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888888
不光是你,好多同学都迷恋肖老师,肖老师才貌绝佳,会计学有很高的造诣,写了好多论文,会计硕士研究生导师,注册会计师。 教学一流,他在徐州段庄广场徐州中华会计任教,教会计证,初级,中级课程。
张凉凉2779
没听过肖老师的课,初级实务听的是王颖老师,她讲课比较有激情,说话风趣通俗易懂,内容很全面,建议那些没有财会基础或基础薄弱的人选择她的课。当日就她的初级课程来说也有个“弱点”,因为她讲的很全面,所以课程时间要比其他个别同课程老师长很多。初期听到一半时我看其他老师的课程都快讲完了,一度想过听其他老师,后来还是习惯“王总”的授课方式继续听完了
红桃小K子
安徽大学会计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择校
想清楚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以后就业考公还是想多赚钱)、心里的择校因素优先级(地区/学校名气985 211/专业好坏)、你能承担的风险有多大。做好选择了就不要回头不要后悔,全力一搏。择校的时候,也是很困难。刚开始自己没有目标,东瞅瞅,西瞅瞅,也定不下来。后来某一天,我就突然很认真的觉得,我要去天津,我就想考天津的学校。但是,毕竟自己实力也没那么强,好学校咱也考不上,所以我就挑选了几个自己觉得差不多的学校找老师,让老师帮忙参考参考,在李老师、熊老师、杨老师的建议下,我最终选择了报考安徽大学。在此提醒大家一下,择校真的太重要了,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不要太高估自己。
二、初试备考:
1、数学
第一年刷的是新东方张宇的网课。第二年刷的是爱启航的张宇老师网课,基本上第二年张宇老师的所有课都听过,感觉还是比较有用的,20年的课应该算是他的一个小巅峰了。之前的网课都是只讲解重点,小的点稍稍一带就过了,20的基本上把所有的考点都讲了。他应该是快退休了,从他的话语中感觉到数学考试有可能改革,但是因为疫情可能改革推迟,早上岸早解放。前期的基础段多刷几遍,6月前结合1000题可以一直刷,每次感觉都不一样的。不要认为看过的就都记住了,考研人脑子都缺两个筋,大脑每天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多刷几次还是很有意义的。其次36讲的话,结合个人情况吧,张宇是把这个当做一个押题的工具,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刷视频挑重点看,爱启航APP上面有很多免费的视频,这个36讲的就是免费的。张宇老师是爱启航的老师,新东方就不展开了。
1、英语
第一年新东方,第二年新东方+唐迟老师阅读
朱伟老师单词。
新东方的英语确实蛮不错的,不过最近两年人才一直在往外走。19年朱伟走了,20年唐迟走了。大家结合自己需要可以分部分选择老师。推荐的话,阅读选唐迟的,单词可以选19版之前朱伟老师的,作文选王江涛老师的。
朱伟老师讲的单词20年之后视频都是将讲义里面所有的句子都讲解的,之前的是挑重点的句子讲解,个人意见不需要太细。听单词是为了保持状态。如果几个月不听不背,看阅读的状态会下降。阅读的话,唐迟的方法看你个人是否适合吧,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对于他的方法产生怀疑态度,个人认为这个是正常现象,咬牙接着听就OK。王江涛老师的作文,20+或者40+,都可以的,按照方法背就OK啦。也可能会产生怀疑态度 ,这个我想是因为作文量太大了,大脑无法适应过来,一直背然后选择其他老师的作文书看一下题,写几次就有状态了。背的多了,是真的背下来了,不是假的背下来,写的次数多了,就会作文的排列组合了。其他小部分新东方老师足矣。
3、政治
作为当年高考的理科生(虽然也不知道为啥现在学了个文科专业),这门课真的是一直担心又迟迟不肯开始的一门课,但是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用时少、得分高,还有意外的惊喜。考完粗略估了一下自己的选择题大概只有32分,想想大题最多也就30分多,以为最后也就60多分的,没想到给了80,真的惊到自己了。政治真的没基础而且比较担心,但是我还是拖的比较晚,大概8月底暑假结束时才开始做1000题,二倍速甚至三倍速听了一遍徐涛的基础课,感觉没啥用,依旧没记住啥。关于选择题,1000题大概做了三四遍,一开始啥都不会,相当于边对照答案边写,到后面能看题目直接出答案的程度。紧接着我后面看了腿姐的技巧班,感觉还是挺有用的,而且腿姐的书后面的知识点我感觉总结的也特别到位,后期我每天走在路上的时候都会听这些知识点的音频。
到后来各种老师的压题卷也就都出来了,我就中午饭前每天花30分钟做一套卷的选择题,把错的记录在小本本上。一天一套,到考研前,我把市面上所有老师出的选择题都刷过一遍(可以找资源去打印)。政治大题部分,我没有练习过,只是考前一个星期背诵了肖八以及腿姐的关于大题的技巧部分。在考试前一天,我在答题卡上练习着默写了一下。可能由于专业课的原因,让我在写大题部分,感觉比较能扯一点,更加注重分点以及归纳总结。其实,大题压题今年并没有压中多少,更多的我感觉,自己可以从文章材料里归纳总结,可能也是我政治大题得分高的原因。
肖老师的书,除了1000题、肖四与肖八,其他的我是都没有用,买的精讲精练连外包装塑封都没拆,实属浪费。不过,政治开始的晚,后期真的背诵的会很痛苦,一边担心,又得一边记着。最后一个月每天11点从图书馆回来,都要在宿舍楼下或者楼道里背大概半个小时政治。冬天,真的很冷!
4专业课(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学初试试卷难度适中,题量大一些,没有回头检查的时间。一次刷到底就考完结束了。个人建议是教材4遍以上,配套练习册4遍以上,一本书第一遍一个半月以内刷完,第二遍之后一个月以内。真题的话16年比较有代表性,最近的19,20难度上升,简答分值下降,难度上升,其他部分难度也有上升。安徽大学会计学考的人太多了,而且今年安徽大学会计学一志愿考生是没有校内调剂的机会的,之后如何,大家且行且努力。
三、复试。
初试结束后歇15天没有问题,再长一些就有些耽误事情了。尽可能去看各大机构网课,通识性问题多背无害,多多益善。专业课这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都看,初试后有可能大脑要求休息,但是这个时间还不可以,尽可能多过几次教材。英语大家都一样,你差其他人也差,好的人还是少。尽人事知天命,其他人是你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好自己就OK啦。担心他人,庸人自扰罢了。
四、小建议
1.做笔记。我没有买专门的本子做笔记,而是tb上买了一打A4纸跟一个打孔机以及几个装订圈,这样可以随时在其中增减页 而且白纸上写笔记也可以为专业课考试排版以及整体书写情况进行练习。A4纸既可以做笔记也可以打草稿,毕竟数学是要做好多计算的。我在tb上买过50页一本的那种草稿纸,大概用掉过30多本,还是挺费的。
2.手机。手机这个磨人的小妖精,总会让你忍不住看几眼,为了控制住自己玩手机,我也试过好多方法:1.删软件,微信微博统统删,QQ改成TIM版2.把手机放在别人那。我和我室友们曾经试着互放手机,饭点才拿出来看看。远离自己可视范围。我曾经把手机放在一楼背包里,然后人去五楼写题目,这样距离一远也就不想去拿手机了。
3.听音频。音频是个好东西,政治知识点,专业课知识点都可以找到音频在路上听,无形中加深自己的印象。刚刚考过的六级也是,前两次听力特别不好,于是后来我就天天听BBC(午睡也听),虽然也听不懂说啥,但天天听还是有效果的。
4.注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奋斗的资本,考研后期我几乎隔个两三天就要去医务室报个到,大病没有 小病不断,但是这样真的会搞得人有心无力。初试前一周,天天冷风中背书,特别害怕自己感冒了,可是怕啥来啥,由于晚上在外面背了会书,它就感冒了,唉~考试的时候,更是悲催了,考完一场就头疼炸裂,人家考完还能复习下门考试内容 我是考完就回宾馆睡觉
曾经看过一句话:最后悔的事是学长学姐说过的坑你又都走了一遍。不过很正常,毕竟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谁不都是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嘛。
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步步难行步步行,悲喜自渡 ,静静崩溃, 默默自愈。一边喊着要放弃,一边复习到深夜,被自己气哭的那个夜晚,又笑着拿起纸笔,这才是考研。
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回到五岁,不用每天看凌晨的月亮和星光 不用醒来就一头扎进单词和数学题做拼命三郎,但会在傍晚的村口,逆着落日低沉的光,傻傻地去追那抓不住的风。
福大命大,上岸最大!
最后呢,想告诉学弟学妹们,考研是一场恶战,我们千万不能轻敌。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只要静下心,踏踏实实去学,结果一定不会太差!加油!奥利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