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1

条野太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的税价分离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tcn0948

已采纳

税前金额=税后金额/(1+17%)

会计的税价分离

113 评论(12)

michelleyi

价税分离是指将一项含增值税的数据分离成不含税金额和税额两部分,实操中需要根据该项业务的税率来进行分离。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税务局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并通过抵扣税款克服流转税的累退性。成因价税分离导源于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利用种种方式将所纳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是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动行为。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多的利润,通过提高或压低商品的价格将所纳税款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他人承担。一般有两种转嫁方式,一是顺着经济运行的方向转嫁,即通过提高商品的售价将税负转嫁给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厂商,再转嫁给购买初级产品的厂商,如此转嫁下去,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时,消费者成为负税人。这种转嫁方式称为顺转或前转。价税分离的正面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税分离有利于完善发票管理。发票是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时具有法律效力的收付款凭证。它是经济生活中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务收支的法定依据,也是稽征税收的重要依据。2.价税分离有利于打击非法经营,规范市场秩序。3.价税分离有利于强化消费者纳税意识,淡化厂商逃税意识。4.价税分离有利于强化流转税稽征管理。发票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核算资料是税收稽征管理的依据。5.价税分离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流转税具有一定程度的累退性质,收入越低则相对税负越重,收入越高则相对税负越轻,因而很难体现税收公平原则。6.价税分离有利于调整消费结构。目前,我国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适用税率茫然有关。

92 评论(10)

招财KItty.

会计分录中进行价税分离的方法就是用简单的数学方法——除法。具体做法是:用含税价除以(1 + 税率),这样得出的结果是不含税价,用含税价, 减去不含税价, 得到的结果就是税金。例如,某商贸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该公司销售某型号的螺纹钢10吨给一建筑公司,含税价是2340元/吨,含税金额23400元。 增值税率是17% 。给对方开具了普通商业发票。款已收。不含税金额(总价) = 23400 ÷ (1 + 17%)= 20000 (元);增值税金额 = 23400 - 20000 = 34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xx 螺纹钢 20000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400

85 评论(15)

慧心永梅

小规模纳税人:收入/1.03,保留两位小数,算出无税收入,差额作为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普通发票:收入/1.07,保留两位小数,同上。

217 评论(13)

鑫方盛商城

价税分离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 实行价税分离的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 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 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 税务局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 价内税的对称。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它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一般说来,价外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制订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两部分构成,这样国家以流通中商品为对象所征的税款,只能作为价格附加,成为价外税。“价外税”可以拆成“价外”和“税”。即在商品价格之外征收的税。说白了就是“商品价格+税”的模式。即在商品制定价格时,不用考虑税费;先制定价格,等到出售时再缴相应的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价税分离?计算公式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通过一个例子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价外税”。一件商品A,价款假设是5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3%。价款:500元;税额:65元;价税合计:565元。出售时,售价是565元,税务局从中收取的增值税税费是65元,商家挣到的是500元。如果对外出售的售价应该是565元。换而言之,计算税额的基数不包括税额本身。销售价格里不包含税款。我们所熟悉的增值税的计税基础就是“价外税”。一般我们在商场、超市看到的商品价格都是包含增值税的。

222 评论(9)

碎花花11

价税分离的计算方式如下:1、如果价外税含有增值税,那么不含税价等于价税合计除以(1+税率),即不含税金额等于价税合计除以(1+16%),应纳税额等于不含税价乘以税率,不含税价=价税合计减去应纳税额;2、增值税销售额应为不含税的,如果是价款和税款合并收取的,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其换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价税分离的价外税计算方法如下:1、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2、由于税款等于销售款乘以税率,而这里的销售款等于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3、而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由销售款来承担并从中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消费税的税目、税率,依照本条例所附的《消费税税目税率表》执行。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第三条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第四条 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纳税人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221 评论(8)

相关问答