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4

小托020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不会避税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亦儿

已采纳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和缴税没有必然的联系。

初级会计不会避税

178 评论(9)

小黑鬼佐二

可以只要有会计证,符合财经制度的要求就可以。至于初级会计与中级会计是职称的区别,与会计岗位不直接相关。

249 评论(15)

樱花卫厨ks

合理避税的主要方法:

1、利用税收的差异性避税。

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税负差异避税,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利用行业税负差异避税,如生产性企业,商贸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利用不同纳税主体税负差异避税,如内外资企业、民政福利企业等;

利用不同投资方向进行避税,如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组织形式的改变,如分设、合并、新办;改变自身现有条件,享受低税收政策,如改变企业性质,改变产品构成,改变从业人员身份构成等。利用特殊税收政策,如三来一补、出口退税。

2、利用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

利用税法中的选择性条文如增值税购进扣税的环节不同,房产税的计税方法(从租从价)不同;利用税法条文的不一致、不严密,如对起征点、免征额等;还有利用一些优惠政策没有规定明确期限的,如投资能源、交通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再投资退税等,无时间限制。

3、转让定价避税。

关联企业高进低出,或者低进高出,转移利润,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或增值税等;改变利息、总机构管理费的支付,影响利润;改变出资情况,抽逃资本金等,逃避税收。

4、资产租赁避税。

如关联企业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价租赁设备,调节应纳税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业集团税收负担最小化;关联企业之间资产相互租赁,以低税负逃避高税负,如以缴纳营业税逃避缴纳所得税。

5、避税地避税。

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特区、开发区、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低税负地区虚设常设机构营业、虚设中转销售公司或者设置信托投资公司,转移利润从而减少纳税。

6、让利销售避税。

让利销售减少销项税额,大幅降低销售价格,以换取价格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国家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受到影响,对企业有益而对税收不利。

7、运用电子商务避税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交易无国籍无地域性、交易人员隐蔽性、交易场所虚拟化、交易信息载体数字化、交易商品来源模糊性等特征。电子商务给避税提供了更安全隐蔽的环境。

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隐蔽性,避免成为常设机构和居民法人,逃避所得税;利用电子商务快速的流动性,虚拟避税地营业,逃避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利用电子商务对税基的侵蚀性,隐蔽进出口货物交易和劳务数量,逃避关税。

因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在内的各国税收制度提出了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

合理避税的技巧:

1、管理费用

企业可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坏账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2、用而不费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

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子、车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经营项目。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3、职工福利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

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4、销售结算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的时间。延迟纳税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的效果。

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5、优惠政策

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理避税

181 评论(10)

Honeychurch

可以,职称证书和会计职业没有什么上岗的直接要求,就是证明你有做财务的资格。

254 评论(15)

囩囩囡囡

【例】某商品贸易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10年3月份的公司资料如下:①机电产品销售额200万元,其中农机销售额50万元。②自己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销售额5万元。③销售使用过的旧机器两台,一台售价8万元(不含增值税),超过原值;另一台1价4万元(不含增值税),低于其原值。两台旧机器均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公司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销售额都为不含税销售额),其中计算机软件可抵进项税额为0.5万元。该公司的做法是直接将各收入合并到一起计算增值税:应纳增值税税额= (200 +5+8+4) ×17%-20=16.89 (万元)请问有没有节减增值税的更好方法?答:根据我国税法规定:(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方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2)农机适用低税率。而在该公司2010年3月份的收入中,三项收入是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所以应分开核算,则:第一项业务应纳增值税税额= (200-50) x17% +50 x 13%-(20-0.5) =12.5 (万元)软件产品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5 x17%-0.5=0.35 (万元)即征即退税额=0.35-5 x3%=0.2 (万元)第三项业务应纳增值税税额= (8+4) x4% +2-0.24 (万元)实际应纳增值税=12.5 +0.35-0.2 +0.24=12.89 (万元)因此,分别核算可以为公司节减增值税4万元(16.89-12.89=4)。

185 评论(12)

香浓寻觅觅

能。现在做账报税不需要会计证,也不需要会计职称。只要有能力完成做账和纳税申报,就可以为公司做账报税。

11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