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0317
(1)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诚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体现。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2)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3)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丛林穿梭
《中国财政》杂志社的郭代模将会计精神归纳为四点,即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勤勉严谨、开拓创新。他关于会计精神的提炼和诠释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与启发警示作用。一;人无信不力,国无信不强。人与人交往、合作需要诚信,市场经济越发达,道德信誉就越重要。诚信是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的灵魂,它对保障经济秩序的运行和规范商业行为的合作操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会计诚信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的、高度的重视并不是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二;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虚无飘渺的事。三;“诚信”二字最初在我国古代是分开使用的,“诚”的原意是真诚客观,无妄无欺。“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由于“诚信”二字在原意上相通,可以互用。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会计诚信非常重要,但现实中会计诚信缺失,会计做假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决策失误,发生会计信息使用者违背真实意愿的交易行为,严重侵害会计服务对象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会计诚信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巨大障碍。四;会计诚信是指生产、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企业管理层等等),在从事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工作时,应诚实守信,运用合法、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会计诚信缺失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获取一定利益,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利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对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操纵,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损。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以便他们能正确的考察和了解企业过去、现在的盈利情况和偿债能力,并对企业未来做出预测和判断。五;会计业是诚信行业,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一种责任。会计诚信作为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会计做到诚信,才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诚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六;会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凉风正正
关于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探索 内容提要: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也是一条法律规则。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遏制会计造假,不仅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本文就上述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字:会计诚信,诚信体系,会计诚信度 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安龙、世界通讯公司等一系列会计及公司管制丑闻的接连爆发;国内一批诸如银广厦、郑百文、大庆联谊、黎明股份、活力28、麦科特等“优质”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纷纷曝光,如一枚枚重磅炸弹,破灭了一个又一个市场神话,致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质疑,使会计信息这一“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走出诚信危机,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会计界所有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二字,最早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是分开使用的。诚的原意是客观真实,无妄无欺。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由于“诚信 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及对策 摘 要: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笔者从诚信缺失的背景、市场的弱有效性、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的不确定性以及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并给出了治理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诚信 会计诚信 市场 委托代理关系 一、诚信及会计诚信的涵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观念的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为中华民族所重视。“诚信”一词,从其涵义上讲,与我国古代典籍紧密相关。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字组成,“诚”和“信”既相区别,又联系紧密。诚,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自然宇宙的本体特性方面解释,二是从道德方面来解释。其一,诚是一个描述自然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