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98

宝妮Angel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怎么判断会计在借方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莫奈小兔

已采纳

按照以下来判断:

1、首先要记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公式。

2、其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

3、然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4、只要记住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即可推导出:资产增加,为了保证等式成立,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和必然增加,要么是只增加负债,要么只增加所有者权益,要么都增加,但是这个时候借方是资产,那么只剩下贷方了,因此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计入贷方。如果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那么方向就完全相反。

5、收入增加或者费用减少都会导致利润增加,这个时候资产变多了,而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因此收入增加、费用减少、利润增加均计入贷方。

4、最后记住一个等式:期末的资产 = 期初的资产 + 本期增加的资产(减少就为负数)=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的利润 = 期初负债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 - 本期费用。

给它变一下就会变成:期末的资产+本期的费用 = 期初的负债 + 期初的所有者权益 + 本期收入,左边的记在借方,右边的记在贷方。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原理: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方

怎么判断会计在借方

289 评论(12)

打豆打豆

你还是应该先看懂会计科目参照表,背下来,你自然就知道了,别人简单告诉你一两个,你即使是记住了,也不够用啊,买本书学习一下。要做会计,就要先学会 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不对?

348 评论(12)

小胖爱旅游

这个好办,记住扩展会计等式: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式左边借+贷-,等式右边相反借-贷+,希望这样记对你有帮助!

230 评论(8)

xiaoxiao765

你只要记住资产的增加在借方,负债的增加在贷方,一般与它们相对应的科目就会在另一方。比方说收入的增加,一般都会同时又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资产增加,资产在借方,那么收入的增加自然在贷方了。

263 评论(8)

mrs探险家

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负债类的科目增加计入贷方、减少计入借方,所有者权益类及损益收入类和负债类相同,成本类和损益费用类同资产类相同……

135 评论(9)

素素V587

会计中的借贷方的区分主要从资产负债表、资产、费用类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科目等方面进行区分。1.会计中的借贷方的区分要点: 1)资产负债表:左边都是资产类,右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 2)资产、费用类科目:借方使用时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3)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科目:贷方使用时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4)借方是资金的流出,贷方是资金的流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科目(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在借方,科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收入)增加记在贷方;反之,左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贷方,右边性质的科目减少记在借方。拓展资料:1.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只要把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掌握好,其他问题就全明白了。从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看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2.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看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从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看根据这一原理和记账规则的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是借贷相等,因而当全部经济都记入账户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必定相等;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期末贷方合计也必定相等。以现金和银行存款为标准的话贷就是资金的流出。

107 评论(12)

小遥CITY

上面我说错了。看来你没有学习过会计啊。在会计中,资产和成本、费用增加记账“借方”,减少记账“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相反。

320 评论(8)

黑马胖子666

从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看,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

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账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会计中的借方和贷方是根据会计帐户的性质来决定的,会计帐户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不同的性质其借方和贷方的性质不同,如资产类帐户其借方代表增加额,贷方表示减少额,但有些备抵类帐户性质方向相反。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189 评论(11)

乐趣小鱼

这个这个,就跟你吃饭为什么是左手端碗,右手拿筷子一样

32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