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碗儿
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1号》,事业单位收到无偿调入固定资产,应按调出方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即净值+税费。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
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折旧概念的产生即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
扩展资料:
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预测只是一种估计,因此有很大的不准确性,有时偏差会很大。根据该标准,企业应至少在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和调整。
修改后采用的会计估计比修改前更合理,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企业应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并按未来适用的方法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但是,税法规定,固定资产估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改变,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
锐客家族
固定资产的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不同的归属计入不同的账户:1、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录为: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2、企业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录为:借:销售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3、企业生产制造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分录为:借:制造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折旧:折旧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折旧的本质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参考资料:《初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