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0

绿桑坊蚕被店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晓小同学

已采纳

营业收入360+22+30-300*15%+200*40%=447营业成本200+16+16+40=272期间费用4+8+4=16(1)借应收账款421.2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贷库存商品200 借银行存款417.6 财务费用3.6 贷应收账款421.2(2)计提时,借管理费用25.74 贷应付职工薪酬25.74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25.74 贷主营业务收入2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74 借主营业务成本16 贷库存商品16(3)借银行存款35.1 贷其他业务收入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其他业务成本16 贷库存商品16(4)借主营业务收入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65 贷应收账款52.65(5)借预收账款8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 借主营业务成本40 贷劳务成本40

中级会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69 评论(15)

无敌小天兵

1借:材料采购——A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 材料成本差异——A 30002借:原材料——B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12920 贷:应付票据 88920 材料成本差异——B 40003借:原材料——A 20000 贷:应付账款 200004借:原材料——B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33150 贷:实收资本 228150 材料成本差异——B 50005借:生产成本120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原材料——A 128000 借:生产成本 290000 贷:原材料——B 2900006借:管理费用 800 贷:原材料——A 8007材料成本差异率= (-5000)/(5000*40+4200*100)=-1.48% 材料成本差异=-1.48%*(128000+290000+800)=619824 借:原材料 619824 贷:材料成本差异 619824根据本月原材料的分录算出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相比,两者之差作为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我强烈觉得觉得我没做对 但思路应该是对的

338 评论(9)

老太婆心态好

1.动力费用的分配率=7600/(5000+2000+600)=1元/度基本车间分配的动力费用=5000*1=5000元其中:基本车间A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用=【(5000-500)/(3000+2000)】 *3000=2700元基本车间B产品应分配的动力费用=【(5000-500)/(3000+2000)】*2000=1800元基本车间照明用电应负担的动力费用=500*1=500元辅助车间分配的动力费用=2000*1=2000元管理部门分配的动力费用=600*1=600元。,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700 B产品 18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000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152 评论(10)

Bohollsland

会计分录:1、借:应收账款 42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1.2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库存商品 200 收到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414 财务费用 7.20 贷:应收账款 421.202、借:管理费用 19.74 贷:库存商品 1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743、借:银行存款 3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6 贷:库存商品 164、借:银行存款 -52.65 贷:主营业务收入 -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655、收到预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100 贷:预收账款 100结算当年收入时:借:预收账款 80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806、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8 贷:投资收益 48 借:销售费用 8 管理费用 4 贷:银行存款 12

326 评论(11)

一起去听风

1、 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借:现金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2、 用现金支付生产车间办公用品费440元;借:制造费用 440贷:现金 4403、 收到盛达公司前欠货款8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80000贷:应收账款---盛达公司 800004、 向前进工厂销售A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借:应收账款---前进工厂 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005、 接到开户银行的通知,收到光明公司前欠货款150000元;借:银行存款 150000贷:应收账款---光明工厂 1500006、 向大华公司销售B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合计234000元,当即收到大华公司签发并承兑的面值为234000元,期限为三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借:应收票据--大华公司 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7、 接到开户银行的通知,胜利工厂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已到期,收到胜利工厂支付的票据款120000元;借:银行存款 120000贷:应收票据--胜利工厂 1200008、 向宏达公司购买一批甲材料,按合同规定,东方公司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50000元;借:预付账款--宏达公司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9、 收到宏达公司发来的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80000元,增值税为13600元,合计93600元。扣除预付款50000元,余额43600元东方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甲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 8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贷:预付账款--宏达公司 50000银行存款 4360010、厂部办公室张强因公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付以现金;借:其他应收款--张强 800贷:现金 80011、张强出差回来,向公司报销差旅费700元,余款交回现金;借:管理费用 700现金 100贷:其他应收款--张强 80012、向科达公司购进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价税合计585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借:原材料甲材料 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贷:应付账款科达公司 58500013、向苏达公司购进乙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价税合计351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3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贷:银行存款 35100014、接上题,向苏达公司购进的乙材料一批,已收到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乙材料 300000贷:在途物资乙材料 30000015、本月份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400000元,生产B产品领用甲材料480000元,车间一般消耗甲材料2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乙材料5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0--B产品 480000制造费用 20000管理费用 5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900000--乙材料 500016、用银行存款支付公司下年度的报刊订阅费1200元;借:待摊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17、摊销以前已预付应由本月份负担的财产保险费5000元,其中厂部应负担3000元,车间应负担2000元;借:管理费用 3000制造费用 2000贷:待摊费用 500018、从市场上购入一台设备,价值100000元,设备已收到并交付生产使用,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19、经计算本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其中,厂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8000元,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12000元;借:管理费用 8000制造费用 12000贷:累计折旧 2000020、用银行存款240000元从其他单位购入一项专利权;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240000贷:银行存款 24000021、接上题,专利权分10年平均摊销,本月的摊销额为2000元。借:管理费用 2000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2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向工商银行签订借款协议,取得借款1000000元,期限六个月,月利率0.4%,借款已转存银行存款账户;借:银行存款 1000000贷:短期借款工商银行 10000002、 东方公司原借中国银行的一笔短期借款到期,本金500000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短期借款中国银行 50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03、 从新华公司购入乙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70000元,增值税11900元,合计81900元,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借:原材料乙材料 7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贷:应付账款新华公司 819004、 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欠新华公司的购料款81900元;借:应付账款新华公司 81900贷:银行存款 819005、 按合同规定,收到长江公司汇来的购买本企业A产品的购货定金10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预收账款长江公司 1000006、 接上题,销售A产品一批给长江公司,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150000元,增值税为25500元,合计175500元,扣除预收款100000元,其余款项长江公司尚未支付;借:预收账款长江公司 175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7、 用现金发放本月份职工工资24000元;借:应付工资 24000贷:现金 240008、 分配本月份职工工资24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职工工资为8000元,生产B产品职工工资为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为4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8000--B产品 10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4000贷:应付工资 240009、 接上题,按上述工资额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3360元,其中,生产A产品职工应提1120元,生产B产品职工应提1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应提280元,厂部管理人员应提56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1120--B产品 140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560贷:应付福利费 336010、职工李明报销医药费300元,经批准后用现金支付;借:应付福利费 300贷:现金 30011、计提本月份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4000元;借:财务费用 4000贷:预提费用 400012、用银行存款支付第四季度的银行借款利息10000元,该利息已按月预提。借:预提费用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收到国家有关部门投入的货币资金1000000元,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000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10000002、 收到信达公司投资转来的一台设备,价值为200000元,设备已交付生产使用;借:固定资产 200000贷:实收资本法人资本金(信达公司) 2000003、 收到盛华公司捐赠的货币资金50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500000贷:资本公积 5000004、 向胜利工厂销售A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600000元,增值税为102000元,合计702000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5、 销售多余的乙材料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50000元,增值税为8500元,合计58500元,款项已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58500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6、 结转本月份销售A产品的销售成本390000元,销售B产品的销售成本120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510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390000--B产品 1200007、 结转本月份销售乙材料的成本30000元;借:其他业务支出 30000贷:原材料乙材料 300008、 月末将本月份归集的制造费用36720元分配计入A、B产品的生产成本,按A、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已知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8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10000元;分配率:36720/(8000+10000)=2.0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6320 (8000*2.04)--B产品 20400 (10000*2.04)贷:制造费用 367209、 本月份生产的A产品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结转其生产成本。已知月初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10000元,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直接材料为400000元,直接人工为9120元,分配的制造费用为16320元。B产品月末均未完工;借:库存商品A产品 535440贷:生产成本A产品 53544010、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销售A、B产品的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等计15000元;借:营业费用 15000贷:银行存款 15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因对外投资收到投资单位分来的投资利润22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220000贷:投资收益 2200002、 取得罚款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3000贷:营业外收入 30003、 向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5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4、 月末将收入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50000元,投资收益220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0元;借:主营业务收入 1050000其他业务收入 50000相关文章:1.会计分录练习题及答案2.《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一)及参考答案3.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练习题4.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5.中级财务会计作业及答案(6-8)6.2008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121 评论(11)

南京爱华会务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公式大全: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第三章:P-现值、F-终值、A-年金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12、复利终值F=P(1+i)n=P(F/P,i,n)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偿债基金A= F(A/F,i,n)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资本回收额A= P(A/P,i,n)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19、永续年金P=A/i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股票计算: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债券计算: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第四章: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需用数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42、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所得税完整工业投资计算:43、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税前利息+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44、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计算:45、建设期净现金流量=-(新固投资-旧固变现)46、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47、运营期第一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48、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新固残值-旧固残值)建设期为0,使用公式45、47、48--;建设期不为0,使用公式45、46、48静态指标计算:投资回收期PP/PP`、投资收益率ROI49、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50、包括件设计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51、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最后一个累计负值的年份+|最后一个累计负值|/下年净现金流量52、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动态指标计算: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53、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复利现值相加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的复利现值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54、建设期不为0的时候,按递延年金来理解55、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第五章: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第六章:现金管理: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应收账款管理: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存货管理: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第七章: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91、资金习性函数y=a+bx92、高低点法: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a=(∑x2∑y-∑x∑xy)/[n∑x2-(∑x)2]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y-na)/∑x普通股筹资: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10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103、贴现贷款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104、加息贷款实际利率=贷款额×利息率/贷款额÷2105、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信用期指最长付款期,折扣期指折扣百分比对应的天数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的公式参考第七章106、筹资总额分界点=某筹资方式成本分界点/该筹资方式所占比重杠杆公式:107、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单位边际贡献m×产销量x108、息税前利润EBIT=边际贡献M-固定成本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不应包括利息费用109、经营杠杆=M/EBIT=M/(M-a)110、财务杠杆=EBIT/(EBIT-利息I)111、复合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M/(EBIT-I-融资租赁租金)11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参见教材P229例8-12113、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公式EBIT加线=(股方案股数×债方案利息-债方案股数×股方案利息)/(股方案股数-债方案股数)114、公司价值=长期债务现值+公司股票现值115、公司股票现值=(M-I)(1-T)/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见公式95、96、97第十章:本章公式需与例题结合记忆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直接人工工时总数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现金预算公式: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153、现金余缺=150可运用现金合计-152现金支出合计154、资金筹措及运用=短期借款+普通股+债券-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归还贷款-购买有价证券155、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154资金筹措及运用第十一章:156、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注意教材P328例1上面的那句话)157、成本变动率=156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一致)157、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58、利润中心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157边际贡献总额-责任人可控固定成本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158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责任人不可控固定成本160、公司利润总额=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公司不可分摊的费用投资中心考核指标:161、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投资额是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也就是所有者权益。162投资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63、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164、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参见第七章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5、标准工资率(元/小时)=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166、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5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元/小时)=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168、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成本差异基本公式:169、用量差异=(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常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量-标准量)×标准价格――求量差就用实际量减标准量170、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价-标准价)×实际量――求价差就用实际价减标准价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7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172、用量差异=(实际量-标准量)×标准价格173、价格差异=(实际价-标准价)×实际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7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175、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76、工资率差异(价差)=(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7、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制造费用-标准变制造费用=量差+价差178、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率179、耗费差异(价差)=(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80、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制造费用181、标准分配率=固制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两差异法:182、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83、能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三差异法:184、耗费差异同182185、产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86、效率差异=(实际下实际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第十二章偿债能力指标之短期偿债:18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下限)=2(适当)188、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适当)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189、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指标大较好,但不能太大偿债能力指标之长期偿债:190、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60%(适当)19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192、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未决诉讼+其他或有负债193、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3(适当),至少>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即财务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194、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指标小较好运营能力指标195、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运营能力指标之生产资料运营能力196、基本公式-某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某平均余额197、周转期(天数)=360/周转率=某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198、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99、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0、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201、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成本202、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3、流动资产周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4、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205、固定资产周转期=固定资产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额207、总资产周转期=平均资产额×360/营业收入=20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208、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未提未摊潜亏+未处理损失) / (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获利能力指标:209、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210、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211、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1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213、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214、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一般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2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平均净资产是所有者权益年初年末平均数)216、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平均资本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年初年末平均数,资本公积指股本溢价217、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218、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股数+〔(当期发行股数×已发行时间-当期回购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获利能力之每股收益:219、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220、每股收益(两指标)=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221、每股收益(三指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222、每股收益(四指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各指标理解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223、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224、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2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发展能力指标:226、营业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227、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应>100%228、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应>0229、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230、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231、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本年营业收入净额232、营业收入三年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三年前营业收入总额(开立方)-1233、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这权益/三年前所有这权益(开立方)-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234、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 (1-资产负债率)

13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