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3

Camillemcc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计提个税怎么理解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漫游的Alice

已采纳

个税不用计提,具体分录如下计提工资时: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发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交税金时: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回答者: yueyeke | 二级 | 2011-9-14 17:03 这个回答是正确的

会计计提个税怎么理解

287 评论(8)

零碎的回忆123

1、计提时:

借:经营或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等相关成本开支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发工资时:代扣个人应交部分社保(以实际代交额计收)和个税(以实际发放工资时计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贷:应交个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应收票据

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

C、申请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

贷:应收票据(帐面数)

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

(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账户资金 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2)公司银行账户资金不足 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账户资金不足部分)

E、到期托收入账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F、承兑人到期拒付 借:应收账款 (可计提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

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A、发生: 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发生现金折扣: 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X公司(总价)

C、发生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D、计提坏账准备 (备抵法)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贷:坏账准备

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

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用)。

E、发生并核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F、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 借:应收账款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会计》与《税法》坏账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253 评论(13)

缘来是你69

发工资时,个税是先扣下来再发工资,扣下来的应交个税就是一笔负债,到下个月申报这个月个税时,这笔扣下来的个税就要交给税局,也就是贷方个税就是公司应付给税局的一笔款

327 评论(8)

加勒B海盗

计提个税是计提工资的时候发生的。现在时9.14日了 所以计提个税的时候要按照新个税法计提,不能按照过去的2000扣除标准了 员工会闹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6月30日决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将超额累进税率中第1级由5%降低到3%。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修改后的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例如:月收入为A,代扣住房公积金为B、社保为C,当月个税=(A-B-C-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287 评论(8)

鹿脸脸舅舅

1、计提时:借:经营或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等相关成本开支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工资时:代扣个人应交部分社保(以实际代交额计收)和个税(以实际发放工资时计税)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贷:应交个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188 评论(15)

小百合2011

发工资中的个税是由个人承担的。

34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