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女王Amanda
1、弥补亏损后形成 可供分配利润。五年尚未补足的年度亏损,可供分配利润= 净利润=年初 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它转入。
2、提取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① 法定盈余公积:净利补亏后的10%,可用于补亏、分利(补亏后不过 股票面值的6%)、投资。累计金额达到企业 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② 法定公益金:当年净利的5—10%,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按 公司章程或 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使用。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可供分配利润-提取的公积金。
3、 投资分红后形成未分配利润——分配投资报酬。当年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为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总额。
4、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在投资者间进行分配。
总之,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按规定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然后依照以下顺序进行税后分配: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企业的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费用(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再减去营业收入应负担的税金后的数额。
企业税后利润一般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一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二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三是提取公益金;四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利润
寒风夜雨119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一般有国家、投资者、企业和企业内部职工;利润分配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应由董事会制定,报股东会审议批准。
公司董事会应在每年年底结账后,根据当年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提出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企业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后,首先要缴纳所得税;税后的利润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利润分配的原则:
1、按顺序分配的原则
首先要确保企业债权人的收益,其次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次要确保国家的收益,最后要确保企业优先股股东的利益。
2、按比例分配的原则
属于同一分配顺序的各项目之间的分配要按比例进行。如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必须在企业留存收益和现金股利之间确定一个恰当的比例,一般由国家规定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比例,由企业董事会规定任意盈余公积的比例以及现金股利和其他股利形式的比例。
3、按政策分配原则
利润分配设计各种利益关系,企业必须遵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分配税后利润,如债权人的债务资金收益水平、法定盈余公积比例以及企业所得税税率等,国家均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照章执行。
四、利润分配及顺序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扩展资料:
公司利润分配规则:是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之下的一个子规则。公司利润分配规则, 旨在回答:分配的涵义,何种财务状况方能分配,由谁来决定是否分配。第一个问题,关系股东权益的变现与小股东权益的保障。第二个问题,关系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第三个问题,关系分配决议的决定权谁来掌控。
参考资料:公司利润分配规则-百度百科
小小锅盖子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比如今年年初累计亏损额为200万元,今年的净利润为300万元,所以首先应该先弥补亏损200,剩余的100万元才能够进行下叙的分配:
希望能够帮助您,学会计上了课堂。
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实操+注会预科班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黑白无距离
利润分配的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内容、顺序和金额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支付优先股股利;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支付普通股股利;
(7)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利润分配的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得到完全弥补前,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支付股利和利润;支付股利的顺序必须是先支付优先股股利后支付普通股股利。
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之后再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用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都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
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了上述分配后,仍有余额,即为本年的未分配利润,本年未分配利润加上上期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数,即为本期末未分配利润累积数。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是投资者和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利润分配的时间即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
小苹果草莓心
利润分配的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内容、顺序和金额进行分配: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计提标准由股东大会确定,如确因需要,经股东大会同意后,也可用于分配。
4、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对于“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的理解”,举通俗例子说明:
某公司注资100万元,2013年核算亏损30万,此时法定公积金为20万,弥补亏损后剩0万;2014年年底核算利润20万,此时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为0万很明显不能弥补2013年剩余的亏损10万,这时候就要先从2014年利润中弥补去年的损失,再从10万中提取法定公积金。
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坚持法定利润分配程序,不能以企业资本分配利润,不能当年无利润而动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分配利润等,都是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
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保全约束: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目的在于维持企业资本的完整性,保护企业完整的产权基础,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2、资本积累约束:规定公司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另外,它要求在进行股利分配时,一般应当贯彻“无利不分”的原则
3、超额累积利润约束:如果公司为了避税而使得盈余的保留大大超过了公司目前及未来的投资需求时,将被加征额外的税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润分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