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4

2013rabbit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实务脑袋一片浆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ianping达人0459

已采纳

亲 是讲金额的单位换算 题目中是元为单位,答案要求是万元 你考试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呢

中级会计实务脑袋一片浆糊

233 评论(12)

新驰销售一部

《中级会计实务》虽然作为中级会计考试中基础性的科目,但是初学者在刚接触学习时可能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学习慢慢就会建立起一个思考模式,学会融会贯通。《中级会计实务》这科考试内容多,在平时学习时要对重点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等2018年中级会计考试大纲下发时,我们可以根据考试大纲来对重点内容进行全方位掌握。想要拿下《中级会计实务》需要在考前多次进行模拟测试,对于专项问题、重点题型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191 评论(15)

脸红红1121

大家好,我是BT教育的向艳~

2016年CPA考试全国第一名,2017年税务师考试全国第二名,同时也是中级会计、税务师、CPA的金牌讲师。

近期,有同学提到,备考学习过程中,听课容易犯困、学习不够专注等问题,这其实是每一个考证考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很久没有这么高强度地去专注学习了,大脑适应不过来你居然在“努力”,大脑平常习惯了偷懒和躺平,只能以“犯困”的方式来“抗议”。

所以,备考过程中,你不仅要学会规划时间学习,还要学会跟自己的大脑做“斗争”。专注学习1~2个小时的效率比犯困式假装学习10个小时要好很多。只有能让大脑专注起来了,你才能真正提高效率,最极致的专注状态就是“心流”。

下面我就分享三个专注学习的方法给大家:冥想、番茄钟与社群沉浸式学习

一、每天冥想15~30分钟

冥想本质是提升专注力的大脑训练

人脑训练跟锻炼肌肉一样,能通过主动的训练不断增强。而这种增强的表现在大脑中体现为某些区域密度变大、灰质增多。

神经学家发现,一段时间冥想训练之后,大脑前额皮质和影响自我意识的区域里,大脑灰质都会增多,而且实验证明经常冥想会增强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很多人会有误区,觉得冥想这么虚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入门,觉得跟我没有关系,所以干脆不学了。

其实你不需要去追究冥想的起源是不是虚幻,你只需要知道他入门很简单,而且提升专注效果很好。

只需要每天冥想15-30分钟,就可以增加大脑皮层表面积,我们一般说的谁谁很聪明,看谁聪不聪明不是看脑袋大小,而是看大脑灰质厚度,还有大脑皮质的面积大小。

通过冥想可以使大脑皮层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让你更专注、更聪明。

那怎么进行冥想呢?其实很简单,重复,重复,重复

每当你在听课或学习过程中犯困的时候,你可以停下来,找个安静的房间,最好是家里备一个瑜伽垫,这是最好的冥想静坐的地方。

盘坐在瑜伽垫上,或者就是椅子上也可以,腰部挺直,可以借助一些冥想的音乐帮助自己进入冥想状态,在手机QQ音乐搜索冥想音乐即可,选自己喜欢的。

手机上再设定一个计时器,一开始可以从5分钟开始,然后闭上眼睛。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你就把大脑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之上

这时你会发现不一会,大脑就像疯了一样的想七想八,会想我怎么犯困了,想刚才的课程,想别人对自己说过的话等等。

这是非常正常的,这就是一个训练注意力的过程,但是你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在想这些东西了,马上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本身,不断拉扯反复,直到计时器时间到了把你唤醒。

唤醒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似乎安静下来了,你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没必要的胡思乱想在干扰自己的学习,然后就可以继续重新投入学习了。

如果你发现一次冥想还没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可以辅助一些其他方式调节一下:

(1)一个人走出家门,找到最近的一片绿色空间,呼吸新鲜空气,做些简单的伸展活动

(2)用播放器播放一首你最喜欢的歌曲,在附近街区慢跑一下

(3)养狗的同学可以一个人出去遛遛狗

注意,学习过程中途休息,不要通过刷抖音、微博或跟家人朋友聊天、微信群里聊天等方式进行放松,这些是会让你变得浮躁起来的方式,而不是静下心来。如果家里有亲人孩子的,告诉他们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少打扰自己,有时候只是因为说几句话就让你的思绪完全发散了。

大家可能觉得我只是花10分钟回个微信消息或者看点资讯,不会影响自己学习,其实没这么简单,你的大脑是会发散的,你可能回了个微信消息,但是这个消息附加的信息会让你的大脑思维发散开来,你甚至都意识不到。

二、25分钟番茄钟帮你集中注意力

「番茄钟工作法」可能大家都很熟悉,随便浏览一些关于工作效率或时间管理类的文章也许都会提到这个方法,方法十分简单:

在25分钟内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需要的道具也十分简单:

一个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的理念是十分简单的,就是设定一个番茄钟为25分钟,在25分钟内专注于当下的学习,不要理会任何其他的干扰,等25分钟结束后休息5分钟。

所以,首先找一个番茄时钟,每天在自己学习消化的时候,根据学习时间规划和不同内容选择使用1—5个番茄钟,听录播课如果觉得太长了也可以使用番茄钟。

比如你规划晚上要学习2个小时,那就分解成4个番茄钟,每个番茄钟25分钟,一个番茄钟结束后休息5分钟,上上厕所休息一下。

番茄钟可以用手机下载一个APP,在手机应用商店查找“番茄钟”,有很多选择。

跟冥想一样,使用番茄钟集中精力的过程中出现外部或内部干扰是很正常的,意识到的时候就赶紧重新回到任务上

你可能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1.在25分钟过程中可能会被电话或他人过来打断,如果不是紧急电话建议结束后再回拨,如果是家人/孩子你就提醒下,等25分钟后学习结束了再找自己。

2.在集中精力的过程中会突然想起有一件事没做或有突然的灵感怎么办,可以这样:先用笔赶紧记下来,然后重新回到当前任务上,这样,那个“想法”就不会一直在你脑袋里干扰你了,要不你总怕25分钟以后就忘了。

一个番茄钟结束后的5分钟休息过程中,同样建议不要回复微信消息、阅读新闻、刷抖音微博、打电话等等,看着窗外发呆也比上述都好,也可以冥想5分钟。

三、社群沉浸式学习

什么叫社群沉浸式学习?

指的是在学习型社群中共同学习,能激励你更为专注和认真。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的本质是群居动物,也是社会性动物,都是“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

你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就能让自己在怎样的环境中改变自己

如果你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学习,你就不自然地想要努力学习

所以,在考试期间,建议你把娱乐型社群在微信中往后放一点,多置顶一些学习型社群

每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更容易看到一些同学在群里学习、打卡,你就会潜移默化中提醒自己要多向大家学习

这种学习打卡群,多一些也没关系

例如班级学习群、打卡学习群等等

122 评论(15)

追梦的风筝123

1、会计职称每年的合格率初级30%中级20%,中级职称考试有点难度,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应该好考得,分会计事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事务方面,认真看书,吃透教材,学会总计和归纳,书就会越看越少。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2、学会计最基本的是要掌握会计准则,理解会计准则,所有的准则都是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如银行,债权人公司管理层等等。举一例说明,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3、经济法要理解熟悉教材,考试的时候客观题60-70分,主观题也不需要用书上的原话解答,只要理解就可以了。4、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在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报表长期投资、会计政策变更等等都是重点章节,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量习题,通过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会计的重点章节每年都是不变的,关键看你能否掌握和理解。6、经济法需要理解记忆,客观题非常多,我考试的时候,经济法客观题75分,会计客观题45分,当时会计实务客观题我得了43分,可想而知,很容易就及格了,所以只要你把书看懂,理解教材,做一定量的题,及格是非常容易的。7、财务管理公式较多,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记忆,否则,虽然你会推到公式,但考试的时候再推到一遍,浪费时间。会做的等于不会。8、总之,三门课程都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习题。9、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祝你考试顺利

130 评论(14)

小开心文文

反过来,一边做题一边看书复习,从书中找到题目中的知识点。你遇到不会的题目或者可能看到题目就忘记了知识点,就翻书找到知识点所在的位置。然后按照书上所讲的,把那题目做出来。不要怕麻烦,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多做题,到时候考初级会计实务时遇到相类似的分录或者解题思路,一下子就会出来了。经济法基础也一样,从题目找到书中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考试时做题凭第一感觉往往做出来是对的。

14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