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5

别吃哥的菜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老物件有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独步幽森

已采纳

老物件有磁带、黑白电视、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BB机、老式台式电脑、小人书等。1、磁带: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或其他信号的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是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磁记录材料。2、黑白电视:黑白电视机,是一类只能显示黑白两色的电视机。在电视发展的早期,包括电视节目的录制和电视机的接收显示,都只能体现黑白两种颜色。3、缝纫机: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4、凤凰牌自行车:凤凰自行车源于1897年中国第一家自行车车行同昌车行,有百年历史。品牌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发展过程中,以自主研发为主,追求技术创新。5、BB机:BB机一般指寻呼机。无线寻呼系统中的被叫用户接收机。由超外差接收机、解码器、控制和显示等部分组成。6、老式台式电脑:台式机,是一种独立相分离的计算机,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无联系,相对于笔记本和上网本体积较大,主机、显示器等设备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电脑桌或者专门的工作台上。7、小人书:小人书一般指连环画。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

会计老物件有哪些

265 评论(14)

大嘴小鲨鱼

1.火盆。是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火盆,也叫"神仙炉",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与传奇色彩。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但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虽然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解放前,大多数农家都有火盆,是冬日取暖不可缺少的器物。旧时,物质火盆文明落后,加之农民生活素来清苦,冬日无防寒设备,就用火盆取暖。

2.柸模子。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村盖房子制作土坯时使用的工具。那时候农村盖房子,墙体主要材料是土坯(俗称“坯头子”),像现在使用烧制的砖头一样,不过土坯要比砖头个头大得多,重得多。坯模子是一个木质的模具,模具内的空间长度约为40-50公分,宽为20-30公分,高度为10公分左右。制作土坯的过程叫“脱坯”。

3.煤油灯。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那时候,各户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4.嘎斯灯。“嘎斯灯”是可以用铁皮自制的,分为里外两个筒,外筒朝上的一端留个气孔焊接一个长长细管做灯芯,拿几块像干硬了的石灰一样的石头放进去,再加点水盖上,从上边铁质灯芯里就能冒出气来燃烧,蓝色的火焰发出丝丝的声响,有些类似于电气焊的火光,亮度比蜡烛暗些。后来,据说因为搞不到“电石”,“嘎斯灯”逐渐被更方便的蜡烛取代,具体啥原因我不得而知。但黄县电影院门前,很长一段时间还可以见到小商贩们的“嘎斯灯”在风中依旧影影绰绰的燃着。

324 评论(11)

晓云1123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老东西就是以前的大架子自行车,现在很多的自行车都是非常灵巧,像以前那种大家的自行车已经非常少见了。

211 评论(9)

红月光薇儿

有很多这样的老物件,比如说有雪花膏,棒棒油,陶瓷盆,压水机,秤砣,针线框,君用背壶,焊烟袋,收音机,麦芽糖,竹蜻蜓,黑白电视机等等。

130 评论(15)

宝宝晨123

中国传统物品有虎头帽、剪纸、绣花鞋垫、折纸扇、风筝 、中国字、玉佩 、玉手镯、 玉如意 、玉麒麟、香包石头镜、藏银饰品、水墨画、刺绣、红楼梦、红木仿古家具。

166 评论(12)

魔王夫人

木梳、簸箕、竹筐、草帽、榔头、扁担、金簪银钗、百岁长命锁、内胆暖水壶、搪瓷保温杯等等。

24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