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毛毛虫妈
我国旧时的工商业的会计记账簿记虽然样式千差万别,但仔细究之,较为被民间广用的有起初的龙门账。明末清初晋商实行的“龙门账”,就是一套既简单又明确的商业会计法。其价值与意义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龙门账”的“会龙门”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会计原理之一。有的会计学家甚至认为“龙门账”是我国会计的开端。具体说,“龙门账”对我国会计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促使记账方法向复式记账发展。由于“龙门账”需要对进、缴、存、该进行全面、连续的核算,过去单式记账法难于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促使记账方法朝复式记账发展。清末民初出现的“三脚账”,便是在“龙门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在“龙门账”的基础上发展成“四脚账”,更具备了复式记账的某些条件。二是发展了记账原理,为现代商业会计奠定基础。“龙门账”能够根据商业经济活动的特点,把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比较科学地划为四大类,并阐明了进、缴、存、该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提出了“合龙门”的科学原理,是对会计学的重大贡献。三是初步确定了会计的基本职能。“龙门账”通过进、缴、存、该四大类的记账、复账、报账等几个环节对商业经营过程进行控制和观念总结,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作为业主对今后工作决策的依据。基本上起到了能反映经营情况、监督经营行为和促进经营发展的作用,初步确定了会计基本职能。后来发展产生的“跛脚账”即“三脚账”和“天地合账”即“四脚账”在陈家轩编《商业辞典》中指出“三脚账乃一账项而可过入两处之谓。例如某甲批货500元在日清簿记录,即以此账过入总簿某甲账项下,同时又可过入兑货簿,其性质等于新式簿记。”在李梦白的《对于中式簿记原理之另一贡献》中指出“跛脚账一名三脚账,除对外转拨项须同时记入来账与去账两方外,期于现银出纳及货物买卖账项,则仅记起一方……。惟于流水簿上现银出纳部分,每隔若干日加以结算,求出差额,以验银柜存款是否相符,谓文流水结存。”根据我国对三脚账的认识和研究,可看出记账程序一般为花流(又名草流)→清流(又名二流)→总清(又名分户簿)记账的规则为转账记两笔,现金仅记一笔。四脚账是在三脚账的基础发展出来的。在陈家轩编《商业辞典》中解释到:“中国式簿记之复式簿记,俗称四脚账,又名天地合。即以一项货款分记于上下两格,上格记来账,下格记去账,而此上下二格所记数额必当符合,否则必有所遗漏或错误也。”在李孝林等著的《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中指到:“四脚账之所以得名,可能是因为几既要按照复式记账的原则在流水簿使用两个账户,又要过入分户簿的两处对账户;也可能是由于流水簿上现金业务和转账业务都要记两笔。”四脚账的记账规则是草流→四脚账(又名日清账)→总清账。采用收付或来去等反向的记账标志。在我国三脚账和四脚账的长期应用,知道封建社会结束还在沿用。后由于国外的入侵造成了我国本不完全的会计史料更遭到破坏。原有的经验也受到影响及破坏。未能继续发展沿用。开始了结合国外会计方法的新记账方式。
冷夜寒池
明清时期,民间商业会计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分为进、缴、存、该四类,其中“进”类核算所有收入项目;“缴”类核算所有支出项目;“存”类核算所有资产项目;“该”类核算所有负债项目。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进-缴=存-该。会计学界一直把这种分类以及四者的关系叫做“合龙门”,据此而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叫做“龙门账”,并把“龙门账”称为中国最早的复式记账法。据某教授考证,明清时期山西商界把经济业务分为进、缴、存、该四类并把四者的关系确定为“进-缴=存-该”,实际上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所确定的会计要素和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分类以及所建立的平衡关系,恰恰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会计要素及其恒等式。这也就是说:明清晋商中式会计的会计平衡式“进-缴=存-该”与西方会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异曲同工之妙,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西方复式记账法的基础,“进-缴=存-该”何尝不可能是中式会计复式记账的基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