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780210
判断题1、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可供多次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对错【答案】对单选题2、2019年6月5日,甲公司委托某量具厂加工一批量具,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不含增值税)2 000元。6月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量具的加工费2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2 600元。6月30日收回委托加工的量具,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不含增值税)3 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该批量具的实际成本为()元。A、102 000B、105 000C、103 000D、109 000【答案】D【解析】实际成本=80 000+80 000×5%+2 000+20 000+3 000=109 000(元)。6月5日发出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资 84 000贷:原材料 80 000材料成本差异 (80 000×5%)4 0006月5日支付运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000×0.9)180贷:银行存款 2 1806月25日支付加工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 000×0.13)2 600贷:银行存款 22 6006月30日支付运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000×0.9)270贷:银行存款 2 270收回量具: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09 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84 000+80 000×5%+2 000+20 000+3 000)109 000多选题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库存商品的有()。A、发出展览的商品B、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方未提取的产品C、库存产成品D、外购商品【答案】ACD【解析】库存商品具体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产品,不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而应作为代管商品处理。多选题4、下列属于商业企业常用存货发出方法有()。A、先进先出法B、毛利率法C、售价金额核算法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答案】BC【解析】选项AD,属于工业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单选题5、某公司购进的原材料因管理不善而毁损,毁损的材料成本为1 000元,对应的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0元。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 130贷:原材料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B、借:原材料 1 13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 待处理财产损溢 1 000C、借:银行存款 1 130贷:原材料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D、借:应收账款 1 130贷:原材料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答案】A【解析】因管理不善而毁损的原材料,需要将其购入时的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处理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 130 贷:原材料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0单选题6、某企业核算批准后的存货毁损净损失,下列各项中,计入管理费用的是()。A、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B、应由保险机构赔偿的损失C、应由责任人赔偿的损失D、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答案】D【解析】选项A,应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BC,应计入其他应收款。单选题7、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6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6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A、-0.5B、5C、2D、0.5【答案】D【解析】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等于甲、乙、丙三种货物分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之和,即[(10-8)-1]+(0-2)+[(18-15)-1.5]=0.5(万元)。注意:乙存货成本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2万元,并不是3万元,因为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应该以原已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限。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练习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已经报考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卉峰呢喃
售价金额法公式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特点:
1、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机智小百合
初级会计实务的公式需要理解性记忆。
公式一:会计等式
(一)基本的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二)拓展的会计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公式二:会计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将上述公式变形之后,可得到: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公式三: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一)个别计价法
(二)先进先出法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2.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
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公式四: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
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2.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公式五:销售商品的核算
(一)毛利率法:
1.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2.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3.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4.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初级历年试题<
(二)售价金额法:
1.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2.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3.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4.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公式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年限平均法:
1.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受命(年)X100%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额
(二)工作量法:
1.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
2.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四)年数总和法:
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初级会计实务必备公式,大家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时间,记住公式,学会理解和应用,在做题时注重提高正确率与速度,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与付出,大家一定会顺利通过初级考试哒!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