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32

瑶瑶瑶姚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保管期限2016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愿乐活

已采纳

会计账簿类保管期限如下:

1)总账 15年(包括日记账)。

2)明细账 15年 。

3)日记账 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为25年)。

4)固定资产卡片 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5)辅助账簿 15年。

扩展资料: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档案名称保管期限备注:

一、会计凭证类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15年其中:涉及外事和"转制"的会计凭证永久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年

二、会计账簿类

日记账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

明细账15年

总账15年包括日记账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存5年

辅助账簿15年

涉及外事和"转制"的会计账簿永久

三、会计报表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的汇总会计报表

主要财务指标快报3年包括文字分析

月、季度会计报表15年包括文字分析

年度会计报表(决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类

会计移交清册15年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15年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25年

主要财务会计文件、合同、协议永久

参考资料:会计账簿保管期限-中国会计网

会计保管期限2016

297 评论(12)

飞翔25874325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起施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总账、明细账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等。会计档案具体包括:(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二)会计帐簿类:总帐,明细账,月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帐簿,其他会计帐簿。(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拓展资料:会计档案保管年限一、会计凭证类1、原始凭证、15年。2、记账凭证、15年。3、汇总凭证、15年。4、总账、15年、包括日记总账。5、明细账、15年。6、日记账、1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7、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8、辅助账簿、15年。三、财务报告类、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包括文字分析。2、年度财务报告(决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四、其他类1、会计移交清册、15年。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5、银行对账单、5年。

117 评论(11)

快乐齐分享yeah

你好!我查阅的资料里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具体如下: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备注一 会计凭证 1 原始凭证 30年 2 记账凭证 30年 二 会计账簿 3 总账 30年 4 明细账 30年 5 日记账 30年 6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7 其他辅助性账簿 30年 三 财务会计报告 8 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10年 9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永久 四 其他会计资料 10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0年 11 银行对账单 10年 12 纳税申报表 10年 13 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30年 14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15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16 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永久 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备注财政总预算 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税收会计 一 会计凭证 1 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 10年 10年 2 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 10年 3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 30年 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4 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 30年 包括:拨款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二 会计账簿 5 日记账 30年 30年 6 总账 30年 30年 30年 7 税收日记账(总账) 30年 8 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记簿 30年 30年 30年 9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三 财务会计报告 10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永久 下级财政、本级部门和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1 部门财务报告 永久 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2 财政总决算 永久 下级财政、本级部门和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3 部门决算 永久 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4 税收年报(决算) 永久 15 国家金库年报(决算) 10年 16 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决算) 10年 17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10年 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8 税收会计报表 10年 所属税务机关报送的保管2年四 其他会计资料 19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0年 10年 20 银行对账单 10年 10年 10年 21 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30年 30年 30年 22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永久 永久 23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永久 永久 24 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永久 永久 永久 这个表很复杂,但是也很全面,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89 评论(14)

倾城闸北摄影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扩展资料:

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 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 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 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新《管理办法》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移交、销毁等方面对电子会计档案均进行了相应规定,主要包括:

一是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了会计档案的范围,规定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二是规定满足一定条件时单位内部生成和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

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四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对机关和企业文件材料的定期保管期限进行了调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分别将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统一为10年、30年。

另外,会计档案在很多民事案件中都作为重要证据,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但大部分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都低于20年。

为便于单位档案的统一管理,并结合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需求,我们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参考资料: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财政部

149 评论(10)

喵小贝贝

按照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5年、10年和30年。在需要定期保管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会计档案中,固定资产卡片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保管期限为10年;总账、明细账、会计档案移交清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保管期限为3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为永久保管。

196 评论(11)

爱吃肉的饭团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起施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总账、明细账的保存期限由15年变为30年,等等。具体请见下表: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特点,分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档案即长期保管,不可以销毁的档案;定期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年度决算财务会计报告; 资本金、股金及股权明细; 开销户登记簿; 客户挂失申请书、挂失登记簿、补发凭单(卡)收据; 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关注微型公总号搜、索kckaoshi可关注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一套!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销毁清册; 7有价单证、业务公章销毁清册; 机构变动交接清册; 有权机关查询、冻结及扣划书; 己用凭证、账簿登记簿; 会计系统数据移植日的所有会计档案; 会计初始环境文本、 基础数据维护修改有关记录、 文件; 其他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3、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下级行上报的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度 报表及附件、说明);联行往来清单及查询查复书; 密押代号表使用保管登记簿; 存、贷款单位余额对账回单; 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卡片;客户申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基本资料、协议; 其他需要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各级行本身及汇总全辖的日计表;会计系统运行日志; 不定期报表;会计检查工作底稿、检查报告、整改情况等检查资料;流水账; 其他需要保管三年的会计档案。

109 评论(8)

比尼爱汤姆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序号档案名称保管期限备注一会计凭证类1.原始凭证15年2.记账凭证15年3.汇总凭证15年二会计账薄4.总账15年包括日记总账。5.明细账15年6.日记账1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7.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8.辅助账簿15年三财务报告类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9.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包括文字分析10.年度财务报告(决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四其他类11.会计移交清册15年1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1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1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15.银行对账单5年附: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保管期限序号档案名称财政总行政单位税收备注预算事业单位会计一会计凭证类1.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10年10年表及缴库退库凭证2.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10年3.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15年包括:原始凭证、各种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和传票汇总表。4.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15年缴款书存根联在销号库凭证后保管2年。5.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15年包括:拨款凭证和其其他会计凭证他会计凭证。6.农牧业税结算凭证15年二会计账簿类7.日记账15年15年8.总账15年15年15年9.税收日记账(总账)和25年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10.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15年15年15年记簿11.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25年25年账12.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定资产明细账(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三财务报告类13.财政总预算永久14.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10年永久15.税收年报(决算)10年永久16.国家金库年报(决算)10年17.基本建设拨、贷款年报10年(决算)18.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3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2年。19.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5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报表2年。20.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5年所属单位报送的保管月、季度报表2年。21.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10年电报保管1年,所属报表)税务机关报送的保管3年。四其他类22.会计移交清册 15年15年15年23.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永久永久24.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永久永久注:税务机关的税务经费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按行政单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办理。

228 评论(11)

迪士尼0918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扩展资料:

新《管理办法》共31条,与原《管理办法》相比,主要作了以下调整: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二是增加并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三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四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五是调整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并延长了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期限。

新《管理办法》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移交、销毁等方面对电子会计档案均进行了相应规定,主要包括:

一是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了会计档案的范围,规定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二是规定满足一定条件时单位内部生成和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

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四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鉴定销毁工作是档案销毁的前提和基础。原《管理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定工作和有关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销毁的最主要责任归于单位负责人。

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远远超过最低保管期限且符合销毁条件的会计档案,单位负责人一般也不愿销毁,大量已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占据了储存空间,造成了资源浪费。

因此,新《管理办法》增加了鉴定销毁环节,要求“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原《管理办法》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事务,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再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既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为此,新《管理办法》删除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单位内部组织监销的有关要求,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账簿

22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