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0

北京美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无纸化核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岁半的猫

已采纳

关于会计分录录入,要和书上一样,借贷之间空格;多借多贷要保持对齐。

会计分录书写格式的要求如下:

1、先借后贷,分行列示, “ 借” 和“ 贷” 字后均加冒号,其后紧跟会计科目,各科目的金额列在其后适当位置。“ 贷” 字与借方科目的首个文字对齐,贷方金额与借方金额适当错开。

2、在复合会计分录中,“借” 、“贷” 通常只列示在第一个借方科目和第一个贷方科目前,其他科目前不再列示“ 借” 或“贷” 。所有借方、贷方一级科目的首个文字各自保持对齐;所有借方、贷方金额的个位数各自保持右对齐。

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编制格式及种类:

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会计无纸化核算

314 评论(14)

家的塑造者

请参考如下信息。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其中第四十条、四十一条对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以及企业获得的需要外部单位或者个人证明的原始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可不输出纸面资料的情形做出了相应规定。可以说,《规范》在政策层面实现了无纸化的破冰,是工作规范的重要突破之一,对企业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乃至对整个社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规范》的出台将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会计软件和相关服务质量,并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电子资料能够代替纸面资料,然而受过去文件规定以及习惯和观念的束缚,企业不得不将电子会计资料输出为纸面文件,造成纸张、设备、能源、人力以及储存空间的消耗。另一方面,《规范》从政策制度层面认可电子会计资料的有效 性,免除企业对一定范围内会计资料的打印责任,并对相关的要求做了详细说明,这既方便会计人操作,也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信息化主体作用。“尽管无纸化是方向,但从会计资料作为会计核算结果的证据和线索,具有保存价值来讲,会计资料无纸化也不是无条件的。《规范》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的规定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资料可以无纸化管理;二是只有在保证会计事项可追述、可证明的条件下,才能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两条规定的区别在于,第四十条是关于内部生成会计资料的,而第四十一条是关于外部获取会计资料的。”据了解,《规范》明确规定,可以无纸化管理的内部生成会计资料有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这里的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而辅助性会计资料则含义宽泛,包括固定资产卡片、项目辅助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各种会计资料。《规范》自2014年1月6日起施行,1994年6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财政部要求,工作规范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会计软件若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当自工作规范施行之日起3年内进行升级完善,以达到要求。

22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