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9

麦麦舞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对公司的纳税举报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子9451

已采纳

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举报立功可酌情减刑。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偷税漏税罪的法律规定: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前款行为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扩展资料

危害税收征管罪具有以下特点:

一、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均为故意犯罪,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故意,过失不能构成。从犯罪目的看,基本都是牟利性犯罪。

二、依据新《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除抗税罪外,单位可以构成绝大多数危害税收征管犯罪。

三、新《刑法》对危害税收征管罪普遍规定了罚金刑,且都有罚金下限的规定,体现了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打击牟利性犯罪的原则。

四、新《刑法》第212条对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规定了税务机关追缴税款优先的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检查法律法规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会计对公司的纳税举报

328 评论(11)

燃情咖啡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是有关系,因为会计负责公司的税务事项,承担主要责任的人依次为公司经理-财务负责人-部门经理-会计。第一责任人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如果是逃税漏税(偷税),要看税务机关的认定了。如果只是公司补税和罚款,且能按时补缴入库,就不会再追究个人责任。如果公司没有补缴能力,予或其他原因税务收不到此税款,税务征收机关就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察,这时候就要追究法人代表、会计主管、经办会计等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9 评论(12)

华师小超

老板授意会计做假账偷税,数额巨大,会计无耐离职,如果离职会计去举报公司偷税,是立功表现,不会受到处罚,而且应该奖励。如果这个会计不举报,别人举报了,或者是税务找出来,这个会计也托不了干系,会与老板同样受到法律的治裁。

94 评论(10)

艾利希尔

老板授意会计做假账偷税,数额巨大,会计无耐离职,如果离职会计去举报公司偷税,是立功表现,不会受到处罚,而且应该奖励。

如果这个会计不举报,别人举报了,或者是税务找出来,这个会计也脱不了干系,会与老板同样受到法律的治裁。

第一责任人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如果是逃税漏税,要看税务机关的认定了,如果只是公司补税和罚款,且能按时补缴入库,就不会再追究个人责任。

如果公司没有补缴能力,或其他原因税务收不到此税款,税务征收机关就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察,这时候就要追究法人代表、会计主管、经办会计等的法律责任。

逃税的责任要比漏税的责任大,做为会计,首先不能违法,可以合理避税,但不能偷逃漏税。

扩展材料:

一、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偷税记账凭证;

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

4、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二、对偷税行为的处罚:

1、对纳税义务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16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