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1

悠然196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月末怎么核算工资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oxbaby168

已采纳

算法应该是这样的:例如:月标准工资=1000,月实际出勤:就是根据你公司的结帐周期计算(全月天数-法定假日-休息日)月标准出勤:根据劳社部发[2008]3号文件为21.75天。月工资:满勤 月基本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 月基本工资=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缺勤天数加班工资:延时=月标准工资/21.75/8*加班时数*1.5休息日=月标准工资/21.75/8*加班时数*2节假日=月标准工资/21.75/8*加班时数*3

会计月末怎么核算工资

131 评论(10)

neil2446326902

如果单休的话,一个月上班是26天,1000/26*(26-2)=923.08元

150 评论(9)

国王的咖啡

薪资明细表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收入元素、扣减元素、社保公积金费用、应付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税后扣除项目、实际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补贴(常见的有: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餐费补贴、油费补贴、住房补贴、驻外补贴、夜班补贴、出差补贴等)、津贴(常见的有:岗位津贴、技术津贴、职称津贴等);

带薪假期工资(带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产假、产检假、陪产假、丧假、工伤假、婚假、哺乳假、流产假)产假工资差额、奖励金额、优秀员工奖、高温补贴、防寒补贴、经济补偿金、竞业限制补偿金、加班工资(平时加班工资、周末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工龄工资、补发工资等。

2、扣减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绩效奖金扣除金额、考勤扣除(迟到、早退、旷工、缺卡等)、其他罚款、抵税额等。

3、应付工资即收入元素加扣减元素的总和。

4、社保公积金费用报告: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社保公积金缴费比例、社保公积金缴费金额(公司部分和个人部门)。

5、个人所得税:个人税前工资超过免税起征点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税率缴纳个税,一般都由公司代为扣除和申报。税前工资=应付工资-社保公积金费用(个人部分)-抵税额。

6、税后扣除、补发项目:一般为公司特殊的规定项目,如水电费、借支费用等。

7、实际工资:即员工当月实际收到的工资。实发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税后扣除项目+税后发放项目。

1、当月实际工作日:某一个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数,包含法定节假日天数。即员工某月应出勤的天数。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数为31天,工作日天数为22天,则当月员工应出勤的时数为22天。员工正常出勤的工资应该按照实际出勤天数与该应出勤天数进行折算。

2、月工作日:劳保部门规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时间,每月固定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确的是20.83天和工资计算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月出勤天数的基准而已。

3、月计薪天数:劳保部门规定的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的天数为21.75天,与制度月工作日的区别为该天数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天数。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核算

91 评论(10)

yuki不乖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底薪,然后全勤再加上各种福利,然后再加上绩效工资,就能算出我们的工资。具体的依据就是劳动法,还有我们的合同,还有公司的薪酬体系。

330 评论(15)

AA佳立航

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一个是按出勤来算,另外一个是按缺勤算。主要采用缺勤来计算工资,这种方法不仅便于计算,并且比出勤的制度钱要少,请假的人占少数,全勤的就可以按标准工资发放。而出勤的不仅每个月要新计算,工作量大,发的工资还要多一点。

300 评论(14)

吥唥靜尐姐

法律分析:当月工资/当月要上班的天数(不算周六日)×你当月实际上了多少天班=当月工资。至于你们会计是不是按每月的1号到月底为一个周期计算,还是每月的20号到下个月的20号计算,这就不清楚了,多数公司是按月份来算的。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60 评论(13)

hyacinth46

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一个是按出勤来算,另外一个是按缺勤算。

主要采用缺勤来计算工资,这种方法不仅便于计算,并且比出勤的制度钱要少,请假的人占少数,全勤的就可以按标准工资发放。而出勤的不仅每个月要新计算,工作量大,发的工资还要多一点。

不同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人工成本核算方法,一旦确定,需要在一定期间不得变更,这样是会计要求的一致性要求。另外,在确实需要变更时,也是可以变更的,但不能随时变,变得话,还需要在会计报告中说明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扩展资料: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18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