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891227
珠三角会计网推出的商业企业会计全盘真账模拟实训(连续三个月的账务),适合财务会计类专业毕业或高年级在校生,有基础但无实践经验,适合取得会计证但无实际工作经验不会做账的人员,适合会简单记账但没做过商业企业会计全盘账的人员,适合想转行从事商业企业会计职位或想充电增值的人员。
有星星的夜
商业会计很简单,没有成本核算,商业会计就是购进、销售、库存;一.购货入库:做1.购货时做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2.与供货商一般通过往来科目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二.销售:1.销货时做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三.结转销售成本月末结转成本做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乐乐captain
你这个只能偷梁换柱了,给客户发票的销售清单,自己做账的销售清单另外编制。拓展资料: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二、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1、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及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3、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4、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5、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carryme2015
(1)月末应作暂估入库处理,例如: 借:库存商品—暂估库存商品 1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再按此暂估价格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2)待收到进项发票时先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暂估库存商品 100(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红字)再做相应的进货处理: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应付账款) 117注:如果收到发票的成本与暂估的一致,则不需调整,如果暂估的少了,要按差额补结;如果暂估的多了,要按差额红字冲回。
晓晓小同学
商业会计与普通的财会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的记价不同,分按照进价记账和售价记账,按照售价记账必须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调整项目。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商品类别或实物管理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例」2007年8月4日,企业购入商品一批,进价为70 00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已支付,商品已验收入库,该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则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900贷:银行存款 81 900商品进销差价 30 000「例」A公司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5月3日,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为1 200 000元,税额204 000元,货已发出,该批货物成本为1 000 000元。假设当月该批货物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被全部退回。则应作会计处理如下:①产品销售时: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 40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000②发生退回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0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 404 000假设该批货物发生退回的时间是6月份,则该公司应冲减当期(6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录同“②”,同时冲减成本:借:库存商品 1 200 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 000 000商品进销差价 200 000(2)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例」某企业采用售价法进行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2007年3月末的库存商品余额为10 000元,委托代销商品的余额为5 000元,发出商品的余额为8 000元,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余额为50 000元,分摊前的商品进销差价的余额为10 950元。计算3月份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计算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10 950÷(10 000+5 000+8 000+50 000)×100%=15%3月份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50 000×15%=7 500(元)做账务处理:借:商品进销差价 7 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7 5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