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59444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对于采用权益法或者是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时候,是会存在母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或是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母公司的会计处理的。
对于这种交易,就是属于内部交易的,只有等这批商品销售给集团外的第三方的时候,才是视同销售已经实现了。如果没有销售的话,就是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的
当时受母公司理论的影响,计算合并净利润时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故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不会影响少数股东损益;而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未进行规范。
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税金=商品销售利润
商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
扩展资料: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应区分顺流交易与逆流交易处理。
1、顺流交易
顺流交易是指母公司向子公司销货等交易的行为。顺流交易未实现损益计入母公司个别表净利润,编制合并表抵销未实现损益时应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逆流交易
逆流交易是指子公司向母公司销货等交易的行为。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计入子公司个别表净利润,编制合并表全额抵销未实现损益时应按权益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实现损益
微尘8313
举个简单的例子,A对B投资,持股比例20%,投资以后A将公允价值为100万的存货出售给B,存货账面价值为80万,如果期末这部分存货没有对外出售,那么期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就是100-80=20万。如果期末前出售了80%,那么期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就是20*20%=4。
yukisnowfox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对于采用权益法或者是成本法进行核算的时候,是会存在母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或是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母公司的会计处理的。
对于这种交易,就是属于内部交易的,只有等这批商品销售给集团外的第三方的时候,才是视同销售已经实现了。如果没有销售的话,就是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的
关于内部交易损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我国仅对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了会计规范,并且将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全部调整合并净利润。当时受母公司理论的影响,计算合并净利润时已扣除少数股东损益,故未实现损益的抵销不会影响少数股东损益;而对于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未进行规范。
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商品销售收入净额
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税金=商品销售利润
商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对合并财务表会计规范的理念从母公司理论向经济实体理论转化,2007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权益法的规范进一步完善: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实现损益
奇奇怪怪的lemon
因为交易损益抵消后,A与B之间的内部交易就双方都不会有损益变动了。
未实现内部损益主要存在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内部存货交易中。从税法的角度,企业所得税按照个别报表的会计利润作为纳税基础,内部交易未实现对外销售时,合并层面会计利润低于税法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即会计上少计税,税法上多纳税,形成税会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存货对外销售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因此未实现内部损益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内部交易损益介绍:
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角度,即个别报表层面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合并抵消后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即资产的计税基础(个别层面:100万元)高于账面价值(合并层面:8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