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9

米帅峰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傻姑娘当会计老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冒冒爱雨雨

已采纳

【一】 “俺爸俺妈说了,只要勤劳有手艺到哪儿都饿不死。”这是我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常把这句话挂嘴边的大傻。据说他和我是同乡,也就比我大四五岁,他只要再多上两年学,就会跟我同班级。 大傻六岁上学,十八岁五年制小学没毕业;从一数到十,都要伸手数,就这样伸手数还数得不利索。 大傻的父母对儿子学业有成已不抱有任何幻想,就这样大傻辍学,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打工去了。 和他同行的是同样辍学的十七八岁的同村青年,也曾是同班同学。 和大傻不同的是,他们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初中毕业。 在火车上,他们各自聊天,完全把大傻忘在一边。 大傻就是那么容易被人忽略,从小到大,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他实在太笨了。只要你看到有人围着大傻玩,那肯定是大傻正在被人欺负。 当欺负大傻已成为小伙伴们的习惯时,大傻的父母就很无赖,不得不给大傻转学;那时候一个学校总共就二三百个学生,学校很多。在新学校被欺负又成为一种习惯时,大傻又转学了;每转一次学,大傻都要留级。大傻家周边的学校,大傻都上过了,最后在我们万民小学稳定了下来。大傻比他的同班同学大很多,年龄差距大,也就没人再欺负大傻了;当然,也就更没有人和大傻玩了。 大傻有时也挺聪敏的,他有一项常人难以超越的本领;从小到大,不管去哪儿,只要他去过一遍,再去永不迷路。 到了上海,伙伴们纷纷被在上海打工的亲戚朋友接走了。孤零零的大傻被大家伙抛弃了,本来与大傻同行的邻村一小伙答应大傻的父母好好照顾大傻的,可他到了上海,根本不想带着大傻,怕大傻给他丢人,他若无其事的跟着接他的亲戚走了。 大傻知道没有人愿意带他,大家伙儿都走了以后,大傻独自走向未知的世界。 【二】 过年了,一行人,别人都回来了;只有大傻和那邻村的小伙还没回来。三十晚上,他们终于一起回来了。由于答应了大傻的父母好好照顾大傻,邻村小伙在火车站足足等了五个昼夜,都等哭了,大傻若是出什么事,回去怎么向大傻的父母交代。幸好等到了大傻,从此,邻村小伙与大傻成了无话不谈无事不聊的好朋友。 三十晚上聚会,邻村小伙带上了大傻。聚会地点就在左庄,左庄一小伙是他们同行(xing)人之一,家境最好,有彩色电视机。大家扒花生磕瓜子,看着电视,述说着打工的经历;说到结尾处,各自都报出自己一年挣的钱数。 有的说自己挣了三千多;有的说自己挣了两千多;还有的说自己挣得不多,四千来块……最后大家都盯着大傻,但瞬间又互相笑了;这种笑完全是瞧不起的意味。邻村小伙也瞧不起大傻,但是他对大傻态度有所改观,总觉得对不起大傻。 邻村小伙问大傻:“你什么情况?”大傻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会有人让他说话,大傻羞涩的说:“我 也不知道我挣了多少钱,一到十我都数不清。”大家哄堂大笑:“就你,一千块就不错了。” “大傻长大了,能挣钱了,哈哈…” “他也就干苦力,死苦。”……最后还是邻村小伙问大傻:“你不会数,你爸妈不会数吗?”大傻摸摸脑袋,傻呵呵的说:“他们数了,好像一万多块吧!” 大家不笑了,震惊了;但很快又嘲笑了起来,认为大傻不傻,会吹牛了,会抬高自己了。大傻没开口之前,左庄小伙挣钱是最多的;大傻一开口,左庄小伙瞬间羡慕嫉妒恨。虽然大家以嘲笑的方式不相信大傻能挣那么多钱,但左庄小伙还是生气了,他抓住大傻的衣领,骂道:“你妈逼的,不撒谎会死啊。下次敢在我面前撒谎,打死你个逼养的。” 要在以前,大傻此时定遭群殴;邻村小伙见气氛不妙,立马劝架:“哥,他就一傻子,大过年的,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有人劝架,又是大过年的,大傻免了一顿打,但被左庄小伙撵回家;邻村小伙拉着大傻准备走:“是我把他带来的,我把他送回家吧!等我回来,咱们兄弟好好痛饮。”大家摆手:“去吧。”“早去早回。” 路上,邻村小伙与大傻,边走边聊。邻村小伙说:“上海车站,我们都走了以后,你是怎么过来的?”大傻说:“我害怕,想哭。我在心里一直念叨着俺爸俺妈送我上车时说的话:‘不管到哪儿,要学门手艺;只要勤劳有手艺,到哪儿都饿不死。’我四处找工打,他们看一眼我,都说我跟傻子似的,问我要多少钱一天?我都说:‘先做事,做完你们看着给吧;只要饿不死就行。’每到一处,我觉得我干得好好的,可过不了几天,我就被开了。工地搬砖、饭店端盘、公司搬货……后来,每到一个地方,我的活儿每天都有,有时一天干好几份工,都是他们干不了的苦活累活,干完从他们手里拿钱,有时要等老板给他们发完钱,我才能从他们手里拿到钱。干完活,他们给多少就多少。一天中午,在路上看到一个老师傅搬着几块板子,不知道是什么板子,黄黄绿绿的;老师傅搬得很艰难,我冲上去就帮他搬。板子不重,就是一人不太好搬。帮他搬到一家店里,我刚要开口要钱,那怕就要一块钱都行,没想到那老师傅指着我跟店老板说:‘你这儿不是要学徒吗?我给你带一个来。’店老板仔细看了我一眼:‘这小孩看起来傻里傻气的,将就用吧。’从此,我的生活莫明其妙的稳定了下来,做广告牌。饥一顿饱一顿,居无定所,自己挣钱不够自己花的日子过去了。” 邻村小伙问:“店老板,给你多少钱一个月啊?”大傻说:“店老板成了我的师父,我吃他的住他的,还教我手艺,他就是不给我钱,我都心甘情愿。”邻村小伙问:“那你一万多块钱是怎么挣的?”大傻有些自信的说:“我可能天生就是制作广告牌的料,师父做,我看看就全学会了。但是店里生意不是太好,师父常常带我出去跑业务。胆小害羞的我,慢慢胆大起来,现在在上海,什么人我都敢跟他说上两句话。跟不同的人说话真的很有意思,每天晚上我都有一些闲暇时光;我就利用这些时间,想着制作广告牌的事。光想,没机会练手是不行的。于是,后来我独自逛街,看到哪家店广告牌旧了坏了,我就去找那家店老板谈,他们看我说话傻里傻气的;就会问我:‘需要多少钱?’我还是那话:‘先干活,你看着给吧!’有的老板听不懂我说的话,他们的话我也听不懂,但当他们知道我是制作广告牌的时候,竟然同意换广告牌了;师父后来笑着说:‘那些老板,不想听你说话,但被你的诚心打动了。’最后,我为了能多多练练手,师父扔掉的制作广告牌的垃圾,我觉得有用的,就捡回来分分类;晚上没事,看到哪家广告牌坏了,我就向那老板借梯子给他修广告牌,修好了,给钱,我就收;不给钱,我就一笑了之。看到哪家广告牌漂亮,我就向老板打听:‘这广告牌是在哪儿制作的?’知道在哪儿制作以后,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那儿偷学;人家制作,我就在那儿看。他们都说我是傻子,没一个赶我走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火,很多人指名道姓的来店里找我制作广告牌。一天忙到晚,大年三十才放我回来,与师父道别时,师父在我包里放了一搭钱,叫我到家再打开,这就是我一年的工资。” 【三】 写到这儿,我不由得想来个小插曲,写一下我的一个远亲的舅舅。他跟大傻一类人,只读了三年书;现今,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会算简单的加减乘除。但在瓦工方面,他绝对算得上全才。砌墙、粉刷、打地平、贴瓷砖,一流的好手。 当初来工地,我爸给他找了个老师父。老师父先教他粉墙,教了一遍让他自己粉;结果他粉墙的技法,粉墙的速度,粉墙的质量,比老师父还好。老师父在他脑门上啪地一巴掌:“你不什么都会嘛!还要我教。”舅舅委屈的说:“就刚刚跟您学的呀!”老师父不相信,让他自己单独粉一面墙;到做护角的时候,舅舅又不会了。老师父看他着急时的傻样,才相信他。 十年后,大傻自己开店制作广告牌,据说一年最低盈利一百万;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孩子。 上次说到大傻向邻庄小伙诉说自己的经历;大傻在左庄说自己一年挣一万多块钱,差点遭左庄小伙的打。没想到年后,大傻的父母托人给大傻定门亲事;那人给大傻介绍的姑娘正是左庄小伙的妹妹胖丫。我们那边的孩子只要不上学结婚都比较早,与大傻差不多大的男孩都结婚了,有的都有娃娃了。 两家人在媒人家见了面。女方家长原本不同意,因为大傻太出名了,而且是以傻得出名;但大傻父母就这么一个儿子,家庭条件算得上小康。胖丫的父母想想自己的女儿,当年与大傻同班级时,大傻倒数第一,胖丫倒数第二;但值得骄傲的是胖丫孬好读了个初中毕业,也配得上大傻的家庭。 再看看胖丫的想法,初中刚毕业就要嫁人了,但这人是傻子;就我这死样嫁得再差也不能嫁给傻子呀。爸妈不知怎么想的,不就看上傻子家财产的吗。不如先假装同意,把傻子拉到一边单独聊,让他跟他父母说他根本不喜欢我,我正好也跟爸妈说不喜欢他;这婚事不就算了吗?胖丫得意着自己的想法。 于是,胖丫开口说:“爸妈,叔叔阿姨,我想跟他单独聊聊。”双方家长点头默许,胖丫拉着大傻就往村头大路上走。 一路上,胖丫想开口,但不知怎么的,对着这个傻子还有点紧张,支支吾吾,终于一句话也没有说。还是大傻先开了口:“上海真漂亮,我一定要在上海安家。”胖丫震惊了,印象里从小到大没听过大傻说话,没想到大傻一开口,声音是那么的好听,说话是那么的有水平。三十晚上,胖丫从外婆家回来,听哥哥们说大傻来过,刚走不久;还说大傻如何吹牛一年挣一万多块钱。胖丫当然也不相信,但是今天听到大傻的话,她有些信了。 胖丫说:“听哥哥说,你一年挣一万多块钱啦!你在上海干什么?”大傻来了兴致:“老板,你家的广告牌坏了,我帮你补补吧?老板,我看你家的广告牌太旧了,我帮你换一块好吗?老板,我给你做个广告牌吧?我是做广告牌的。这些是我在上海常说的话……”大傻向胖丫述说着自己的经历;胖丫入迷了。 当大傻说到当初刚到上海被伙伴们抛弃时,胖丫落泪了。大傻说:“我是傻,但我明白他们不想带我。我独自无目的地走,睡大路,常常冻醒,望夜空,常常想家;大字不识的傻子,没人要我干活,主动帮人忙要点钱,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胖丫哇哇大哭。 【四】 相亲后,第二天大傻就去上海找他师父继续做广告牌了,两家人约定中秋时商量订婚的事,年前办喜事。大傻在上海打工的经历只跟邻村小伙和胖丫讲过;可不到半个月,几乎全村全乡人都知道了。邻村小伙年后打工去了,不可能大肆传播;传播者,只能是胖丫。对此,我个人臆断,可能是胖丫的小姐妹们嘲笑胖丫将要嫁给一个傻子,胖丫按耐不住,跟小姐妹们说了大傻的打工经历,而且坚信自己嫁对了人。小姐妹们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大傻形象不断高大了起来。 胖丫常去大傻家帮未来婆婆干活。经常有人来大傻家提亲;每当这些人来,胖丫在的话,未来婆婆总要找借口支开胖丫。胖丫得知后,很懊悔自己传播大傻的好。胖丫担心夜长梦多,大傻会在未来婆婆的干预下,新娘另择他人。 胖丫偷了家里的钱,不声不响跟火车来到了上海,她根据大傻说过的街说过的路,说过制作广告牌的店。历经艰苦,终于找到了大傻。 胖丫一来,大傻哪儿还有心事干活;师父心好,允许大傻随时带胖丫逛街。但大傻总是要把活干完,确定没什么事儿了,才去逛街。 大街上,胖丫与大傻手牵手的逛着。胖丫说:“这就是城里吗?没想象里童话;但高楼大厦路灯电话比想象中伟大。能长期住在上海就好了。”大傻没清楚胖丫说啥,他脑海里想着胖丫怎么来了,她家人知道吗?大傻按耐不住的问道:“你家人知道你来上海吗?”胖丫调皮的把双手背后,笑着眨巴着大眼睛:“他们会知道的。不过,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会来?”大傻说:“你自己解释吧!我就不问了。”胖丫敲敲大傻的脑门说:“你真傻假傻啊?我想你了,你不想我吗?”大傻傻呵呵的说:“想,特别的想。但是你父母知道你来吗?你不怕他们担心吗?”胖丫说:“从今天起,每天给家里打个电话,好吧。”大傻奇怪的问:“你家有电话吗?”胖丫神秘一笑:“两年前,村干部就说要给每家按上固定电话;就在这个月,我家你家,家家户户都会安上,我们两家的号码,我都背下来了。估计月底能通话,我离家时,给爸妈留了张字条:去上海,勿念;我会打电话回来。” 胖丫玩得是开开心心,大傻是半开心半不开心,大傻一边期盼家里电话早日通上话,一边希望胖丫早点回去,时间一长,师父说话,就不好看了。 玩了几天,胖丫没有回去,她跟大傻说:“来了,我就不走了。我是你媳妇,就要跟着你。”胖丫知道在人家白吃白喝,时间一长不太好;她眼睛很亮,在店里总能找些事做。 家里电话通了,胖丫家人得知胖丫已跟大傻在一起,放心了;可大傻的母亲有些着急了,十里八村,那么多媒人来家里提亲,那么多好姑娘。不给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也要给儿子找个读书多的或是漂亮贤慧的。论读书,胖丫初中毕业,可上门提亲的人家高中毕业有的是啊。论长相,胖丫算不上漂亮,也就凑合,常来家帮忙,倒也贤慧;胖丫离家出走后,几个来家里帮忙的女孩,不但高学历,而且漂亮贤慧,比胖丫强多了。哎,可万一儿子和胖丫有过那事,胖丫怀孕怎么办?儿媳妇铁定就是胖丫了。大傻的妈妈每天打电话给儿子,都要嘱咐儿子不要做出越轨的事儿。大傻的理解是:千万别做出对不起胖丫的事儿。每当这个时候,胖丫寸步不离大傻,听完整个通话过程,胖丫比大傻明智,知道未来婆婆的心事。 慢慢的,胖丫在店里已被人熟悉;整理店里的垃圾,与客户讨价还价,帮师母做饭洗衣。渐渐的,店里都离不开胖丫了。 大傻对制作广告牌感兴趣,工作起来,比做家具的木匠还认真;胖丫就喜欢看大傻认真的模样。胖丫对店里的摆设很感兴趣,整理垃圾时,她记住了所有物件的摆放位置,了解了各种广告牌的材质价格。对广告牌生意的经营,胖丫有了系统的想法,她把这些想法深埋心底,不断深化,时间一长,开店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五】 大傻憨厚踏实,胖丫精明强干;师父师母觉得胖丫若动了开店的念头,这未来的小两口不会久居人下。于是,师父又招收了新学徒。 新学徒很聪敏,但跟师父学不到什么东西,主要跟大傻学;新学徒远没有大傻吃苦耐劳。大傻在店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农历六月农忙,大傻的母亲要大傻回家农忙。师父不想放他走,店里实在太忙,离不开大傻;胖丫这个时候也不想回去,她怕大傻在他妈的安排下一不小心被哪个狐狸精勾走了。其实每到农忙,大傻家都是顾人忙的,大傻回家也帮不上什么忙。大傻跟他母亲说:“师父不准,说现在要是回去的话,中秋就别回去了;中秋不是要跟胖丫订婚嘛!中秋再回吧。”这话完全是胖丫教的,大傻的母亲只好答应了。这个时期的大傻都是用师父家的固定电话在与家里沟通。 中秋佳节,大傻和胖丫回来了,两家人如约为他们定了婚。后来大傻回忆说:“订婚前,我妈跟我说了很多好姑娘都很适合我,个个比胖丫强;她老人家拿我生辰八字跟那些姑娘合,却忘了跟胖丫的合。我就拉着老妈去找算命的,结果算命的说我跟胖丫是上等婚,绝配,一辈子和和美美;但是十年后必有一劫。我们问他是什么劫难,他却说天机不可泄漏,此劫不大,风调雨顺时,必将家财万贯,一天比一天好。我妈心中虽有疙瘩,但还是欢喜的彻底接受了胖丫。” 那个劫难是什么?大傻和胖丫结婚十年时,他们夫妻俩共同在上海经营的店已五六年;大傻干事,胖丫管理,大傻很听媳妇话。胖丫对大傻也很好,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胖丫一人带大。大傻干完活收了钱直接交给胖丫,夫妻俩从未吵过架,哪来的劫难? 快过年了,十年马上就过去了,大傻想这个劫难不会来了。他去一家店里收钱,说好给一万五;结果店老板听说任何人给大傻钱,大傻从来不点,就有意戏耍一下大傻。大傻收了钱回到家跟往常一样交给胖丫;胖丫一点,少了两千块钱。胖丫刚开始还心平气和的问大傻,大傻反复说自己没拿。后来,胖丫火了:“妈的,你小子现在学坏了是吧?学会藏私房钱了是吧?你是不是还在外面搞女人了?”大傻也火了:“这么多年了,我在你心中就那么不堪吗?我是那种人吗?”胖丫:“那你说,两千块钱到底哪儿去了。”大傻:“我不知道。”胖丫:“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傻:“离就离。”胖丫哭了,大骂大傻:“你个没良心的东西,是不是早就想跟我离婚了。到底是哪个狐狸精把你迷住了,家你也不要了……”大傻吼道:“烦死了,不是你要离的吗?”…… 第二天,大傻找到那个店老板,说钱少给了;店老板笑问:“少给了多少?”大傻说:“两千。”店老板说:“确实少了两千,我正要给你送去呢。我这会计啊,做事马虎了,把这两千,份外放到其他抽屉了。”大傻激动万分,抓住店老板的手说:“走,一块去跟老婆解释,她差点跟我闹离婚。”…… 雨过天晴,年后,胖丫开启了新一轮投资;做广告牌的店变成了广告公司,业务里包含做广告牌。现今,大傻胖丫的公司年收入过亿。 结束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告诫各位,人人皆可成才;夫妻同心,没有办不到的事儿。 小时候,往往被我们认为没用的人,他们长大后的成就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料。无用之用,视为大用;无用之用,实为大用!

傻姑娘当会计老板

306 评论(15)

慧慧在济南

相亲三次见面,第一次是了解,第二次是玩乐,第三次做决定。第一次顶多也就是看个眼缘和对对方有个基本的了解,一见钟情的唯美爱情毕竟是少数;如果见了三面还觉得不合适,那就别再见面了。其实相亲时还是有很多小定律和法则的,如果你能了解这些东西,那你相亲的效率会提高,成功率也会提高。相亲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小时,哪怕你对他很满意也是如此;但也不要低于两小时,哪怕你一见面就失望到想走,那也不要说走就走。把握好时间,不长不短,给别人机会,也是自己机会。如果加了彼此好友,和对方聊了四天了,但还是没办法约对方出来,那你就可以放弃了。相亲一般是看了资料后要是满意就加好友聊一聊,先浅薄的了解一二,投脾气了再见面,这样省时省力。如果不对付了,那就提早结束,免得浪费时间精力。不过这是短暂性的交流,最多聊三天左右,最迟第四天就会给你明确的答复,一旦超过了第四天对方还是婉拒见面,也不拒绝和你接触,说明你正在朝备胎方向前进。这时候你就不要继续和她耗着了,对方显然没有要真的和你发展一下的意思。再有就是如果相亲后女生以忙为借口拒绝你的邀约,那就代表她不喜欢你。假如女生喜欢你,那她再忙也有时间,不喜欢你的话,再有时间她也会很忙。一般情况下,女生总把不主动,甚至不上心美化成慢热,这是偷换概念,慢热可以理解为矜持,但这不能成为她一直不主动的借口。其实有些女人是在深思熟虑,害怕付出。这时候你就要考虑好,你可以付出,但不能一直无底线的付出。

348 评论(11)

明鑫花卉

请客吃饭,投其所好,或者带她去玩,看电影,打电动什么的。增进感情,循序渐进。

120 评论(8)

papapaopao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在职业生涯中,厌倦一份工作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面对这份厌倦本身,有些人宁死也不做选择。 这些人的心智模式是这样的: 渴望改变——求认可——纠结不改变——继续熬着——事情变糟糕——自卑——更不敢改变——纠结而无力。 其实,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完美的选择? 问题在于,你迟迟不敢改变,你似乎一直都在等待一个“好的机会”,却在最后发现,由于常年的纠结无力,最后你连最差的那个选择也等不到了。 知道吗?在痛苦面前不做选择,才是对自己极度不负责任的最坏的选择。 全文约2800字左右,阅读需要六分钟。 一、伪装成不是自己的人,只会面目全非 职业定位理论中,最常用的莫过于寻找兴趣、能力、价值观结合的部分,才是真正适合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里面,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过分看重“他人认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在表演一个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角色。 很可惜,如果决定这样出演这一生,你的职业发展将注定庸碌无为甚至一塌糊涂。 A在老家的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做着在外人眼里简单不过的的出纳工作已有五年多,她早已厌倦了这份工作,甚至怀疑自己快要抑郁了,很多次她都动过辞职的念头,可是她的父母不理解她,不支持她辞职,总觉得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应该珍惜。然而A却悲哀地发现,倒不是说这份工作不好,只是自己真心对这份工作没有热情和兴趣,她陷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中,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她甚至一度想到了死,但又怕父母伤心。 她找到我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晓璃老师,我该改变吗?” 我反问她:“你觉得呢?再不改变,你还有勇气活下去吗?” “不能。”说着,A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晓璃老师,我感觉自己好懦弱呀,我怎么宁死也不敢去改变啊?” 二、表演型人格,或是你痛苦的根源 A告诉我,她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乖乖女”,随着她的叙述,我似乎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就是——。她从小到大所有的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让他人满意。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只要你仔细留意便不难发现,在传统环境下长大的普通青年,往往都有这个问题—— 童年时,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与认可,我们在班里假装自己是个好学生,这样期末就可以领回来一张闪闪发光的奖状; 少年时,我们继续在父母面前假装自己是个乖孩子,背地里打游戏看漫画听摇滚,只要不被家长发现就好,只要他们继续认为我们是个乖孩子就好,后来终于有一天,你爸妈发现原来你竟然背地里抽烟喝酒打群架,偶尔还会爆粗口; 成年之后我们在领导面前继续装好员工,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其实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甚至一整天都没干几件正事,临到下班时开始处理白天的事,拼命表现只为了能够让领导看见,你似乎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领导认为你非常努力就够了。 终于有一天,你听说单位里不少同事都升职加薪了,却没有你的份,你怒火中烧,大骂领导有眼无珠,感慨自己生不逢时,遇人不淑。 你内心里的台词是这样的—— “我都这么累了,你也该看见了吧,你凭什么对我不满意?凭什么不给我涨工资?” 其实如果换个说法可能更贴合实情,那就是—— “我每天演的这么累装的这么辛苦,在心里骂过这份该死的工作无数次了。看在我辛辛苦苦演戏的份上,没有功劳怎么也该有些苦劳吧?!” 职场就是这么残酷。 你越装,你越累; 不仅累,而且还会越来越穷。 三、表演型人格,正在拖垮你 你之所以长期纠结无力,是因为你一直在假装做着别人希望你做的工作。比如前文提及的A,据她的描述,数字、运算、推理、分析等都是她从小到大非常厌恶的东西,她最喜欢的恰恰是一些文艺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绘画,然而由于家庭普通,父母告诉她,女孩子学这些以后很难在这个小城里找到体面的工作的,老老实实学好数理化,这样走遍天下才不怕。 。就这样,A这些年来一直在拼命地表演,多年之后,她总算把活泼好动的自己按照父母的意愿装成了一位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会计,她一度伪装的特别成功,连自己都要相信这辈子恐怕就是个会计了,可自己却越来越不快乐了,也再也没有开心地笑过了。 “傻姑娘,你知道吗?你永远没有办法伪装自己成为一个并不是你的人啊。”我怜惜地说。 小宁突然泪如泉涌,哭了。 四、要成长,就要和表演型人格斗争 1、学会区分两种期待 。所有人给你的期待,你要试着去分析,有哪些是给你的,还有哪些是给他们自己的。 比如,A的父母希望她在事业单位做会计,里面包含了给A的期待——希望她能够有一份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早日恋爱成家,体会家庭的幸福;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是父母给他们自己的——希望别人提到自己女儿在事业单位上班,老两口会觉得面子上有光,另外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意味着,A可以按照他们的设想完成结婚生子的大事,让老两口成功地抱上外孙/外孙女,自己会有成就感。 2、 任何时候,别忘了你总有选择权 A看到这两个部分的期待时豁然开朗,她认识到,对于父母给自己的期待,如果按照现在的局势继续发展下去不做任何改变,A根本就没心思谈恋爱,她连自杀的心都有了,现在还知道顾及父母感受,如果后期父母步步紧逼,滔天的痛苦将这最后一丝防线冲破,那么A真的就生无可恋了,最后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去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们。”我鼓励A:“你不说,父母还以为你没有想法没有感受,甚至他们会误以为你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真实的心声,别怕,姑娘,哪怕会有冲突会有痛苦,也是在为你自己疗伤,等痛过去了,伤就会好了。而如果你一直置之不理,害怕阵痛,一个小小的伤口可能因此化脓感染,最终会危及性命。” 3、 你认为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学老师一般会建议我们“追随内心的声音”,因为作为咨询师的我们比谁都清楚,不论是你自己想对爸爸妈妈好,还是对老公好,第一步都是要照顾好自己,因为这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实现的。 一个每天上班皱眉的女儿是不可能有好心情陪父母聊天、听父母抱怨的;一个每天都倍感痛苦的母亲是永远不可能教育出快乐幸福的孩子的;一个无奈哀叹的妻子也不可能给老公带来悉心的陪伴与照顾。 一个对自己都不好的人,哪还有气力对别人好呢? 4、 不选择是最糟糕的选择 父母期待你早早地实现稳定、快快结婚生子;上司期待你迅速独当一面、为他分忧解难; 咨询师期待你能够找回自我,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 这些都是不同人对你的期待,但你总有选择。 。你可以选择收到他们的期待,满足他们; 。你也可以选择收到期待,不满足他们。 不过,你永远阻止不了别人对你的期待,因为那是别人的自由。 如果你说,我永远无法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我宁死也不敢改变,我还是一边忍受煎熬一边赶快结婚生子,这也是一种选择。。在这个选择做出之后,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你必须同时放下对自己的期待:你期待自己活得精彩,你期待自己有更好的人生,你期待自己能拥有与众不同的生活...... 又或者你选择不满足他们:“我理解他们的期待,但我对自己的期待更重要。”。如果你选择了后者,你就必须承担父母的失望与压力。 但是你总有选择。 最怕的就是,你什么都不选择,只是浑浑噩噩地混着,到头来血肉模糊。 我希望有一天,当你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可以微笑着说—— 。谢谢你,但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四、演还是不演,也是你的选择 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就在那里,让人疲惫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的心智模式。谁都决定不了你演谁,你可以本色出演,演好你自己;你也可以爱演谁去演谁,你都有选择权。 不过你需要记住的是,即便是演技再高超的演员也要按剧本来,不能想当然地任性而为。 永远都不要质问“为什么父母会这样想”、“为什么我会这样”。 我特别喜欢古典老师的一段话,那就是—— 。事实上,父母亲和你一样,都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且由于时间更长,他们比你更坚定; 。而你,已经是这样了,关键是下一步,你会怎样。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

31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