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5

静婷雅香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原材料捐赠双方会计处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zimiYoYo

已采纳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方法

接受捐赠时取得的增值税是属于收入的一部分。

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2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贷:营业外收入 23.4

接受捐赠的核算

(一)接受非现金捐赠的'资产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是指捐赠者将非现金资产无偿赠送给企业,既不要求取得回报,也不要求对该项非现金资产具有要求权。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按规定的价值计价,借记相关的资产科目,并按应交纳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规定的价值扣除递延税款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属于企业尚未实现的价值,在资产处置之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只有在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以后,即资产的价值实现以后,才能用于转增资本。在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以后,应将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转为其他资本公积,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同时,还应将递延税款转为应交税金,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例1.某企业接受捐赠1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捐赠方提供的发票标明机器设备的价款为100000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使用期满后,机器设备报废。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100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7000

递延税款 33000

2)使用期满报废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7000

借:递延税款3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

(二)接受现金的捐赠

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接受现金捐赠形成的资本公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企业按规定的程序增资时,应按接受现金捐赠转增资本的数额,借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接受捐赠的税法规定

2008年1月以前,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金额较大,可以分5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08年1月1日以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八)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和个人自愿和无偿给予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应当在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原材料捐赠双方会计处理

101 评论(15)

珠宝理财

新准则是记入营业外收入了

97 评论(13)

朗姆薄荷儿

企业接受捐赠的原材料,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应作分录: 借:原材料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核算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345 评论(10)

土豆豆的焦糖

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具体如下: 1、接受股东捐赠时: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接受货币资金捐赠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3、接受非货币资金捐赠时: 借:原材料, 贷:递延税款,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其中,递延税款需要按比例转为“应交税费”。 企业接受捐赠后,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则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6 评论(12)

与口水长流

捐款会计分录,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

期末,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

捐赠会计分录:

企业接受捐赠

借:原材料等(按确认的捐赠货物的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按接受捐赠的非货币资产含税的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的公益性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于公益性捐赠,税法上的处理方法:

确认视同销售收入及视同销售成本,用视同销售所得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用会计利润计算捐赠限额,与捐赠成本(视同销售成本+视同销售的销项税)进行比较,捐赠成本若高于捐赠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9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