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3

b玻璃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借差费会计分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diandian100

已采纳

1、借出时:

借:其他应收款--**人

贷:现金

2、报销时:

全部花完: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人

有剩余现金:

借:现金

管理费用 -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 -**人

扩展资料:

报销原则

1、差旅费必须在各部门预算总额内控制开支, 超预算不得开支。

2、员工出差必须事前提出书面申请,填制出差申请单,经其直属上级批准。凡未得事先批准的,一律不予报销。

3、员工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临时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点,经出差签批人书面/邮件确认后,其增加的行程作为另一次出差时间,与原出差时间不连续计算;

4、出差标准: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补助基本标准见集团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管字007)。

报销流程

1、出差人员填制差旅费报销单--直属上级审查 分管副院长核准 财务人员审核--出纳结算付款。各分管领导应对差旅费报销的真实性、合理性负全面责任。

2、财务人员、稽核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按规定对报销手续、预算额度、票据合法性、真实性、出差标准进行审核并对此负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差旅费

借差费会计分录

285 评论(9)

吃生鱼片的猫

1、外出人员预借出差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员工名称。

贷:银行存款。

2、实际发生的差旅费比预借的款项少,企业收回剩余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差旅费(根据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名称。

3、实际发生的差旅费比预借的款项多,企业支付剩余款项时: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根据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员工名称。外出人员预借出差款,然后根据实际发生的差旅费与预借款项进行比较,应当通过“其他应收款”相关二级科目以及“管理费用”等相关二级科目核算。

差旅费报销时,有些不自觉的员工,会采取一些方法多报差旅费,常见形式有:

1、虚开发票或从发票贩子手里买发票,根本没在开票单位消费,虚报费用,对于这类行为,不仅增加了公司差旅费,还给公司带来了税务风险,一旦发现要严厉处罚。可通过发票查询,还有报销时除发票外,要求报销人提供相关凭证,比如酒店水单、餐饮点餐明细、支付方式截图、行程明细等防止虚报。

2、有实际消费,但发票金额高于实际支付的消费金额。这类比较难以防范,通常很多单位会有各类报销标准,但高开往往也在报销标准之内,这种建议以自觉为主,如要控制,也可参考前面的相关方式。

3、利用电子发票,进行重复报销。这种可通过报销录入发票或查重的方式来防范。

4、有实际消费,发票也与实际一致,但该享受的折扣没去享受,利用开票单位的积分及返利获取利益,比如机票买全价票,这种可通过财务审核或审计提出建议,并加以关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差旅费

218 评论(13)

馋佬胚祖宗

1、企业预支外出职工的差旅费,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职工姓名贷:银行存款2、实际发生的差旅费比预支的款项少,企业应收回剩余款项,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根据职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贷:其他应收款——职工姓名3、实际发生的差旅费比预支的款项多,企业应支付剩余款项,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贷:其他应收款——职工姓名银行存款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企业报销外出职工差旅费应当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根据外出职工实际发生的报销费用进行收回或者支付。

94 评论(8)

工长360姜文芳

1、借款时的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员工贷款1500,贷款:现金1500。2、如果差旅费(假设他是管理部门)恰到好处,就是借:管理费-差旅费1500,贷款:其他应收款-员工贷款1500。3、如果钱没花,比如还剩200,就是借:管理费1300,现金200,贷款:其他应收款-员工贷款1500。4、如果小王是销售部,就是销售费用。 另外,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住宿费的发票是可以抵扣的。 因此,现实中小王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2、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3、记账规则法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23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