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哈哈超man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员权益会计准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baobao99

已采纳

第一条 为加大个人会员服务力度,满足会员职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会员专业水平,造就高素质会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根据《中国会计学会章程》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分为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三个级别。(一)凡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并具备中级职称2年以上(含2年,下同),或取得会计学博士学位,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并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业2年以上,或在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工作5年以上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会员。(二)凡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并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在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理论或实务研究成果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高级会员。(三)凡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并具备高级职称,或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担任省级以上财务会计学科带头人并具备教授或研究员职称,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在全国性会计专业组织、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并具有上述相当水平的会计工作者,可申请并经批准成为资深会员。 第三条 本会理事为本会高级会员。本会常务理事为本会资深会员。第四条 个人会员职称发生变化,符合晋升条件,本人申请并经审核批准后,可晋升高一级会员;个人会员连续5年热心学会工作,积极参加或组织相关活动的,由本人申请并经审核批准,可破格晋升高一级会员。第五条按照本办法和动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个人会员分级建档管理,并通过网络办理相应会员级别的申请确认工作。第六条所有个人会员均可享有下列服务: (一)免费获得《会计最新动态》及《会计研究动态》电子版;(二)免费获得《会计研究》会刊,投稿时同等条件优先选用;(三)免费浏览《会计研究》及下载会议、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四)优惠获得会员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框架的培训或相关辅导资料; (五)优惠参加本会为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六)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学术会议。 第七条 高级会员除了享有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外,可享有以下增值服务:(一)申请成为本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二)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本会立项的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三)优惠获得高级会员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框架的培训或相关辅导资料; (四)优惠参加本会为高级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五)优先参加本会组织的专题学术研讨活动。 第八条 资深会员除了享有为高级会员提供的服务外,还可享有以下增值服务:(一)免费参加本会组织的会计改革和实务问题高层研讨,如总会计师论坛、学术峰会等; (二)代表本地区或行业就有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政策建议;(三)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本会立项的重大会计科研课题;(四)与本会共同组织本地区或本行业资深会员开展会员活动。(五)优惠参加本会为资深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第九条 本会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个人会员服务方式和内容,构建个人会员服务的资讯平台、专业发展平台、科研活动平台和高端研讨平台。(一)资讯平台,包括《会计研究》、《会计最新动态》、《会计研究动态》、专业会议论文、会员人才交流信息 、网络图书馆或资料库等信息。(二)专业发展平台,包括会员晋级培训、后续教育培训等。会员晋级培训有助于会员知识更新,为向高一级晋升创造条件。后续教育培训是利用本会的智力优势,提供会计准则、内部控制等最新政策与业务的专题培训,满足后续教育需求。(三)科研活动平台,包括本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的专题研讨活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研究、相关专题调研活动等。(四)高端研讨平台。包括总会计师系列论坛、会计前沿理论研讨会等方式,针对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第十条 个人会员应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个人会员管理办法,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第十一条 各级别会员缴纳会费的金额暂不作调整,每人每年200元,也可预交会费。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中国会计学会 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会员权益会计准则

163 评论(15)

曲多多多

一、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2003年之前,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是由注册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of Singapore简称ICPAS)负责的,ICPAS是1987年在会计法下成立的会计职业团体,不隶属于任何部门。成员中有八名来自其会员,其他三名代表则是由财政部指定。ICPAS制定的会计准则称为“会计准则说明书”(Stat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简称SAS)和解释公告(INT),分别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 和解释公告(SIC),只对部分准则稍加改动。目前新加坡公司使用的是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CCDG) 发布的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FRS),CCDG建立的背景是为了使新加坡成为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政府感到需要提高公众投资者对新加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信心,而同时期其他法规的发展也突显出公司治理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重要性。于是,在2002年7月《》修订后,CCDG 由财政部在2002年8月16日发起成立,其所有成员均由财政部委任,分别是来自商界、职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代表,成员较前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从2003年1月1日起,CCDG开始代替ICPAS制定新加坡会计准则,而ICPAS由一个法定的团体改组为一个非法定的会计职业协会,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和处理反馈意见。会计准则制定的责任脱离私人的机构而由政府控制,这个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会计准则由法律强制执行,这也是FRS和 SAS的最大区别。事实上,由CCDG制定的会计准则已体现在公司法中并且成为其一部分。通过立法来规定公司遵守会计准则确立了准则的权威性,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体现。CCDG所制定的FRS仍基本采用了IASB发布的IFRS, 但IASB的每个准则都要在仔细考虑后才能应用为新加坡的准则。比如IFRS中的“关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退休福利”,“物价变动”等在新加坡并没有对应的准则。自制定以后,FRS及其解释经过了多次修订。经过2006年的修订,目前有效的FRS有38条,INT FRS有19条。其中26条FRS与IFRS完全一致,而其余12条则在范围、条件、有效日期和披露方面与IFRS有少许出入,这12条为:FRS16 ———财产、厂房和设备(Property,Plant and Equipment );FRS17———租赁(Leases);FRS27———合并报表和个别报表(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FRS28 ———联属公司投资(Investment in Associates);FRS31 ———合营公司权益(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FRS36 ———资产减损(Impairment of Assets) ; FRS 38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FRS 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FRS 40 ———投资实体 (Investment Property);FRS 102———股权支付方式交易(Share-based Payment);FRS 103———企业合并(Business Combination);FRS 107———金融工具:披露(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但是所有的FRS解释公告都与相应的IFRIC解释公告保持一致。二、新加坡2007年会计准则的修订新加坡在2007年对16条FRS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FRS108———经营部分(Operating Segments),主要是有关财务报表中实体经营活动部分的信息披露。在今年2月22日CCDG先修订了10条FRS, 接着在7月20日又修订了8条FRS,变动的范围占到3/4。CCDG在财务报告准则的引言部分指明了其修订FRS的目标:一种是作为提高FRS质量的一部分,这种提高的目标是为了减少准则中的选择、冗余和冲突,以及解决一些国际协调问题。这个目标体现在对“财务报表披露”、“存货”、“合并报表和个别报表”准则的修订中。例如,《FRS2——存货》去除了“在历史成本系统下拥有”的表述(held under the historical cost system),明确了存货的范围,并不再使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成本。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存货计量的可选择性。而另一种修订是作为企业合并项目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有关企业合并及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的质量,并寻求准则的国际协调。例如修订后的《FRS36——资产减值》规定:公司应每年计量没有固定使用年限和未投入使用的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recoverable amount),无论其是否有减值现象;对于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商誉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此外,对现金产出单元(cash-generating unit)的范围、商誉减值测试的时间和测试时将商誉归集到现金产出单元等问题都采用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方式。

172 评论(9)

Lolita1015

法律分析:账户年费计入财务费用-手续费。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第七章 费用

第三十三条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第三十四条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第三十五条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六条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13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