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7

心晴joann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估计的研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彩衣girl

已采纳

楼主.你好.例如:企业购买了一批原材料、而结算凭证暂时未到..到了月底、结算凭证仍未到达的情况下、就要做暂估入账了。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到了下个月的月初、把上个月的暂估入账数冲回就可以了。

会计估计的研究

116 评论(11)

nanjingyiyi

例如你买了一个固定资产,如果没有确定的使用年限的话,你就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经验等,预估它的使用年限为n年。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需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营业活动(经济业务)划分为各个阶段。

会计估计原则:

1、适度稳健原则。

为确保经营环境内的部确定性和风险得到充分的考虑,对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金额应作谨慎的估计。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关金额的估计时,首先,必须根据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会计原则,选择适用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估算。其次,科学性原则还要求会计估计的程序应科学合理。

第三,科学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估计时,要利用最新的信息和资料,作出最佳估计,并利用以后的真实资料,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估计方法。

3、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估计的结果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应注意同质性,即估计的结果应与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质”(真实情况)的情况保持一致。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大小应尽量与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的程度(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不产生明显矛盾。

4、一致性原则。

在对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进行估计时,对同一类型的业务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更改。

5、权责发生制原则。

151 评论(14)

bluebirdtang

会计估计从上市公司运用会计估计的现状来看会计估计已成为他们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不管是由于融资动机还是由于规避退市、平滑利润动机,会计估计成了一些公司随心所欲改变企业报表的调剂器。不仅极大地扰乱了资本市场,还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进行操纵行为就成了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通观现行的对会计估计的相关研究,针对会计估计滥用情况提出的防范措施不外乎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加强会计估计的审计,加大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方面,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国在会计估计准则的定义和会计处理上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差别。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国对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披露还比较全面,不仅要求披露对利润影响金额和相关项目,还要求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则没有这一项规定。从这些比较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如此滥用会计估计的原因不在于会计估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而在于市场监管层面及机会主义者对成本一收益进行权衡所做的取舍。完善上市公司退市规则方面,中国上市公司退市规则是根据公司利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退市规则的制定是以公司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为假设前提的,也是资本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不能因为上市公司对一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操纵就改变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就像不能因为高考中有做弊现象就取消高考制度一样。退市规则不是为会计准则服务的,而是在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服务的,只能去改变歪曲的一面,而不是去规避。至于加强会计估计审计只是一个被动的策略。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审计本就应在合理的审计风险下持职业谨慎的态度,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再谨慎的审计也不可能有效发现管理层蓄意进行操纵的行为。况且,近几年会计师和公司管理层进行勾结粉饰报表的案例不断暴光,审计师的独立性还是一个问题。因此,利用加强会计估计审计来防范上市公司滥用会计估计的现象只能起到很小的效果。加大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较为可取的方法,但是仅仅要求进一步披露进行会计估计的依据、公式、计算步骤还远远不够。

11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