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iudewendu
考试的时候会计分录金额单位都带了“万元”没有影响的。考试时候,一般题中会给出是以“万元”表示还是以“元”表示。
比如提取现金15万元,题中用“万元”表示就是借库存现金 15、贷银行存款 15。如果要求用“元”表示就是借库存现金 15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
答题技巧
1、实际工作中金额是不用加单位。默认都是采用元为单位的。
2、除非在做题的时候,题目有说明,单位为万元。
3、做分录的时候,金额可以按万元为单位。
4、通常情况下都是按元的,所以要看好题目要求。
哪也去不了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20 贷:预收账款 20 发生业务时: 借:预收账款 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退回多收款项时: 借:预收账款 15 贷:银行存款 15 期末申报纳税时: 借:主营销售税金及附加 0.165 贷:应缴税金-营业税 0.165 (如果还有附加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并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ps:楼上的不对,营业税是价内税,应当记入主英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在利润表中体现,而不是像价外税增值税那样冲减收入金额。
期待的力量1
考试的时候会计分录金额单位都带了“万元”,没有影响的。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扩展资料:
方法
1、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2、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3、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