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疯子的风筝
”规则导向”和”原则导 向”的概念是从规则和原则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而引申的。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所谓的大陆法系是规则的,英美法系是原则的。 在会计准则这个领域,却很难划分为规则和原则两类。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只 是单纯的原则,或者只是单纯的规则。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一些, 而另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一些。所以我们只能说,某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原则 为导向,而另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导向;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 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导向。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On—OffSwitch),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而“启动机制”是指 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则需要进行某种核算。如早期美国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采用权益合并 法核算必须满足十二个条件,就是典型的“启动机制”的例子。 2.大量、详尽的应用这些准则的操作指南,容易造成准则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对于准则应用 的不确定性。对于什么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SEC 的《对美国财务报告体系采用以原则 为基础的会计模式的研究》报告中也作了相应的描述: (1)不存在或者是只有极少的例 外; (2)运用资产负债观进行确认和计量; (3)没有所谓的“界线检验”和“启动机制”; (4)仅有少量的补充指南。在现实情况中,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 到底是规则多一些还是准则多一些,据此来判断它是”规则导向”的还是”“原则导向””的。 一般而言,会计准则中原则多些,则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中规则多些,则为”规则 导向”。“目标导向”实质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 “目标导向”的提出,许多学者认为,SEC 之所以没有沿用““原则导向””的提法,是为 了防止过分强调“原则”所带来的负面效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谓用心良苦, 这反映出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欺诈丑闻冲击后的谨慎态度。因此, 与其理解为““目标导向””是对““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扬弃(苏月娥,2003), 倒不如把““目标导向””视为““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折衷,其实质仍是在“原 则”和“规则”之间寻找一个最优平衡点。作为转向““原则导向””和实现“全球统一会计 准则”的过渡,““目标导向””的提出显得积极而不失稳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入耳目一 新的举措,但它并不是对 ““原则导向””的否定。”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其基本思想是:让 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报告中是否准确报告了交易的实质承担责任,允许其根据所要实现的主要 会计目标来选择具体准则并受之制约。
尛小尛111
不知道vipkiss在那里得到这些资料,在时间上看这些观点已经很落后了. Besides, ctrl+c 然后 ctrl+v 虽然很简单,出于对作者的尊重,你也应该把文章出自何处和作者名字写上, ‘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全球资本市场里,华尔街也被认为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会计上有两大流派, 一个是美国为主的rules based, 一个是以英国为主的principle based, 美国的rules based有效性在会计研究中一直都受到很大受质疑,rules base的缺点是其准则的制定是发散形的, 规定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但是在会计实际操作中总是有方法来饶过rules based的规定来达到报表编制者的目的, 这就是后来‘安然-安达信’, ’worldcam-安达信‘事件的发生。-‘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积极向美国靠拢。’毫无疑问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所有公司在美国上司筹集资金必须遵循SEC的要求编制报表披露信息,其准则制定对很多大公司来看的确很重要, 但是对其他中小型企业(经济环境中最大的团体、small-medium enterprices(SMEs))US GAAP并不重要。 ‘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积极向美国靠拢。这观点是错误的,应该是美国积极向IASs靠拢。 所有IASs中只有在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是以美国的观点来设计的, IAS 39 在欧洲受到很大的质疑, 尤其是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投资公司, 这一准则的争论后来发生了多事情,如欧盟对IAS 39 的解释出现了两个版本(IASB一个,欧盟一个),法国极力反对,英国ASB也说英国公司不要理会欧盟对IASB的政治介入,这是一个big topic,够写几篇论文了 - ‘我国加入WT0后,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劳务市场均将陆续开放,与国内大多行业一样,会计业正面临越来越紧迫的国际化要求 ’会计准则制定和WTO没什么关系(似乎现在什么都扯上wto), 会计准则差别是由于国家之间的法律系统,经济环境,文化,和政治因数不同所造成的,Shyam Sunder(yale university) 在《regulatory competition among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in and across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尝试辩证全球会计准则一体化是否值得,他提出一些观点很有建设性: 一国会计准则制定充分体现了该国的经济、法律等特点(如税收系统)他用game theory来假设如果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向于美国GAAP的话必会增加投资者信心并且吸引更多的投资? 因为从报表的使用者观点来看, IASs会降低投资的风险同时uncertainty小了。 Broadly speaking, 健全的信息披露系统无论对公司或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加入IASs体系会得到很多好处, 其中最重要一点可以制定更适合国情的游戏规则, 从资本市场的观点来看国内股票市场的混乱导致了很多公司(新浪,盛大等)选择海外(US)融资,目前为止加入IASs只是对大上市公司有好处,对经济中最主要的团体中小型企业来说IASs的要求和成本太高, 一些补充关于Principles based和 rules based的争论, 在安然事件和worldcam之后, 以美国为主流的rules based原则开始受到置疑,美国后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 如Sarbanes-Oxley Act, (一个从提议到立法不到一个月的议案,美国法律历史上少见的快速)会计业这事件视为分水岭, 以原则性原则为基础的国际会计准则IASs更受到世界上会计业的关注(个人认为这也会是中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方向),2005年开始全欧盟的上司公司开始采用IASs, 新西兰,澳洲,香港(中国)等不属于欧盟体系的国家采用此准则, 中国,韩国,日本也相续在今年中旬与IASB进行会议讨论采用IASs的议程。(今年中旬开始中国香港和B股市场一些公司已经采用IASs的要求来编制报表来披露信息,)
sml90050056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说:中国自从2006年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原则导向型,所以我们的准则数量并不多,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没有美国这么多,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是规则导向型的,很多东西都规定得非常非常细来规范执行。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