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天圆地方
关于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下面我准备了固定资产支出会计核算的相关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
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分类
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后到报废之前,企业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者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往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改良、维修,为此所发生的支出就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准则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上述第四条和第六条的规定,我们可以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资本性后续支出和收益性后续支出两类。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资本性后续支出,如为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固定资产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对厂房等进行改建或扩建,对机器设备、生产线等进行改建或改良等的支出,这种支出将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收益性后续支出,如为保持固定资产价值不下降,并按照正常的'功能状态运转,从而使得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下降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日常维修或大修理等支出。
2、固定资产发生资本性后续支出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资本性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具体核算为:
2.1 先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提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2 将直接发生的固定资产资本性后续支出计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如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了生产用原材料,应将材料成本及其税金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在改、扩建过程中发生变价收入,应抵减在建工程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在建工程
2.3 当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分两种情况核算。
2.3.1 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或等于该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时,直接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3.2 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如果是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则应将借方的固定资产改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2.4 计提折旧。处于改、扩建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待改、扩建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价值、折旧方法和尚可使用年限,于次月起按月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3 、固定资产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收益性后续支出应当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列入“管理费用”,不再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进行核算。具体核算为:
3.1 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或银行存款等)
如领用了生产用原材料,则
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原来为固定资产大修理而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
3.2 计提折旧。
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因未转入在建工程,其账面价值未发生改变,应照提折旧。
4、 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的核算
房屋等固定资产的装修费用,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属于资本性后续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比照前述固定资产资本性后续支出的核算进行核算,只是装修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时,应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在下次装修时,如果该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下还有账面价值,应将该账面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列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但如果是企业购进或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房屋,该资产由于还没有入住使用,未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企业进行装修的相关费用不属于后续支出,应先挂“在建工程”,等房屋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转到“固定资产-房屋”中去,而不能转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如果是房屋年岁久了,水电等设施出现问题,墙壁变得存旧,而进行一般的修复性装修,装修费用属于收益性后续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列入“管理费用”。
你自己觉得
固定资产核算是对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清理等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购入、自建、其他单位投入、融资租人、接受捐赠和盘盈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在其有效使用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成本。固定资产清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以及各种不可抗的自然灾害而使固定资产遭到的毁坏和损失的处理。
固定资产的核算是指对企业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的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把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资产,当作资本性支出。
因此,应将为购置固定资产支出加以资本化记入资产科目,然后再根据各期的受益程度将其逐步摊销转作费用。同时,应将由于不断使用、磨损而逐渐丧失的固定资产价值,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提取出来,这不仅维持了企业再生产的进行,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落实《企业会计准则》所要求的将资本性支出分配到各个受益期。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核算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等。为了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应设量“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和“待处理财产损益”等会计科目。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核算的管理可以分为折旧核算和增减核算。
1、折旧核算
依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对于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都必须按月提取折旧费。
而对于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等,则无须计提折旧。
2、增减核算
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设备的购入、自行建造完成,其他地位或个人投资投入、融资租入、接收捐赠、盘盈等;固定资产的减少指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亏等。
固定资产增、减凭证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输入数据。在进行固定资产明细账核算时,要根据原始凭证,如固定资产验收单、报废单等,详细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及“固定资产登记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的核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核算
小超人0606
处置流程
明确资产处置流程,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应当由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按其授权及审批权限报送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
第一步,资产使用部门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资产处置申请。
第二步,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其掌握的该项资产管理信息,对其使用状况、使用年限、账面价值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资产处置的初步意见。
第三步,财务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的初步意见,查对有关明细账和有效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复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资料,统计该项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支出以及价值状况。根据上述情况,通过财务分析,提出资产处置的有关意见。
第四步,技术部门从技术角度,对资产的安全性、可用性、损耗程度等方面进行技术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提出资产处置的相关意见。
第五步,资产管理部门综合财务部门、技术部门提出的意见以及相关资料,进行 全面分析,提出最终处理意见,并按照资产处置审批权限报送审批。对于规定限额以下的处置事项,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对于规定限额以上的处置事项,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财政部门应对处置申请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办理审批手续。第六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后,各单位应按照批准的处置方式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核算方法
一、出售、无偿转让或对外捐赠业务。事业单位对于出售、无偿转让、对外捐赠固定资产业务,一般要经过3个步骤进行核算:
1、将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按照待处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 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实际出售、无偿转让或捐出时,则按照处理的固定资产所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3、对出售固定资产过程中取得价款、发生相关税费,以及出售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损溢,均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二、 毁损、报废或盘亏业务。
1、将该项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按照待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报经批准予以处理时,按照处置固定资产所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3,对于处理毁损、报废固定资产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发生的相关费用,以及处理收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损溢则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