
其中锂作为电池核心材料,硅作为负极主要材料、镍作为正极主要材料,需求增势最为显著。
两年前,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Battery Day)现场对外透露,公司将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电池单元,增加续航里程,降低生产成本,以支持Cybertruck皮卡等纯电动产品的量产。
这就是特斯拉的4680圆柱电池,按照计划,它将在2022年年底实现大规模生产。
4680圆柱电池的全称,是4680规格无极耳圆柱电池。圆柱电池,顾名思义,指的是电池的外形是圆柱形,4680则是指电池的规格——46指圆柱电池直径为46mm,80则指电池的高度为80mm。
根据特斯拉对外公布的数据,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是2170电池的5倍,车辆续航里程也将提高16%,未来结合电池材料和车辆设计的改进,续航里程净增长将高达56%,生产成本则可以节约54%。
马斯克此前多次强调,4680电池预计将在2022年支撑高达100万辆的电动车生产,但行至今日,该电池的大规模量产仍处于早期的艰难阶段。
虽然遇到了不少难题,但马斯克对4680电池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声称该电池将“彻底改写电动车行业规则”。如果年底的产量可以达到预期,马斯克将在2023年中期推出Cybertruck,在此之前的两年里,这款电动皮卡屡次跳票,属于典型的“前期造势,后期难产”。
但是,4680电池的产量一直受到限制,以至于特斯拉不得不继续依赖其德克萨斯州新工厂生产的2170电池。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目前正在生产搭载2170电池的电动车,我们有足够的2170电池来满足今年剩余新车的生产。特斯拉今年并不需要依赖4680电池,但是,4680电池将在明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马斯克在刚刚过去的股东大会上表态说,4680电池的量产进度并不会影响特斯拉今年生产150万辆新车的目标,但2023年就不一样了。
至少,它对Cybertruck的顺利量产非常关键。
特斯拉在发布Cybertruck时对外承诺了一系列的卓越性能,而4680电池是实现这些承诺所必须的。由于4680电池使用了很多创新技术,所以特斯拉目前很难预测其产量增长的速度,哪怕是作为掌舵者的马斯克,也只有在今年年底才有信心实现高生产率。
北美的行业分析师预计,在2023年5月以前,特斯拉4680电池的产能很难达到预期。实际上,除了缓慢的产能爬坡,目前4680电池的大批量生产还缺乏某些原材料,以及生产环节的制造改进。
也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4680看起来只是“体积更大”的电池,没有太多的技术创新,且量产远远落后于最初的计划。最终结果,是影响了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电动半挂式卡车Semi等车型的量产。
“这是一场电池秀。”
雪牛资本(Snow Bull Capital)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特斯拉车主的泰勒·奥根(Taylor Ogan)告诉《美国汽车新闻》,特斯拉的电池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一直以为,特斯拉的4680电池将在很多方面超越2170,但实际上,亮点并不突出。”
前路漫长,挫折难以避免。
在柏林,特斯拉已基于2170电池启动了Model Y的生产,在德克萨斯超级工厂开始生产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之后,该公司最近又在奥斯汀工厂增加了2170电池的Model Y。
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不少车主拿到了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但是与弗里蒙特工厂生产的搭载2170电池的车型相比较,似乎搭载4680的新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
4680电池一直是投资者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因为新的电池技术和电动车制造生态被视为特斯拉未来计划的关键。嗅觉灵敏的华尔街分析师们,已经发现特斯拉在电池领域存在的潜在问题,所以前段时间的股东大会和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大家提及的问题也大多围绕着4680电池。
华尔街投资银行Cowen分析师杰弗里·奥斯本(Jeffrey Osborne)在一份研究报告里表示,特斯拉近期在新电池和自动驾驶等“技术性”领域遇到了困难,如果这些问题持续存在,这家电动车制造商将在未来面临新的压力——
过去几年,因为频繁的产品跳票和华而不实的flag,投资者对特斯拉越来越不满。
康夫君和小静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斯拉目前共有6家工厂,其中4家是整车制造,分别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奥斯汀、上海临港以及德国柏林。特斯拉目标2030年年销售量达2000万。
5月6日,特斯拉发布了2021年影响力报告。报告指出,特斯拉的目标是加快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并部署1500GWh的储能。作为参考,特斯拉2021全年销量为94万辆,部署了4GWh的储能。
特斯拉汽车
智车派了解到,如果特斯拉通过持续的增长速度来实现这一里程碑式的车辆交付,到2030年,特斯拉的车队总数将超过数千万辆,每辆车每年可以减少数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回顾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汽车305407辆,同比增长69%;交付汽车310048辆,同比增长68%。与此同时,特斯拉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187.56亿美元,较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1%,高于市场预期为179.2亿美元。并且,马斯克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应该能够在2022年生产150万辆汽车。
在运营方面,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生产交付工作已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得州超级工厂的生产交付工作已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在上海将进行的是扩产而非建设第二工厂。据悉,此前特斯拉在写给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感谢信中提出,特斯拉将在上海超级工厂附近建设一个新厂区,此前规划提升45万辆汽车年产能的任务将由新厂区承担。
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扩建工厂的消息最早在2021年3月1日传出。
那一天的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官网挂出一则土地出让公告,位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重装产业区,靠近特斯拉工厂,总面积为46.14万平方米,准入产业类型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据说,这块地将用于特斯拉现有工厂的扩建。
5月3日,外媒报道特斯拉在写给上海市相关政府的一封感谢信中提及了新建工厂事宜,但目前为止,特斯拉官方并未确认这是扩建还是新建工厂。
特斯拉目前共有6家工厂,其中4家是整车制造,分别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奥斯汀、上海临港以及德国柏林。另外两家则是生产电池和能源设备的工厂,前者在内华达州,后者在纽约。
从面积上来说,得州奥斯汀工厂是最大的,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工厂的10倍以上;第二大工厂是柏林,共300万平方米;第三是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这是特斯拉最早的工厂,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最小的是我们的上海工厂,86万平方米。
从出车的节奏和速度上来说,目前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和上海工厂不相上下,平均45秒就有一辆Model Y下线。
2021年,弗里蒙特工厂每周生产了8550辆车型,全年共交付44.46万辆车型,上海工厂每周生产超过10000辆,全年共交付48.41万辆,这两个工厂相加几乎供给了去年整个特斯拉市场。但随着柏林工厂和奥斯汀工厂今年的相继开业,未来整个局面将有所不同。
虽然产量爬坡需要时间,但柏林工厂第一阶段的量产目标是70万辆,而得州设立的Model Y单一车型的目标就直飙到100万辆。未来,这两个工厂的潜力释放后,实际产能将大大提升。
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量增长50%,到2030年总销量达到2000万辆。2021年特斯拉销量为93.6万辆,按50%计算,今年目标将接近150万辆。而这4家工厂中,柏林和奥斯汀仍处爬坡状态,要在余下的7个月内实现既定目标并不那么容易,今年的重担仍可能落在弗里蒙特和上海工厂。
马斯克在2021年10月9日柏林工厂的开放日上说,设计样车容易,实际到量产阶段时,要实现目标产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4家工厂,虽然建的时间有先后顺序,但在技术的先进性上,很难比出谁高谁低。每家工厂都依据了各自工厂的情况以及所生产车型,在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这传统的四大工艺上有所优化,在每个环节均采用了多层设计,有效利用了厂房的垂直空间,使用升降机、输送带等自动化物流,充分利用土地的使用效率。
传统汽车工厂以人为核心建立和组织生产线,机器仅接管其中一部分适合的工作,而特斯拉是以机器为核心,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它所有工厂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4家整车厂都配置了一体式压铸机,而配置的数量则根据不同的产能目标而定。一体式压铸机节省了某些零部件的单独冲压和焊接过程和时间,但后续可能会给用户带来高昂的维修费,这是新技术带来的一种负面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斯拉工厂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以技术进步为主导力量的背景下,特斯拉工厂的规模和效率成为了最佳范式,马斯克(Elon Musk)本人也因此成为当下行业的偶像级人物。
5月6日,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显示,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实现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机构指出,特斯拉不仅是业内率先实现连续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且正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先发优势。通过涨价策略和成本控制,特斯拉不断刷新行业天花板,其市场份额的提升也将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5月6日收盘,特斯拉报收865.65美元/股,下跌0.87%,总市值为8968.22亿美元。
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年销量2000万辆
报告指出,特斯拉的'目标是加快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较2021年年销量94万辆,翻20倍;储能方面,特斯拉计划部署1500GWh,较2021年的4GWh ,翻370多倍。
特斯拉表示,如果能够通过持续的增长速度实现这一里程碑式的车辆交付,到2030年,特斯拉的车队总数将超过数千万辆,每辆车每年可以减少数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特斯拉的千万年销量目标基于其高发展增速。2022年一季报显示,特斯拉总营收同比增长81%至187.5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7.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8%至33.18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1.56亿美元;汽车销售毛利率更达到32.9%,远超汽车行业平均水平。
交付量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电动车交付量达310048辆,产量达305407辆,去年同期的交付量和产量分别为184800辆和180338辆。其中,一季度,特斯拉共售出295324辆Model 3和Model Y电动车,同时交付了14724辆Model S和Model X。新款Model S和Model X在北美率先迎来热销。
特斯拉称,第一季度总营收的增长得益于车辆交付量增长、单车平均售价上涨,以及业务其他部分的增长。2022年公司可以生产150万辆汽车,产量有望实现60%的增长。
进一步扩大产能
要实现200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特斯拉需要强大的产能支撑。“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有限,而是产能有限”。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说。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超级工厂车辆交付量占特斯拉2021年全球交付量的51.7%。近日,特斯拉也明确了上海工厂扩产计划。新工厂预计将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年产能预计为45万辆。新工厂完成扩建后,将助力特斯拉将上海工厂的总产能提升至每年100万辆,成为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中心”。
此外,近期,特斯拉连续喜提两座超级工厂。3月22日,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投产,并交付了30辆Model Y。按照计划,该工厂主要生产Model Y,计划产能为一年50万辆。4月8日,特斯拉美国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投产运营,目前已经完成首批 Model Y车型的交付,预计年产辆能达到50万辆。
基于特斯拉上海工厂扩产、柏林及奥斯汀工厂的生产下线,开源证券认为,2022年特斯拉销量有望保持较大提升,同时公司借由涨价抵消上游原物料成本压力,将进一步推动营收增长,预计2022年公司收入有望达到864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开源证券还指出,特斯拉2023年Cybertruck及Semi重卡的推出及全球各工厂的产能逐步爬坡,将持续带动销量增长,预计2023-2024年特斯拉收入分别为1148亿美元、1405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3%及22%。
同时,特斯拉交付量有望于2022-2024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汽车交付量分别为143万辆、193万辆及241万辆,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53%、35%、25%。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