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4

迷糊喵星人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总账注意事项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爱囡囡

已采纳

我想每个初学会计的都想知道公司会计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其实现在市面上好多财务软件(如金碟等),但稍有规模或管理水平高一点的企业均采用ERP软件,其中就有适合公司运作的财务管理模块。我们不求如何设置,但是你要知道来龙去脉,不然你就是办公室中的"高级操作工",只有掌握理念才能够有所提高。财务流程一般而且是:凭证-汇总-明细账-总账-各种报表等。下面就是整个财务流程: 一、大致环节: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或入系统。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在大部分都是系统代做)。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系统自动做)。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系统自动做)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系统自动做) 6、在系统中总帐和各个子模块对平,不平调节 7、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果是外资企业还需要调整内外帐,因为准则的不同也决定帐的做法不同,可以在月底一次调整. 下面就看下手工帐的流程吧!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再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 三、报表问题: 企业会计报表包括四个报表,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外还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利润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编制,因为只有在年末企业才会对所盈利的利润进行分配。而现金流量表只是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编制,不同地区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检时税务部门会要求对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财务,营业,制造等费用月末没有余额 ,结帐方法采用表结法下,损益科目月末可留余额;制造费用如果有余额,是属于在产品的待分配费用,在负债表上视同存货。钟书补充)你要看你在利润表有的东西,只要你的账上有你就结转利润,这样不容易错 ,利润表的本年利润要和资产表的相吻合。

会计总账注意事项

240 评论(11)

欧欧里里

请问你记账是用得财务软件吗?如果财务软件,有进销存业务的企业,因注意看结转存货价格是否是加权平均法 ,因进货价格变动,有可能会影响成本结转。月末结转最后 看财务报表是否两边相等。时候逻辑公式正确!

93 评论(14)

铭钔釺唫

仔细想过,总帐在月末结转时,没有特别注意的事项啊!

220 评论(11)

佑玲天涯

明细帐和总账相符,检查科目中是否有需要调整的事项,其他会计所做的事项是否已经完成,总之宏观总局,是总账所需把握的,具体事项慢慢来之。

82 评论(14)

大宝儿0619

参考一下: 总账(亦称总分类账)是根据会计科目(亦称总账科目)开设的账簿,用来分类登记一个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提供资产、负债、资本、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总括核算的资料。《规范》对总账的具体形式未作统一规定,各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设置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见下表),也可采用双栏式(见下表)、棋盘式(见下表),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各种形式的汇总,而采用多栏式(例如日记总账)。其中三栏式是普遍采用的基本格式;双栏式仅适用于期末没有余额的虚账户(收入、费用等暂记性、过渡性账户);棋盘式的分类账有利于体现账户间的对应关系,但账页庞大,工作量也很大,仅适用于业务量少、运用科目也少的企业。 表总分类账(棋盘式) 年月 第页 借方 甲科目 乙科目 …… …… …… 贷方余额 贷方 甲科目 乙科目 …… …… ……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月初 借方 余额 贷方 月末 借方 余额 贷方 一、建总账的形式 (一)三栏式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按借方、贷方和余额设栏的总账。其账页格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在借方金额栏和贷方金额栏内再设“对方科目”栏,另一种则是不在借贷栏内设“对方科目”栏。 (二)多栏式 为了适应将序时记录和总分类记录结合在一起登记的需要,可以采用多栏式的总账。这种总账,叫做日记总账。 (三)棋盘式 为了简化记账工作,也可以采用棋盘式总账,即按照总账科目对应关系反映本期发生额和期初、期末余额的总账。一般是纵向设“应借科目名称”,横向依次设“期初余额(分借、贷两栏)”、“应贷科目名称”、“期末余额(分借、贷两栏)”等。 (四)科目汇总表 采用科目汇总表代替总账,应是具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科目汇总表,只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汇总表不能用来代替总账。 总账一般应采用订本式,这有利于保护总账记录的安全和完整,但科目汇总表总账可以是活页式。 二、总账会计工作内容: 1、负责总部费用类单据审核、编制记账凭证。 2、负责管理所核算部门的员工应收款项账务处理及欠款清收。 3、负责总账-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子模块的业务核算。 4、负责无形资产业务、员工社保核算,货币资金、其他往来款项的核对 5、负责总部预算的监控、反馈及离职人员费用结算。 6、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优化会计核算流程总账会计应当就是全盘账务处理会计,总账会计其实在有的公司,估计也就相当于会计主管,甚至所谓的财务主管,简单说总账会计就是哈都要负责,哈都要做,只是属会计核算范围内的事务,总账会计都可能涉及,但根据企业规模及人员配备情况,总账会计可能做的具体工作项目有所不同,人员配备的多些,那有些具体的核算工作就交由下属即会计员来做,自己进行指导并要求按自己的意志得到相关数据,然后自己再据以入账,总账会计应当偏重于制作凭证及报表、数据分析之类的事务,而会计员应当偏重于核算工作的具体过程及数据收集。所以对总账会计有要求会比普通会计员高些。 至于成本计算,如果有专门的人员来核算成本,那总账会计就可不具体做这个工作,如果没有专人,那总账会计肯定就很可能亲自动手来计算了,毕竞成本核算是个相对复杂的工作;对于报税,有的企业会有专门的报税员,那么总账会计只要配合报税员提供相关数据由报税员办理,然后凭回来的单据入账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没有专人报税的,那总账会计也很可能亲自去办理这些事务。 至于需要哪些人提供什么资料,这是根据总账会计自己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来的,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哪些数据,就要求相关人员提供。 至于想了解些什么,那就看个人的想法了,除了认为在工作中可能要先了解的东东,其他就是看自己私下想了解些什么了,这也是为开展工作服务的。 至于要向上级提交什么资料,这主要属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看上级需要什么,你就相应提供什么就好,当然,如果上级没有要求,而你自己认为有必要或有重要的什么信息需要主动提交的,当然也可以提交,这样上级会认为你工作积极主动并富有热情! 其他工作过程,基本上就是按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的吧, 三、总账会计工作流程 (一)日常工作:审核采购或各部门报销的原始凭证----复核出纳填制涉及收付款的记账凭证----填制未涉及收付款的记账凭证----登帐(或电脑审核及过账)----查核科目汇总试算平衡。 (二)月末工作: 1、对账工作: (1)账证核对:是指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有关内容金额核对相符。 (2)账账核对:是指总账与明细账的借贷发生额及余额核对相符。 (3)账实核对:是指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账实核对一般有四个方面: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实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和银行对帐单核对(可复核出纳做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解试算平衡);总账资产的发生额及余额和实物资产明细帐实物盘点金额核对;应收、预付、应付、预收等与供货商、客户的往来款核对(至少一年一对账)。 2、关账工作:(一般情况如下) (1)结转各项营业成本(工业涉及原材料及辅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的成本结转)、工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 (2)计提营业中的涉及的各项税金; (3)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部门分摊费用); (4)计提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按部门分摊费用); (5)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按部门分列费用); (6)涉及的各项预提费用(按部门分列费用); (7)调整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8)有关损益结转(收入、成本、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 3、编制报表: (1)科目汇总表(或电脑账的试算平衡表核查); (2)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4、纳税申报: (1)时间:在次月1日到15日内进行上月的纳税申报; (2)资料:基本信息情况表;增值税申报表(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类别,一般纳税人涉及销项与进项的附表)、营业税申报表;个调税申报表;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每季的次月申报,分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类别);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其他资料。 (3)申报方式:主要两种:手工(税务大厅申报);电子申报。 (4)电子申报流程:核定更新信息----填写报表----发送报表----收取回执----下载打印税单(申报成功一周左右)。 5、整理归档资料: (1)打印整理会计凭证、装订凭证; (2)打印整理会计实务操作报表及纳税申报表、装订报表; (3)装订增值税发票进项抵扣联; (4)银行对账单等其他资料。

109 评论(9)

楠木青城……

总账的建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l)总账科目名称应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一致。总账具有分类汇总记录的特点,为确保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提供会计要素的完整指标,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经济业务的内容建立总账,其总账科目名称应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一致。 (2)依据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选择总账格式。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总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多栏式(日记总账)、棋盘式和科目汇总表总账等。企业可依据本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需要自行选择总账的格式。 (3)总账的外表形式一般应采用订本式账簿。为保护总账记录的安全完整,总账一般应采用订本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计算机打印的总账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盖章,以防失散。但科目汇总表总账可以是活页式。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 谢谢您的解答!

27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