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9

花花洒洒洒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茎泽蓝2011

已采纳

期初存量为RMB14000的4000T+本期增加的单价4的1000T+本期增加的单价4.2的1000T。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本月共发出1000+4000T,所以期末应当结存的是4.2*1000T=4200元。计价方法的改变导致当期存货结转价格。如果是生产耗用,会影响生产成本继而是产成品,根据是否销售影响产成品价值或营业成本列报价值。影响可以该题为例按加权平均算个数(假设是直接对外销售),然后和目前结转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差异说明。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

163 评论(13)

Meow儿儿

问题一:公司领导决定错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除以下两种情况外:所有的规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1.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由此可以推知,公司领导决定错误。补充说明的是,购置的固定资产,即使设备闲置,也应计提折旧。问题二:固定资产初始金额错误。厂房建造完成,应把在建工程账面100万和土地使用权的20万转固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厂房的固定资产初始金额为120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在当月投入使用,当月不计提折旧,应在下月计提。根据规定,应在下月,也就是11月末计提折旧。借方科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成本或损益类科目,贷方累计折旧。年折旧金额=(120万-120万*1%)/10年月折旧金额=年折旧金额/12月问题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钟采纳了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就应当予以确认。此案中,该项设备仍处于使用中,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且处置该项设备将带来的现金流120万远大于原价50万扣除折旧20万后的净值30万。所以该项设备不考虑计提减值损失。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原价50万-累计折旧20万=30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公允市场上价值的变动。该案中若有以前年度计提的累积折旧,应和当年计提的折旧予以加和。且累积折旧的总额应不大于原价与净残值的差。

267 评论(14)

Alice兔籽宝宝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案例1:(1)、甲公司购入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00000+20000=320000元。借: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320000贷:银行存款 320000(2)、每年应计提折旧额=(320000-20000)÷5=60000元则: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0÷2=30000元说明:由于你题中没有告诉该汽车的用途,我就以销售部门使用给你作相关处理:借:销售费用 30000贷:累计折旧 30000(3)、2007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320000-30000=290000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20000元,则发生减值。减值额=290000-220000=70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0000(4)、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20000-10000)/4=52500元借:销售费用 52500贷:累计折旧 52500(5)、2008年末减值测试前,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00-25200=167500元,其可收回净额为188000元,未发生减值。故不作账务处理。案例2、(1)、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应交费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贷:应付账款 23400(2)、借:原材料-A材料 22000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材料成本差异 2000(3)、借:生产成本 25300(230×110)贷:原材料-A材料 25300(4)、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50000×40%)贷:银行存款 20000(5)、借:原材料-B材料(暂估) 12000贷:应付账款 12000(6)、借:原材料-A材料 44000(400×110)材料成本差异 6000(50000-44000)贷:预付账款-甲公司 20000银行存款 30000(7)、本期购进A材料数量=(200+400)=600件本期形成材料成本差异额=-2000+6000=4000元(借方,超支差异)合计形成的超支差异率=(4000-1855)/(600+50)=2145/650=3.3元/件则:结转差异额:发出材料应结转额=230×3.3=759元,结余材料应结转额=(4000-1855)-759=1368元借:生产成本 759贷:材料成本差异 759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170 评论(12)

晴天花生

07年的费用化。。,借 财务费用 60 贷 应付利息60 08年应资本化的利息 60+90+120借 在建工程120 贷 应付利息120

258 评论(8)

上官雨霖

(1)由于存货改为先进先出法,因此1月5日发出的1000t存货单价为1月初库存存货的单价,即12月31日的存货单价;1月25日发出的4000t存货,3000t为期初存货,1000t为1月3日购入的存货,因此1月31日账面价值的计算过程如下:14000/4000*()+(1000-1000)*4+1000*4.2=4200元(2)有影响。假设:发出该存货为销售业务,且为企业主营业务。如果仍使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那么计算为:存货单位成本=(14000+4*1000+4.2*1000)/(4000+1000+1000)=3.7元/吨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3.7*(1000+4000)=18500元本月库存存货的成本=3.7*(6000-5000)=3700元如果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过程如下: 1月3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14000+4*1000)/(4000+1000)=3.6元/吨1月5日发出存货成本=3.6*1000=3600元1月20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3.6*4000+4.2*1000)/(4000+1000)=3.72元/吨1月25日发出存货成本=3.72*4000=14880元1月份发出存货成本=3600+14880=18480元1月31日存货账面=3.72*1000=3720元和(1)对比, 1月主营业务成本(损益表) 1月底存货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先进先出法 18000 4200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8500 3700移动加权平均法 18480 3720

26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