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4

lulu酱求好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财务会计王跃堂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素年錦時

已采纳

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学考研数学是301数学一。 南大学校很有名气,但会计学实力在国内一般。 其实,目前会计学的强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财政部科研所等,都是考数学三,也可考虑。

财务会计王跃堂

98 评论(14)

宅男阳光刺眼

上交大 会计 初试是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你去看下上交大招生目录【文远上交】南大会计专业算不上南大的强专业但专业学位的学习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名校就够了。MPAcc初试均为统考,科目是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合计200分)和②204英语二(100分)。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在复试中进行考核。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南大会计专业参考书目:《会计学概论》(第二版)杨雄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财务会计》王跃堂 、陈丽花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财务管理导论》陈志斌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38 评论(11)

super阿狸

南京大学会计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政治本人政治是属于完全不灵,零基础那种,高中学的理科,所以基本没接触政治。我大概是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基本是保持每天看1.5h的政治。前期用的教材主要是上一年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到新的考研大纲出来就看看有什么新增加的知识点,后期的话就是到了11月份开始看风中劲草,顺带着背一点,然后把肖秀荣的1000题再看了一遍。接着就是12月中旬开始背启航的20天20题以及做肖四、任四了,因为知道自己的基础比较差,所以后期花在政治的时间上会比较多,一天3.5h左右吧,基本最后几天是狂背肖四了,背了大概3遍吧,基本把大题背的烂熟,但是最后考到的不多,考试时就把背的和以前看到的多扯扯的,尽量写得工整一点吧。

英语英语的话,基础还可以,但也只是停留在勉强过了六级的级别,没过六级的童鞋也不要觉得压力大,因为考研英语题型和六级是很大不同的,至少没有听力,考研英语很大部分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

我大概是3月中旬开始准备考研的,英语也是这个时候开始的,从3月中旬到6月初这个阶段,我英语只是背单词,用的新东方的红皮单词书。(很多同学问用红皮单词书和绿皮乱序版的哪个好一点,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太纠结,看个人喜好吧,关键是选定一本书,踏踏实实把它背下来。)

基本是每天背一个单元,再加上有时候不去看书,所以到6月初,我基本是完成了一遍,但是可能能记住的单词并不多。接下来就是期末阶段了,期末考试结束,休息了两天,已经6月底了,买了本张剑的阅读黄皮书基础版(不是真题),开始重新背单词,然后顺带一天做个一两篇阅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熟悉单词。这时会发现很多阅读里的单词开始能够记住它的意思了。到暑假结束,这时单词已经过了两遍了(可能进度会有点慢,但是能记住就行了),阅读做了一半,感觉不想做这本书了,所以9月份开始做真题了,买的还是张剑的历年真题黄皮书,基本一天做两篇阅读,然后把阅读里一些记不住的单词圈出来,在单词书里找到,重新记一遍,这样,整个真题书做下来,又相当于背了一遍单词。这个阶段不可能像前期一样一天拿出几个小时专单词,只能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比如早上刚到考研教室背个10来分钟,吃完晚饭再背10分钟这样。

英语一的阅读真题做完一遍后,发现有很多技巧不会,就去网上找了新东方的英语视频拿来看了两天,学习完这些阅读解题技巧后,回过头来把阅读真题又做了一遍。到11月份之前,英语复习上,我基本上就是背单词和做阅读。

阅读基本搞定后,然后就是复习作文和翻译了,作文的话,背的是老蒋的高分作文,前期多背背,不一定能背下来,但是背过之后会熟悉很多,然后到12月份开始自己一些作文模版,这样在考场上能节约很多时间。翻译的话,我是复习得太晚了,一开始轻视了它,到后面做模拟题才发现翻译是个大问题,于是去买老蒋的翻译书来看,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就看了几天,勉强学到一点技巧,最后在考试时翻译还是做得很不好,所以建议大家可以早一点复习翻译,毕竟分值也有15分啊!

到12月中旬之后,就是模拟了,买了老蒋的最后4套卷,基本是每三天解决一套吧,最好是挑出下午的三个小时,像考试一样认认真真做下来,提前适应这种节奏,还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这四套卷子控制时间。做完一套卷子,用两天的时间去分析错的地方,争取考试时不出错。四套卷子做下来,自己英语的做题模式也就形成了,这时候别太在意模拟做题的分数,踏踏实实上考场吧!

数学数学是我自己考研的一个优势吧,大学几门数学课学得还可以,但是前期还是犯了轻视它的错误,把数学想得太简单了点,导致后面有点不顺,好在及时调整过来了。所以,不管你大学本科数学学得怎么样,还是要足够重视数学的,这是拉分的关键。数学的复习,我是从3月中旬开始的,没有看课本,直接买了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开始啃。一开始看的时候,会感觉挺吃力的。特别是微积分部分,因为是大一学的,早就遗忘了,重新拾起来有点困难,而且全书上的题会比课本难一些。所以,建议后面考研的同学,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先看一遍本科的课本,打一下基础,后面看全书会轻松点。全书第一遍会看的比较慢,有时候一天几个小时也就看个几页,而且很多题不会,这时候不用太着急,因为不会是很正常的,如果第一遍就所有题都会了,那真是有点轻视永乐大帝了…..第一遍全书看完,已经是六月底了。然后暑假开始看第二遍,这时候会比看第一遍快一些了,已经很多东西会了,接下来就是啃难啃的了。专心把每章自己不会的给学会,不一定都能弄懂,只能说争取吧,同时可以适当做一些笔记。到暑假结束,全书已经看了两遍了。然后把整理的笔记看了几天。然后买了本660题,看全书第三遍的同时,晚上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做660题中的选择题,660题的难度还是挺大的,简直是哪里不会考哪里啊,所以做错时也别太沮丧,因为做660题的目的是利用它来扩大知识面,防止考试中的一些偏题。

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对于数学方面的复习心得,我的建议是不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是追求自己到底理解了多少。不用羡慕旁边的人全书看了几遍几遍的,因为他们可能是看的快点,但是不一定很多该掌握的知识点都掌握了。之前13届有个考其他学校的学姐,全书就看了一遍,看了半年,看得很细,结果也考了140+,所以,数学在质量而不在数量。还有就是看数学应该是哪里不会看哪里,越是错的就越要盯着看,直到盯这类题目盯到下次自己看到这种题目就产生条件反射,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该有的错误了,至于那些自己会的知识点,做题时带过就行了,不要花太多时间。

专业课初试的专业课我用的是南大给出的参考书目:

《会计学概论》(第二版)杨雄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管理会计》冯巧根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财务会计》王跃堂、陈丽花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成本会计学》欧阳清、杨雄胜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会计的专业课一本一本都是重量级的,内容就不多说了,看了就知道。基础会计我觉得应该是最简单的,但也是考的最少的,其中的内容财务会计上都有,甚至和财务会计的说法不一致,导致背的时候不知道背哪个好。我建议看一遍基础会计就行了,知道个大概,不要耗太长时间。财务会计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最好在看书之前先看一下真题考啥,研究一下真题你就知道哪些是重点了。看书的时候遇到相近的专业名词记得做记号并记忆,以你的眼光能出题的地方就做记号背诵,当然真题中考到的一定要会,因为你要是研究过南大会计的真题就会发现有很多都是相似的,甚至是重复的。即时到时遇到了,也能捡相关的知识点答一下。财务会计的很多细小的地方也要看,财务会考到很细知识。成本会计书很厚,我觉得前半本书涉及的考点很多,后半部分就看不懂了,也没那么多时间伺候他们了,我把成本核算方法(分类,分步法那块)前面详细的看了,并背了,后面的跳着看的,看到作业成本法这样的重点我还是整理了,从它的定义,到原理,到特点,应用稍微看了一下,今年除了一道作业成本法的答题着实吓我一跳,幸亏我懂它的原理加上题目本身不难,就过去了。管理会计书内容不多,很多知识点在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上都有,复习起来容易些,甚至有些研友都不看,我建议还是看一下比较好,特别是后面一些最新的东西还是要整理背诵的,例如平衡积分卡,我把它的定义,四个维度的设计,相应的指标,四个维度的关系,平衡积分卡的优势及在实用中是如何发挥它优势的整理了一套。我还在网上买了一本聚英南大的南京大学920会计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里面有真题解析,这点挺好的。结合教材复习,对专业课知识的复习都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和巩固,特别是在后期强化冲刺复习阶段了。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是看书,最好是看得细一点。

结语:两天的时间,终于写完了,也许还有很多没写到的地方,但是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全部了,希望能让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少一点迷茫吧!也希望后面考上研的你们能够将考上分享经验的传统传承下去,让考研这条路稍微变得好走一些。祝大家考研顺利!

127 评论(13)

qq1138566105

还行,是名校就去

244 评论(8)

天生萌妹

这是复旦大学的金融学招生情况,其实多数都是联考,建议你去买一本《2010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金融学基础”考试大纲》(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指导小组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参考一下。招生院系: 经济学院 院系说明: 本院拟招收30%-40%左右推免生。 专业代码 020204 专业名称 金融学 招生人数 89 研究方向 01 国际金融02 货币银行学03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04 国际财税05 保险学06 金融市场07 数学金融08 投资学09 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10 基金管理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1金融学基础(联考) 复试科目 外语 考试方式 口试 专业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世界经济 考试方式 笔试 公共经济学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30% 备注 1.05方向招6名。08方向招2名。09方向招2名。10方向招自筹生50名。2.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南京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考研科目 研究方向 01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02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03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04审计理论与方法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920会计学(含会计原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复试:财务管理、会计学 参考书目 《会计学概论》(第二版)杨雄胜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会计》冯巧根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财务会计》王跃堂 、陈丽花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成本会计学》欧阳清、杨雄胜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财务管理导论》陈志斌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备 注 不接受单独考试。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会计专业政治,英语,数学,加专业课,具体可查询报考学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目录里详细的考试科目。

218 评论(10)

爱思晴儿

1.殷俊明、王跃堂, 2010, 供应链成本控制:价值引擎与方法集成, 会计研究4 2.黄溶冰、王跃堂, 2010, 我国省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实证分析(2002-2006), 会计研究6 3.王跃堂、王亮亮、彭洋, 2010, 产权性质、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基于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9 4.黄溶冰、王跃堂, 2009, 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基于审计委员会的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 5.黄溶冰、王跃堂, 2009, 资源型经济如何摆脱“资源诅咒”——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江海学刊2 6.王跃堂、王亮亮、贡彩萍, 2009, 所得税改革、盈余管理及经济后果, 经济研究3 7.Shimin Chen, Yuetang Wang, Ziye Zhao, 2009, Regulatory Incentives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Asset Impairment Reversals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Vol.24, Issue 4 Fall, Vol.24, Issue 4 8.王跃堂、朱林、陈世敏, 2008, 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 会计研究1 9.王跃堂、周雪, 2006, 管理层披露的信息可信吗?, 经济管理5 10.王跃堂、涂建明, 2006, 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掏空、支持,抑或价值最大化?, 中国会计评论1 11.王跃堂、涂建明, 2006, 审计报告标准改变的经济后果, 财经研究12 12.王跃堂、赵娜、魏晓雁, 2006, 财务业绩报告述评, 会计研究5 13.王跃堂、涂建明, 2006,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11 14.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 2006, 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 经济研究5 15.王跃堂、周雪、张莉, 2005, 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的行为?, 会计研究8 16.王跃堂、赵子夜, 2004, 出口退税滞后的经济后果:来自外贸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会计评论Vol.2 (1) 17.王跃堂、张莉、赵子夜, 2004, 会计国际化与经济环境: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12 18.王跃堂, 2004, 不完全披露假说与信息披露的监管, 南京大学学报4 19.王跃堂、钟蕾, 2004,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独立性还是可靠性, 审计研究4 20.王跃堂、毛旦霞、罗慧, 2004, 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会计研究1 21.Shimin Chen, Yuetang Wang, 2004, Evidence from China on Value-Relevance of Operating Income vs. Below-the-Line Item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Vol.39 (4) Vol.39 (4) 22.Charles J. P. Chen , Shimin Chen, Xijia Su, Yuetang Wang, 2004, Incentives for and Consequences of Initial Voluntary Asset Write-downs in the Emerging Chinese Marke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 Vol.3 (1) Vol.3 (1)

24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