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0

水之云端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起舞徘徊风露下

已采纳

如果按月缴纳所得税的就按月计提,按季度缴纳所得税的就按季度计提。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计提的当期必须结转:

计提所得税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上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

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2、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3、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4、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

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

232 评论(11)

非人勿扰的2016

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扩展阅读计提企业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结转企业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260 评论(13)

leleba2013

企业所得税实务难点(续)——企业重组、股权转让相关所得税处理 (吴基清) 中国税务报的这篇文章,混淆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被投资企业(B公司)与原投资转让方(甲公司)在纳税主体上的差异,导致案例表述不严谨(如收购甲公司土地使用权),政策分析各税种处理更是显得生拉硬拽。深层次原因,可能是没能准确理解会计上报表主体与所得税上纳税人的辩证关系。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在所得税上只能有两个直接参与方,即投资方A公司和被投资方B公司,A公司向B公司投入非货币性资产(减少投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向A公司支付自身企业股权(增加投入的非货币性资产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 根据本文案例描述推敲,相关方是不能适用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政策的,而可以考虑申报适用企业重组(资产收购)特殊性所得税处理,所得税上可以有多个参与方——甲公司主导收购A公司资产,以子公司B公司股权做为交易对价。 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的异同点: 1.特殊性税务处理在所得税上可以有多个参与方,而一笔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在所得税上只考虑两个参与方; 2.特殊性税务处理有的类型要计算收购资产(或股权)和股权支付两项占比,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无比例要求; 3.特殊性税务处理中相关资产计税基础不变,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中被投资方接收非货币性资产以评估公允价值做为计税基础; 4.尽量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一般100%以股权为对价,但如果特殊情况产生非股权支付额,则要与特殊性税务处理一样,都应计算非股权支付额对应资产转让所得。原文: (本文刊载于中国税务报2018年07月20日星期五B4版)例解递延纳税处理的关键点刘玉章   近几年,国家为了鼓励企业资产重组,出台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纳税,就是重要举措之一。    案例    A公司于2018年5月30日收购B公司80%的股权。B公司全部股权原价16900万元,80%股权的原值13500万元,经过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价值为15000万元。合并中,A公司向B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购买的土地使用权原值为12000万元,累计摊销1200万元,净值10800万元,评估价15000万元。A公司由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评估增值,当年实现利润总额4200万元,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分析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第一条规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不征增值税。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企业改制重组有关土地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7号)规定,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且原企业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原企业将房地产转移、变更到合并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    (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A公司非货币性资产转让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税处理    一、A公司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评估增值=15000-(12000-1200)=420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公司)    15000    累计摊销 1200    贷:无形资产 12000    资产处置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4200    借:资产处置收益 4200    贷:本年利润 4200    当年应纳税所得4200万元,无其他调整因素,税率25%,应缴企业所得税1050万元。但是,A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没有现金流量对纳税做保障,应当寻求税收优惠政策。    二、A公司递延纳税的财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规定,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1.投资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以公式表示:    股权的计税基础=非货币性资产原计税成本+已确认的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    2.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根据财税〔2014〕116号文件规定,递延纳税的纳税调整如下:会计确认的股权投资成本为15000万元,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4200万元一次计入当期损益;税法允许将利得分5年均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年均所得840万元(4200÷5)。财税差异3360万元(4200-840),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纳税调整明细表》(表A105100)第13行“六、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做纳税调减处理,将840万元(3360×25%)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0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84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10    第一年股权的计税基础=非货币性资产原计税成本+已确认的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10800+840 =11640(万元)。    第二年,对非货币转让会计不做账务处理,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额为0;税收递延确认非货币资产转让利得840万元,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A105100明细表第12行“六、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做纳税调增处理。账务处理时将210万元(840×25%)从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10    第二年股权的计税基础=10800+840+840 =12480(万元)。    3.财税〔2014〕116号文件规定,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收回投资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收回投资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可将股权的计税基础一次调整到位。    假设,A公司在第三年年末将B公司的股权转让,转让收入为17000万元,计算股权转让所得如下:    (1)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剩余的递延收益1680万元(840×2),在A105100明细表一次性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将“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420    (168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20    股权计税基础15000万元一次性调整到位。    (2)股权转让所得=17000-15000=2000(万元)。    4.财税〔2014〕116号文件规定,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注销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注销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将剩余的递延收益一次性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把“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益×25%)贷方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股权的计税基础调整到位,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甲公司的财税处理    财税〔2014〕116号文件规定,转让方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账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3500    投资收益 1500    应当注意的是,财税〔2014〕116号文件所称“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限于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居民企业,或将非货币性资产注入现存的居民企业。    (作者单位:北京刘玉章财税顾问有限公司)

325 评论(14)

欧比诺橱柜

计提本月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结转时: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缴纳时: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56 评论(11)

阿囧小胖只

计提本月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话,就直接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25%

年度的话,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扩展资料:

第一: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第二:通常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第三: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特别是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对企业征收所得税,还可以发挥贯彻国家特定政策,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第四: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中国现行税制中的所得税税类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3个税种。

中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

22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